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这只“老鹰”该给谁

2018-07-23 10:06:40

大班的“跳蚤市场”活动开始了,小旭焦急地告诉我,他忘带参与互换的物品了。这次,大班“跳蚤市场”的活动规则是幼儿用自带的玩具、图书等与他人交换,没带物品就没办法参与。

听见我们的对话,雨儿跑过来说:“老师,今天我带的玩具比较多,可以送一个给小旭。”于是,小旭拿着雨儿给的玩具汽车走进了跳蚤市场。

游戏结束了,小旭换到了一只威风的“老鹰”,他开心地在活动室里“飞来飞去”。这时,雨儿看见了,便走过去对小旭说:“我也喜欢这只‘老鹰’,你能送给我吗?”小旭不舍地看着刚到手的“老鹰”,犹豫着说:“我自己也很喜欢啊。”雨儿立刻回答:“可是,你用来交换的玩具是我给你的呀!”“但是……”听到争执声,孩子们都围了过去,七嘴八舌地发表意见:“这是拿雨儿的玩具换的,小旭你应该给雨儿。”“雨儿,你已经将玩具送给小旭了,不应该再要回来。”

听着大家的议论,小旭和雨儿便来找我裁定。

学前期的幼儿往往以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为中心来思考问题,所以对于“老鹰”归谁这个问题,两个孩子才会争执不下。孩子们找我裁决,是因为信任老师的“权威”判定。

但是,从孩子的角度来看,“老鹰”归谁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简单的裁决很难令双方都满意,而如果能引导他们自主协商解决问题,或许更有价值。判断过之后,我认为两个孩子有能力解决问题,于是我决定让他俩自己解决。

我对他们说:“老师知道你们俩是好朋友,雨儿能主动帮助小旭,小旭平时有好东西也乐意与雨儿分享。现在这件事,老师暂时也想不出好的解决方法,要不你们先将‘老鹰’交给我保管,等你们想出两个人都同意的方案后,我再将它还给你们,好吗?”两个孩子都表示同意。

我知道,被认可是激发幼儿主动调整行为的好办法。于是,我通过赞扬两个小伙伴之间的友谊,从侧面暗示孩子们要相互谦让。之所以将“老鹰”暂时交由我保管,是要排除实物的干扰,让两个孩子可以冷静地思考和商量。

下午,两个好朋友手牵着手一起来找我要回“老鹰”。我问他们:“你们决定好这只‘老鹰’归谁了吗?”雨儿说:“我们已经商量好了轮流玩,今天我玩,明天他玩。”“哦!不愧是好朋友,这么快就统一意见了!”我向孩子们竖起了大拇指。

当两个孩子达成了统一意见后,我继续追问:“如果明天雨儿还想玩怎么办?”意在激发两个孩子正面回答。果然,小旭慷慨地回答:“没事,我们可以一起玩,因为我们是好朋友。”小旭的话立刻赢得了雨儿的热情回应:“你想玩的时候我也会让给你的。”至此,问题终于解决了。

《指南》社会领域5—6岁幼儿发展目标之一便是“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自己协商解决”。而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结合具体事例进行引导效果更佳。教师应善于利用幼儿与同伴交往中的突发事件,并尽可能将解决问题的机会交还给幼儿,不能包揽代办。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梅垛幼儿园)

《中国教育报》2018年07月22日第2版 版名:学前周刊·成长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