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辨不明的寒证热证,不如用药,一试便知

2018-05-26 21:38:23

小编导读

陈修园曾言:“良医之救人,不过能辨认此阴阳而已;庸医之杀人,不过错认此阴阳而已。”阴阳寒热,看似是辨证之基础,但却是关键中的关键。并且,在临床和生活中,所遇到的病患往往并不呈现典型的寒热虚实症状,相当有迷惑性。在这种情况下,名医一般是如何做的呢?来看看吴佩衡的做法吧——

名医吴佩衡曾治杨某,男,32岁。始因风寒,身热头痛,某医连进苦寒凉下方药十余剂,且重加犀角、羚羊角、黄连等,愈进愈剧,危在旦夕,始延吴氏诊治。患者目赤,唇肿而焦,赤足露身,烦躁不眠,神昏谵语,身热似火,渴喜滚烫水饮。小便短赤,大便已数日不解,食物不进,脉浮虚欲散。似乎一派燥热之象。

吴氏认为证系风寒误服苦寒太过,真阳逼越于外而成阴极似阳之症。“外虽现一派热象,是为假热;而内则寒凉已极,是为真寒。如确系阳证,内热熏蒸,应见大渴饮冷,岂有尚喜滚饮乎?况脉来虚浮欲散,是为阳气将脱之兆。”治之急宜回阳收纳,拟白通汤加上肉桂为方:附片60g,干姜26g,上肉桂10g(研末,泡水兑入),葱白4茎。方子开好,病家称家中无人主持,未敢服药,实则犹疑不定。

次日又延吴氏诊视,“仍执前方不变”。并告以先用肉桂泡水试服,若能耐受,则照方煎服。病家如法试之,服后即吐出涎痰碗许,人事稍清,内心爽快,遂进上方。病情即减,身热约退一二,出现恶寒肢冷之象。已无烦躁谵语之状,且得熟睡片刻。乃以前方出入续服。服药一剂,身热退去四五,脉稍有神。尿赤而长,略进稀饭。再剂则热退七八,大便已通。唯咳嗽痰多夹血,病家另请数医诊视,皆认为热证,出方不离苦寒凉下之法。鉴于前医之误,末敢轻试。其时病人吃梨一个,“当晚忽发狂打人,身热大作,有如前状”。又急邀吴氏诊视,见舌白而滑,“仍喜滚饮”,判为“阳神尚虚,阴寒未净”。仍主以大剂回阳祛寒之法,照第二方剂量加倍,另加茯苓、半夏等。3天后身热已退,咳嗽渐愈,饮食增加,诸症俱愈。(《吴佩衡医案》)。

按:此案多处显示“再兼服药参机变”之原则。其一,一派热象之中,服用苦寒凉下之药而病“愈进愈剧”,推知绝非阳证。其二,从其试服肉桂泡水,能够耐受,“吐出涎痰碗许,人事稍清,内心爽快”,进一步支持阴证判断。其三,最可奇者,病人吃一梨后,竟然“忽发狂打人,身热大作,有如前状”,吃梨尚且如此,若进苦寒凉药呢?最终坚定阴证结论。陈修园曾言:“良医之救人,不过能辨认此阴阳而已;庸医之杀人,不过错认此阴阳而已。”此案作了诠释。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