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养生 容易产生的误区“土三七”不等于“三七”

2018-04-09 10:10:02

都知道中药里有一味药叫“三七”,有散瘀止痛的作用。可很多人并不知道,还有一种和它长得很像的植物根茎叫“土三七”,服用了甚至会出人命的。近日,我们接诊了一位周大爷,他的肚子胀大得像怀孕8个月,后经证实是误把“土三七”当“三七”泡水喝,引起了“肝小静脉闭塞症”。

“土三七”与“三七”虽一字之差,作用却截然不同。普通三七属五加科,无毒,而且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还被明代著名药学家李时珍誉为“金不换”;“土三七”中景天科的也是无毒的,而隶属菊科的“土三七”含有吡咯烷生物碱成分,有毒,并且这种成分小剂量就可致中毒。这些毒物被人体吸收后,可引起肝小静脉内皮细胞损害,导致肝小静脉闭塞综合征,严重的可能导致肝衰竭甚至死亡。

周大爷比较幸运,服用土三七的时间较短,而且只是泡水喝,所以中毒程度还不算重。如果土三七泡酒,毒性成分会析出更多,后果可能就更加严重了。

在临床上,还有相当一部分含有毒性成分的中草药,大众对其毒性作用往往认识不足。那么,引起肝损伤的常见中药还有哪些?

肝毒吡咯双烷生物碱:以千里光、土三七的含量较为丰富,其急、慢性中毒可以引起肝脏的肝窦阻塞综合征、肝硬化。

含鞣质类:鞣质广泛存在于五倍子、石榴皮、诃子、虎杖等植物中。研究显示,可水解鞣质对肝脏的直接毒性较高,长期大量应用可引起肝小叶中央坏死、脂肪肝、肝硬化等。

毒性皂苷、萜类:一些药材兼具两类毒性成分。如黄药子,主要毒性成分是薯蓣皂苷元和薯蓣毒皂元,对肝脏的毒性作用来自于久服药物产生蓄积而导致肝中毒。

蒽醌类:大黄、何首乌所含的大黄素等蒽醌类成分被认为有肝脏毒性等,学界对蒽醌类成分中药的忧虑还涉及番泻叶、虎杖、芦荟等众多含蒽醌类成分的中药。

多种有毒成分类:中药的物质组成非常复杂,某些肝脏毒性中药同时含有多种对肝脏损伤的成分。雷公藤是这类中药的典型代表,它含有的雷公藤生物碱、萜类及苷类物质均具有毒性。

矿物药:矿物药包括雄黄、砒石等,其毒性可使肝脏发生脂肪变性、肝小叶中心坏死。此外,含砷或含铅矿物药也可在体内蓄积重金属,致使肝脏损伤。

当然药物的肝脏毒性作用与药物剂量、炮制方法、配伍应用均相关,有些含有毒成分的中药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为了避免中毒事件的一再发生,建议不要自服中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