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后备力量转型升级的加法选项 我省推动新时代“民兵+”建设

2018-09-11 11:27:59

青海新闻网讯 河湟两岸、青海湖畔、三江源头……大美青海处处闪烁着令人瞩目的“绿色迷彩”,一支支民兵小分队活跃在雪域藏乡、田间地头、草原牧区,无论是在驻训演练场上摸爬滚打、生态管护区中严密巡逻,还是走村串户扶贫调研、挨家挨户宣传宣讲,都能看到鲜红的“民兵+ ”旗帜在阳光下高高飘扬。

去年以来,省军区以玉树“民兵+生态管护员”为试点探索“民兵+”,今年6月,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联合下发文件,确立以“着眼全局统筹、纳入体系统建、军地合力统抓、遂行任务统用”为思路,以军民融合发展为途径,以建强基层组织、夯实基础工作、提升基本能力为主线,以发挥“民兵+支援保障战斗队、党的政策宣传队,联建基层工作队、反恐维稳先遣队、生态环境管护队、情报信息队、抢险救灾突击队、脱贫致富帮扶队”等“八队作用”为内容,以实现“力量体系化、编建规范化、训练专业化、装备配套化、保障机制化、能力多样化、行动战斗化、管理精细化、使用常态化”为标准的新时代“民兵+”建设模式,军地合力推动青海省后备力量改革创新发展。

保持本色提升胜战能力。围绕应急应战打造“民兵+支援保障战斗队、反恐维稳先遣队”,紧贴任务开展常态化轮训备勤,紧贴战场环境组织实战化演练,坚决摒弃“走队列、喊口号、上教育”的陈旧训练模式。发挥优势助力脱贫攻坚。启动“民兵+脱贫攻坚帮扶队”建设,选准配强专武干部,选好基层民兵骨干,坚持从退役士兵中选拔当过班长、任过支委和有能力的战士担任民兵“帮扶队”负责人,建强骨干队伍,发挥“头雁效应”。结合任务需求,采取学习培训、实践锻炼和军地共育等方法,开展“学政策、传经验、教方法、助脱贫”活动,讲解脱贫政策、脱贫指标、脱贫途径,提高民兵组织协调能力、帮扶解困能力和自主抓建能力。

结合地域特点助力生态建设。推广“民兵+生态管护员”模式,把生态管护员纳入民兵队伍编组,每人每月发放1800元的工资坚持“三优先、三不编”原则,生态管护员总体编组比例达95%以上,有效地破解了长期以来偏远牧区民兵队伍编组难、召集难、训练难的“三难”问题。科学合理编组,打造户有员、社有组、村有班、乡有排、县有连的“网格化”模式,在三江源地区构建了重要点位有监测哨,重要流域有巡护队,重要地区有应急队的生态安全管护立体格局。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