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南京雨花台区实验小学:寓教育于足球,以足球促教育

2018-07-18 10:15:34

在南京,有一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该校曾先后四次荣获江苏省“省长杯”校园足球比赛冠军,多次荣获南京市校园足球比赛冠军,2014年荣获“谁是球王”中国足球争霸赛华东赛区冠军……足球队培养的黄紫昌、曹文、胡升嘉、汪涛、郭韬等多名队员进入苏宁、恒大等足球俱乐部;卫雨行、骆逊、邓红萧等多名队员考入清华、南大等高校;司俊琰、陈运涵、李煜衡等多名队员入选各级精英梯队。  

取得这一系列成绩,源于学校对校园足球的准确定位。在分管学校足球运动的赵辉副校长看来,校园足球不仅仅是培养足球人才,它的价值更应体现在育人上面,而教育功能的发挥离不开课程这一载体。 

W020180718349898768669

推进课程融合,将校园足球深入到校园每个角落  

学校把足球课程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让校园足球在每节课都能发挥它的育人价值。一方面,学校在体育课堂中普及足球的基本技术和技能;另一方面,学校通过学科教学和社团活动,将校园足球的元素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真正做到“寓教育于足球,以足球促教育”,从而营造“乐学、乐玩、乐练”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  

在足球教学中,学校对一些纯竞技性的内容进行了简单改造,让其更加适合学生特性。同时,也对器材进行了改造,因为对于学生来讲,足球不容易控制,通过加重球的重量和增加球的摩擦力等更容易让孩子控制足球。  

另外,学校还积极开展了一些足球特色活动。将足球的战术进行简化,创编了“穿城门”“旋转陀螺”等二十多种足球游戏。通过足球游戏,激发学生对足球的兴趣。  

学校还将校园足球融入到学科教学之中。比如,在语文课上,学校将足球比赛的训练场景搬进了课堂,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观察描述动作过程,了解足球的意义。另外,老师还把当前的热点话题拿来给孩子讨论,比如踢球是否影响学习。有的学生认为踢足球能锻炼身体,要劳逸结合;有的学生则表示要平衡学习和踢球的时间等。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去谈,老师就更能够把握孩子的心理。  

在数学课上,老师拿出足球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探讨,比如足球上的五边形和六边形各有多少个,学生通过数数,然后归纳出公式。在英语课和音乐课上,老师会教一些足球的歌曲。这种教学形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足球的认知和理解,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学科教学的兴趣。  

在这里,各种有趣的社团随处可见。今年,学校的美术社团结合校园足球活动,开展了“我的足球梦”“我为世界杯32强设计队徽”比赛,让学生深入了解了各个国家的民俗文化和足球发展情况。“这让本来不喜欢足球的孩子,也认识了梅西,认识了C罗。”赵辉笑道。在学校的演讲社团,孩子们通过解说足球比赛,提高了对足球的认知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校还将校园足球与体操、舞蹈相结合,以校园足球为素材,创编了团体操《球韵》、舞蹈《勇攀高峰》和校园情景剧《放学了》等。赵辉称,前不久,孩子们将足球队中发生的真实故事搬上了舞台,创编了心理剧《前进吧,双子星!》,此剧在南京市校园心理剧大赛中荣获了一等奖。  

W020180718349898852489

深化教体融合,踢球的孩子会学习  

任何成功的背后,都有难以言说的探索和努力。  

“虽然学校取得了诸多成绩,但令我们遗憾的是有许多优秀的足球苗子因为各种因素,最终没能坚持下来,离开了足球队。”谈到学校在推广校园足球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赵辉毫不避讳。在他眼中,会踢球的孩子成绩都不差,因为会踢球的孩子都不笨,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原因还是学习问题。  

经过多方研讨,学校提出了“两条腿走路”的口号,即一条腿学会“学习”,另一条腿学会“踢球”,二者不可偏废其一。  

学校让队员明确了自己首先是学生,其次才是球员。一方面,学校形成了教练员、任课教师和家长齐抓共管的局面。对于队员来说,他们大部分业余时间都在球场上训练,学习的时间自然就少了,这就需要队员们提高学习效率以保证学习效果。  

学校让每名队员准备一本家校联系本,记录队员在家完成作业的时间,由家长负责监督和签字。第二天到学校,各任课老师对作业的质量进行检查并签字。放学后,队员们到球场的第一件事就是拿着家校联系本接受教练的检查,签字过关的队员才能参加训练。如果有完成不到位的,教练员会立即电话联系家长和老师,了解具体情况,轻者进行批评教育,重者直接停训,别人训练,他们重新完成昨天的作业并写检查。  

另一方面,学校定期召开足球队的总结表彰会。学校给每名队员建立了电子档案,除了记录队员的足球训练和运动情况外,还记录每次队员的考试成绩和年级均分。每学期考试之后,学校都会召开总结表彰会,并邀请家长参加。对学习进步较大的队员进行表彰,同时请队员代表和家长代表进行经验交流。  

“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队员们在足球竞技水平提高的同时,学习也有了较大的进步。有很多孩子以前成绩不太好,加入足球队之后反而成绩有所提升,因为这些孩子成绩差不是因为笨,而是自制力太差。”赵辉说。每年,学校足球队都有多名队员被评为区级和校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  

足球带来了新变化,操场上踢球的孩子越来越多了  

如今,校园足球已经深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校园内也悄悄地发生了一些变化。  孩子茶余饭后谈的都是:黄紫昌在苏宁又进球了,你们班级的啦啦操队编得好,马上比赛就开始了,你们练得怎么样了……  

操场上踢球的孩子越来越多,还有很多学生跑来问老师:“我们年级的联赛什么时候开始?”  

“更有趣的是,学校越来越多的女教师通过课程融合也喜欢上了足球,尤其是世界杯期间,早晨在食堂吃饭,她们对足球侃侃而谈,甚至胜过了我们的男教师,而且越来越多的教师愿意把他们的孩子送到足球队。”谈起开展校园足球所带来的校园新变化,赵辉倍感欣慰。  

“孩子踢足球后,身体也比以前壮实了很多。”赵辉举例说,“学校足球队有一名叫朱世兵的足球队员,这个孩子体弱多病,跑步都经常摔跤,体育课上是我们重点看护的对象。但是,他在二年级下学期的时候找到我,说自己想踢足球。我觉得,孩子既然有兴趣,就让他参加了我们的足球队。”  

“几年下来,这个孩子通过努力占据了学校足球队主力后卫的位置,而且现在这个孩子的成绩也非常好。”在教学生踢足球的过程中,赵辉对足球和育人的关系也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他给我的启发还是比较大的,学校应该把更宽阔的舞台给学生,不要过早地下定论说孩子不适合做什么,说不定他们就会给我们带来惊喜”。(记者 常魏魏)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