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食用黑木耳中毒垂危 为什么黑木耳会致命

2018-08-23 09:38:26

7岁小女孩雯雯(化名),因为吃了浸泡了两天两夜的黑木耳中毒,导致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ICU抢救了一个多星期,全身血液置换了4次,依然没能醒过来,目前生命垂危。

黑木耳是家里最常见的一种食材,可以炒菜、炖肉,也可以作为包子或饺子的馅料。尤其到了夏天,凉拌黑木耳是一道清爽解暑的菜品。

  为什么黑木耳会变成“毒药”?

浙大儿院重症监护室副主任叶盛分析:“雯雯一家三口之所以会中毒,很可能就是因为黑木耳泡发时间过长,在水里泡了两天两夜,而且又是在室外高温的环境下。”叶盛副主任说,黑木耳所携带的椰毒假单胞菌最适宜产毒的温度为26℃,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37℃。夏季高温天气,又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这两个因素叠加,为细菌滋生和产生毒素提供了有利条件。

“椰毒假单胞菌不耐高温,很容易被高温杀死。像日常生活中的干制黑木耳都可以放心吃,关键是黑木耳泡发时间不能过长(一般建议不超过2-3小时)。如果黑木耳在水里泡发时间过长,就容易变质,椰毒假单胞菌会大量繁殖,这种特殊的细菌会产生一种名叫‘米酵菌酸’的毒素,摄入这种毒素后,就会有致命风险。”

特别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尽管“椰毒假单胞菌”容易被高温破坏杀死,但是它所产生的“米酵菌酸”毒素却是耐高温的。也就是说,一旦形成了“米酵菌酸”毒素,烧不死,煮不灭,人体摄入后,会随着血液流动,到达人体各个脏器,对各脏器造成损害。

“更棘手的是,对于米酵菌酸,目前医学上没有特效药,只能见招拆招,对症治疗。如果中毒不严重,还有机会抢救,如果毒素已经到达各脏器,已经造成的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细菌性食物中毒当中,“米酵菌酸”毒素是致死率最高的细菌毒素之一,死亡率高达50%以上。

有医学研究者专门做过“米酵菌酸”致死量的研究。通过动物实验的数据表明,小鼠的致死量约为3毫克每公斤体重。但目前医学上还没有关于人体摄入“米酵菌酸”的致死量研究数据。

  臭米面、玉米面、木耳

  这三种食物处理不当易产生毒素

除了常见的黑木耳,还有哪些食材可能含有这种致命的毒素?

叶盛副主任介绍,目前已知的有三种常见食物,如果储存处理不当,就可能会滋生“椰毒假单胞菌”,产生致命毒素“米酵菌酸”。

1.臭米面。这是北方地区多见的一种食物。臭米面是将玉米、小米等粗粮用水浸泡发酵制成,风干后制成粉末,作为面条、烙饼等面食的材料。

2.玉米面。玉米面的原材料是玉米粗粮,不少追求健康饮食的市民,会选用玉米面为材料制成的面食。玉米面如果储存不当,受潮发霉后,也会产生致命的“米酵菌酸”毒素。

3.泡发时间过长的木耳,包括黑木耳和白木耳(银耳)。尤其是鲜银耳,据相关资料显示,在我国,椰毒假单胞菌污染率最高的食物就是鲜银耳。

目前市面上很多地方都可以买到鲜木耳,市民在购买时要慎重,如果鲜木耳已经有腐败迹象,比如发黏、流水、有异味等,千万不要购买。

  如果不幸中毒会有什么症状?

“米酵菌酸”毒素的中毒潜伏期一般为1-3天,多数为半天到一天。患者初期仅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全身无力等症状,随着病情加重,可能出现黄疸、肝功能衰竭、意识不清、休克昏迷等严重症状,轻者1-3天自行康复,重者可能在2-4天内死亡。

叶盛副主任提醒,如果吃了木耳后感觉到身体不适,应尽快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及时将之前的饮食情况告知医生。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