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改革·印记——听现场讲述】垦殖场老知青住上了新别墅

2017-11-29 16:23:16

本人于1974年12月26日知青下放到江西省宁都县琳池垦殖场,我被分配到了下属的农场劳动,那里的条件非常的艰苦,除了劳动强度大以外,住更是非常简陋,房子大都是五十年临时建起来的,没有一幢房象模象样,扎的是竹蓠芭墙,土砖房算是最好的了。一个房间不到二十平方米,却满满的安下四张床,地下原本就是沼泽地,非常的潮湿,下起雨来连墙上都出水,被子几天不晒就发霉,遇到春天梅雨季节被子盖在身上潮湿的很。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知青都到了论婚嫁娶的年龄,结婚意味着要增加住房,这对场里来说增加了不少的压力。当时的垦殖场主要经营农业,本来农业产值就低,按照当时的规定种植农产品还得缴税缴费,因而年年亏损,农工的工资即使很低大都是28元一个月,也难及时发放工资,得恳请财政补贴。而建房投资不少是难以解决的大问题,为了应急场里只能叫猪“让位”,三个猪圈的猪合到二个猪圈,腾出来的猪圈稍微进行一些修整,开个窗户和墙面加高,一对新人只能安排一间,就这样勉强的进行了安顿,后来知青结婚者增多,猪圈也只剩下一个。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垦殖场有了明显的变化,从一业为主变为多种经营,农林工商等多方面发展,经济效益一天比一天好,不仅摘掉了亏损帽,而且也开始有了利润。随着场里经济效益的提高,建了少量的农工宿舍,住房也得到一些改善,由此腾出了一些房给原来紧张的住户,知青家庭的住房宽敞了些。但是新房毕竟少,还是以竹蓠芭墙,土砖房为多。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在琳池垦殖场干了十七年后离开了,垦殖场是锻炼和培育我的初始地,对其情有独钟,虽然离开了垦殖场但心里一直惦记着,尤其是牵挂着与我一起下放的知青们。

2006年本人来到了阔别多年的垦殖场,那时剩下的知青已经不多了,除了已经成家的,大多知青都已经离开,这些留场的知青已经成了场里的骨干,各方面的能手,有的靠承包农田致富,有的靠养殖致富,还有的靠经商致富。到了场里免不了要到知青的家里去看看:住房已经改变,原来的蓠芭墙改成了红砖墙,土砖房里外全部进行了粉刷,地面全部倒上了水泥,有的还贴上了瓷砖,而且每个家庭前面还隔出了一个小院,与原来相比起了大的变化。知青李大伟同我说,如今政策好,种田不用交税,而且购农机和种粮等还有补贴,工资待遇及医疗保健、退休金等等各种保障措施都很到位。我问他为何不建新房,他说,原本想到场里建,但是场里的地属于国有土地,很难批得下来,再则,一个人建房存在路和空闲地等等问题,如果场里会统一规划进行个人建房,我第一个报名。

2014年我再次来到琳池垦殖场,此次去感受大不同,高速公路一直建到琳池隔壁的黄陂镇,下了高速是平坦和宽阔的水泥路面,到了琳池,两边的新居林立,街道整洁,与之前大不一样。车直接开到了农场,让人吃惊的是,原来的破旧住房一间都不见了,立起了一排排三层楼的新居,与城市的别墅毫无区别。我又一次来到李大伟的家,整个房占地面积是130平米,三层房造型各不一,光房间就有八个,且带卫生间,家具家电齐全,整个房显得豪气,我问他这么多房间怎么住,他说儿子孙子们经常都回来,一人一间给他们安排好,另外来了客人也准备了专门的接待房。

我又问他这房是怎么建起来的,他说,党的政策好,对垦殖场的工人特别的关心,建房的地和公共用地不用钱,而且建房国家还给予补贴,每户可以享受1.5万元的补助,在场里的工人只要愿意都可以享受此待遇,李大伟同我说原本快要退休了,不知到那落脚,心里还是依恋垦殖场,现在好了,党和政府为我们提供如此好的条件,垦殖场就是我的家。

琳池垦殖场老知青住所变迁是党的好政策的一个缩影,当今不仅在垦殖场,而且整个农村新居比比皆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最近五年来党和政府把人民的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从各个方面给予最贴心的关怀,衣食住行都起了很大的变化,从琳池垦殖场老知青住房变化中可见一斑。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