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一张“流星”图

2018-09-25 09:29:51

一张“流星”图

“回收一号”雷达迎接“神舟五号”飞船返回地球。 高峰 摄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3所雷达总师史仁杰的收藏里,有这样一张照片:照片左下,一部雷达仿若一只大眼睛,静静地“注视”着暗蓝的天空上划过的一颗“流星”。

那当然不是流星。

“那是‘神舟五号’,里面坐着杨利伟。这是‘回收一号’第五次迎接神舟飞船回家,也是第一次迎接载人飞船回家。”史仁杰对记者说。

“回收一号”是我国第一部相控阵多目标精密测量雷达,被誉为“功勋雷达”。从1999年到2016年,作为“回收一号”雷达总设计师,史仁杰见证了它11次顺利迎接神舟飞船回家,见证了它为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保驾护航。

今年79岁的史仁杰,人生半数时光都在和雷达打交道。

1958年,刚刚毕业的史仁杰来到北京。因所学专业是雷达专业,他一进入23所就承担了重要课题任务。当时,新中国的雷达事业刚刚起步,专业人才非常稀少。了解到行业现状,他下决心迎头赶上,为自己定下学习计划:每天抽出5个小时学习,雷打不动。业余时间,他总是与书籍为伴,学俄语、英语、日语、高数……从一个中专生成长为雷达总师,史仁杰坦言“没有超过常人的努力,是永远不可能做到的”。

“人一辈子能够干成几件事情,不容易,靠的是坚持。”史仁杰说,自己这一生干了三件大事,一是相控阵制导雷达研究,二是以“回收一号”为代表的测量雷达研究,三是空间目标探测雷达研究。

1992年,中国航天史上发生了一件载入史册的大事:9月21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召开,讨论审议中央专委《关于开展我国载人飞船工程研制的请求》,正式批复载人航天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

1995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的第4年,史仁杰带着所内精兵强将组成的攻关队伍,开始了“回收一号”雷达的研制。

航天飞船返回时,再入地球大气层,飞船与地面的信息有一段区域会通讯中断,这个区域被称为“黑障区”。为了确保在“黑障区”能对飞船轨迹进行精确的测量,从而确保回收安全,飞船着陆场系统特别针对“黑障区”内飞船的探测安排了奇兵:大功率、高精度、反射式工作的多目标相控阵测量雷达。由23所研制的精密测量雷达就是一支奇兵。她在主着陆场系统的编号为“回收一号”,意为在主着陆场由她第一个迎接飞船回家。

从“回收一号”雷达研制总体技术把关到设计试验决策,再到一次次调试,当时已年近六旬的史仁杰始终与团队并肩工作在一线,分析故障、解决难题。

史仁杰有积年的肝病,在“回收一号”雷达研制过程中,他的身体一直处于“透支”状态,老毛病不时发作,劳累时疼痛难忍。

“我是一名党员、雷达总设计师。飞天是中国人翘首期盼已久的梦想,不能因为自己而耽误国家大事。”为了确保调试进度并让团队安心工作,他依靠药物来缓解病情,每天白天都坚持正常工作,夜晚又辗转反侧,思索解决疑难问题的办法。

“那时真是拼命干。”史仁杰说,“我认为‘拼命’是实干的最高境界。为了伟大的事业舍命而为之,不仅有意义而且是值得的。诚如铁人王进喜所说:‘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我正是学习了铁人精神并把它贯彻于自己的工作之中。”

1999年11月21日,“回收一号”成功护航“神舟一号”凯旋。

几年后,“回收一号”再次承担史无前例的重任。2003年10月16日6时07分,“神舟五号”飞船在绕地球14圈飞行之后,即将着陆在内蒙古阿木古郎草原回收场。此时,“回收一号”早已准备好。

一直守在指挥舱里,屏息凝神紧盯屏幕的史仁杰骤然间觉得心脏急速跳动——8年严寒酷暑,无数日日夜夜,即将迎来成果的检验。

“‘回收一号’发现目标!”随着操作员激动的声音,一个明亮的橘红色火球冲破晨晓,“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出现了!6时23分,飞船落地,宇航员杨利伟走出舱门。指挥舱内外一片沸腾,史仁杰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由于对“神舟五号”凯旋作出的重大贡献,20多天后,史仁杰获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几十年来,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发展。2003年,“神舟五号”升天,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2005年,我国第一艘执行“多人飞天”任务的载人飞船“神舟六号”顺利返回,中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7年,“神舟七号”在太空漫步,中国人第一次在太空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迹……神舟飞船每一次载誉归来,在祖国的土地上第一个迎接它的,总是“回收一号”。护航神舟飞船的“回收一号”,创造了“十一战十一捷”的佳绩。

如今,“回收一号”已退役,史仁杰也已退休,但他依然在关注着祖国的航天事业,关注着雷达的发展。

他说:“2004年,我因肝癌进医院做肝脏移植手术。我对所领导说:‘如果手术成功,我就再干几年,如果不成功,我走了,也不遗憾,因为该我干的事都完成了。”结果手术很成功,病愈后的史仁杰,又工作了十年,承担了多项重大任务,推动国家雷达事业实现了新的突破。真正退休以后,闲不住的他,又完成了一部60多万字的技术文集,总结一生科研成果,为祖国的雷达事业留下宝贵的财富。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回首数十年科研光阴,史仁杰感叹,“从来到23所的第一天起,我就立志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的雷达事业。为了国家的利益,可以奉献一切。今天我可以自豪地说,我做到了!”(通讯员 陈佳佳 本报记者 初英杰)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