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正确理解社会心态培育内涵的深刻变化

2018-07-12 09:37:18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部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时,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任务,这是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节点上,对社会心态培育和引导的新动员和新部署。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过“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过“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社会心态培育的要求虽然在文字表述上与以前的提法并没有变化,但培育背景和内容则发生了深刻变化,需要认真学习和理解。

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到党的十九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人民的社会心态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如果说十多年前,社会心态培育主要是从被动应付各种社会问题、化解社会风险、消除社会矛盾等方面展开,那么,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社会心态培育则是在我国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时间节点上,是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要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间节点上,是在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的背景下进行培育的。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要求,是从个体身心健康角度提出的,着力点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目标是塑造社会成员的健康心态,在此基础上塑造积极社会心态。党的十九大报告则是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角度,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角度提出的。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到党的十九大,社会心态培育的视野从个体的微观心理层面拓展到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的宏观层面,目标从相对较低层面的心理问题的预防和保障提升到积极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育和健康的社会心理环境的营造。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社会心态培育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联系起来,明确了社会心态培育的重点内容和社会心态培育的切入点:一是进一步彰显了社会心态培育的意义。把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看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重要途径,看成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二是进一步突显了党和政府在社会心态培育中的主体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强调和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超越了具体社会心理服务领域,强化了党和政府的主体作用。三是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不仅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从微观和个体层面促进人民群众心理健康,而且要着眼于在整个社会,培育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环境。

(佘双好,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潘莉,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