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加条小导管胆肠“绕道对接”

2018-04-09 14:44:54

在常见的肝胆外科疾病手术治疗中,“胆肠吻合”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即切除病变部位后,要把胆管和肠子重新“对接”起来。可是在胆管和肠管粗细相差太大或是胆管损伤复杂的情况下,胆肠吻合后容易发生吻合口狭窄、继发胆道感染等。

近日,50多岁的房先生因怀疑胰头癌,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住院治疗。中国科学院院士、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特聘教授陈孝平和该院普外科主任王百林共同为其施行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胆肠吻合时,应用了由陈孝平院士首创的插入式胆肠吻合技术,术后房先生恢复良好。

医源性胆管损伤常有发生

王百林介绍,传统的胆肠吻合术,是直接将胆管和肠子连接,对较细、较复杂的胆管损伤,吻合起来存在非常大的困难。大部分损伤的胆管直径较细,直径一般在0.6厘米左右甚至小于0.3厘米,或者胆管损伤复杂:如胆管损伤缺损多、残端短等情况。对于上述胆管损伤即使进行了常规的胆肠吻合术后,出现胆肠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和胆道逆行感染的机会也会大大增加,甚至可能还要再进行手术。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胆管直径小于1.5厘米,胆肠吻合术后易发生吻合口狭窄和继发胆道感染。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开展与普及,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发生例数在快速增加。

首创插入式胆肠吻合术

那么,房先生所接受的“插入式胆肠吻合技术”是什么呢?陈孝平院士最先在实验动物上施行了插入式胆肠吻合术。近几年,通过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他与王百林对插入式胆肠吻合术进行了多方面的优化改进,技术已成熟,具备操作简单、实用安全、近期疗效确切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推广应用。

王百林介绍,该技术在传统的胆肠吻合方式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改进,创立了一种插入式(也称套入式)胆肠吻合术式,“胆管和肠子不再是直接缝合连接,而是选择与胆管直径相匹配的输液导管插入胆管,在肠管上打一个小孔,再把套着导管的胆管通过小孔插入肠子内,把肠子浆肌层与胆管附近组织直接缝合。输液导管通过肚皮上的瘘口把胆汁排到体外,大约1个月后胆肠吻合的缝合处长好了,就可以把导管取出了。”

他表示,该技术操作简单,容易掌握,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传统胆肠吻合术的适应征病人,解决了因胆管较细吻合困难、肝断面胆管较多难以整形合一重建胆道、近端胆管长度不够无法吻合等技术难题,使胆肠吻合术的适应征扩大,同时减少引起胆管狭窄的人为因素,降低了胆道感染的发生率。(记者伍仞 通讯员胡颖仪、孙冰倩)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