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游戏非毒品玩一下不用担心“被精神病”

2018-06-25 10:51:33

“游戏成瘾”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精神疾病,19日起正式生效。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会长、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精神病研究所所长王高华教授,19日上午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称,不能将“游戏成瘾”和“精神疾病”简单化、概念化、标签化。“我们要关注,不要害怕,不要进行过度解读”。

  游戏不是毒品

  真正成瘾的只是少数

王高华说,说起成瘾,人们一般首先想到的是物质成瘾,比如海洛因、可卡因、酒精、烟草等成瘾。还有一种成瘾是行为成瘾,如购物、工作、上网、玩游戏、赌博等成瘾。日常语境里的“瘾”是指即使知道某个行为可能造成不良后果,仍然持续地重复这种行为。其实,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对某些事物有难以割舍的瘾。这种瘾一般没什么危害,还给生活增加了很多乐趣。

王高华表示,成瘾是一门学科。医学意义上的成瘾,则往往会对患者造成相当大的负面影响。正常的上瘾和病理性的成瘾并不是一回事,诊断标准在于界定出异常行为。成瘾起初往往是因为兴奋,后来是不做就会感到特别痛苦,最后是对社会功能有重大影响。普通的玩游戏达不到精神疾病程度,就像一般人喝酒、抽烟都不能算精神疾病。

王高华说:“尽管‘游戏成瘾’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精神疾病,但我们也必须清楚,游戏不是毒品,玩游戏的人很多,真正成瘾的只是少数。如果就此把游戏和成瘾简单、必然地联系起来,而忽略了对游戏主体的关注,进行简单化处理,反而不利于真正解决问题。”

  武汉专家从5个方面解读

  “游戏成瘾”诊断标准

对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游戏成瘾”诊断标准,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武汉市武东医院、武汉市优抚医院专家是这样解读的:1、玩游戏失控(比如开始时间、频率、持续时间、场合等),连续进行;2、玩游戏的重要程度高于其他兴趣爱好和日常生活,成为生活的重心;3、即使导致了负面影响,游戏行为仍在继续和升级;4、停下后出现焦虑、躁动等激烈情绪反应。5、相关行为满1年。

专家们给出了区分病理性游戏行为的两个核心特征:一是游戏成瘾者不光花大量时间和精力玩游戏,而且忽略现实生活,无法再承担以往的社会角色,也不再参与社会生活。二是游戏成瘾者丧失了对自我行为的控制,让游戏完全支配了生活。

  把“游戏成瘾”列为精神疾病

  旨在规范治疗

武汉市优抚医院心理科主任霍云翔介绍,北京市公安部门曾做过统计,犯罪的青少年中有76%的人都是网络成瘾患者。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成瘾病区主任刘学兵博士说,“游戏成瘾”的背后往往有性格问题、情绪问题、家庭问题等。把“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更好地治疗这类人。“如何更规范地帮助沉迷于游戏的人摆脱困境,这才是第一位的”。

他认为,治疗游戏成瘾者,首先是进行隔离,然后是控制其情绪症状。目前,对“游戏成瘾”尚无分级管理,但后期会有相应的评估方案。(记者毛茵)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