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高考女学霸独白,让教育者听见年轻人的声音

2018-07-18 09:29:53

高考放榜,今年高考的“状元”及高分考生,不例外地成为社会关注的对象。而不少学校会在开学前邀请高分考生回校,给低年级的师弟师妹介绍学习方法、考试经验、“高分秘籍”。记者也邀请今年广东高考全省理科排名前二十的一位女生——— 佛山市实验学校黄可韵写下她的学习心得。令人意外的是,这篇名为《我们都一样》的学习心得,既没有谈平时如何制定学习计划、上课如何听讲记笔记、如何适量刷题,也没有讲下课之后如何合理安排作息,却谈了更为深层的东西——— 在我看来,也许可以称作“学习原生动力”和“高考人生观”的东西。

黄同学的文章不长,未来的考生及家长们,推荐大家找来一读。一个高中毕业生能有如此深邃的思考和流畅的表达,实在令人惊喜。文章值得大段引用,我仅摘录部分句子如下:“那到底是什么,造成了成绩的差异?是内心的驱动力对你有多大的促进作用,是你选择努力与空想的差别。而这一点,其实是没有办法效仿的。自己为什么而学?为什么而坚持?为什么要吃苦?这其中的意义只能自己去探索,如果可以找到持之以恒的动力,那么自然而然地就可以找到正确的方法。”

还有,“难道我要一直过这种一成不变的生活吗?现在我才18岁,如果按照如今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我可以活到70多岁的话,那么,我将近会有60年的时间,过着一种重复、单调的生活。除了结婚、生子、工作、退休这样的大事情,中间还有无数多个空白的日子,那填充它们的到底是什么?如果,我不努力做出改变的话,那么我将陷入周而复始的循环中……我不想过这样的生活,我必须努力做出改变。我要到更高的舞台,认识更优秀的人,去过自己可以掌握的人生。这就是我的驱动力”。

有关高考和高分考生,现在媒体和网上的文章浩如烟海,议题覆盖面也很广。宏观角度有分析教育公平、阶层流动的,微观角度有分析命题变化、考生应试技巧的,但从内心角度,讲高考对年轻人的影响,如何改变了他们对人生的看法,乃至学习、考试与人生的关系,黄同学的自述令人眼前一亮。学习成绩要好,高考要出类拔萃,当然离不开阶层属性、家庭影响这样的外部因素,但另一方面,教育对于受教育者意志品格的锤炼、人格心智的塑造,又是个人长期内在反省、主客体同一的结果,除了自我实践自我觉醒,并无他途。

就此而言,这位学霸的学习动力,来源于她对一成不变、按部就班的人生的恐惧,或者说,高考是为了考上好学校,但考上好学校并不是学习的终极目的,学习的终极目的之一是自由,也就是有更多选择的能力———有能力选择自己未来的生活方式、工作性质、人际圈子,乃至人生伴侣。不少成年人,包括我自己,也是用了高中之后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才领悟到这一点。

高考改变命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我们的教育,谈学习与高考的重要性,往往外在的东西多于内在的东西。而在人生早期,某些往后达至“自我实现”的关键要素,坚忍不拔的意志、良好的共情心与沟通能力,还有心理调适和自我修复能力,这是沉浸题海的学生难以获得的。因而对于学生人格的塑造,依然是目前学校教育的短板,教学生考试的方法,却不讨论学习与个人心性的关系;空疏抽象地讲人生观价值观,却不结合实际锻炼年轻人实现目标的意志;这样的教育是偏颇的。感谢黄同学,让教育者有机会听见受教育者内心的声音。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