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贵州黎平:绣娘培训助力脱贫攻坚

2017-09-20 10:37:09

9月16日,贵州黎平肇兴侗寨的几位绣娘在学习新的刺绣技艺。新华网 卢志佳 摄

“以前在广东打工,挣的钱也不多,还不能照顾家中老小,现在在家里做刺绣,每个月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贵州黎平县肇兴镇归公村33岁的侗族绣娘石成凤自从投身刺绣产业后,再也不用外出漂泊。

石成凤生活的改变源于黎平县实施的“千名绣娘”培育工程。在肇兴镇乃至黎平县的大部分侗族地区,像石成凤一样通过学习从事刺绣、靛染和织布,给家庭带来稳定收入的农村妇女还有不少。

2015年,肇兴镇上的绣娘陆勇妹带领同村妇女成立了“侗品源”传统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生产带有浓郁侗族风情的“侗品源”品牌围巾、服饰、床上用品和手工布包,合作社当年就实现产值300多万元,带动周边农户200多人就业。目前,合作社已经在黎平县城和旅游区开设了三家实体店。

通过“千名绣娘”培育工程的引导支持,合作社与绣娘“+”了起来。近年来,黎平县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通过企业的创新带动,组织县内外的优秀绣娘、染娘对当地妇女进行相关培训,推动刺绣、织染传统工艺标准化、规模化、创意化和市场化。

“我们让一位绣娘只做一个步骤,并且为她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这样做出的产品可以又快又好。”陆勇妹说,为了带动脱贫,合作社实施订单式扶贫。让家境比较困难的妇女,优先接单。不少妇女以前做一天只能赚到20元左右,而跟着她干至少都可以收入100余元。

两年来,随着“侗品源”品牌的做强做大,陆勇妹先后培训了600多人次,带动贫困妇女360余人,其中210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这样的培训不仅把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创新和发展,还促进了绣娘、织娘、染娘等一批民族民间工艺从业者增收致富,充分发挥了文化产业在扶贫攻坚中的积极作用。”黔东南州文改文产办主任廖永伦说。(卢志佳)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