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陕西84景区降价或免费 会成为旅游业发展契机吗?

2018-09-28 09:00:42

>>旅游

27省份景区门票降价 18省份最高降幅超30%

门票降价或逼出高质量景区

依据政府工作报告中降低门票价格的要求,6月29日国家发改委规定“各地区应确保于今年9月底前降低偏高的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取得明显成效”。9月26日,陕西84个景区门票降价的政策终于公布(9月27日华商报A05版报道)。

专家认为,门票降价将倒逼景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27省份宣布景区降价

截至9月27日,已有包括陕西在内的27省市自治区的近400余景区降价。部分降价已开始执行,还有部分将从10月1日起正式执行。

华商报记者统计发现,湖南、广东、四川、新疆、云南、贵州、重庆、江苏、河北、海南、内蒙古、陕西、天津、北京、宁夏、山东、甘肃、福建18省份有景区门票最高降幅超过30%(含30%),其中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非花季(除3、4月外)降幅达66.7%,还有江苏、四川、北京、福建、山东、甘肃、宁夏等新增免费景区。此前北京4A景区红螺寺和青龙峡宣布门票价格由70元降至54元,降幅达23%,但媒体指出两家景区的70元票价是宣称涨而未实行的价格,实质上景区并未降价。

江西、湖北、河南、辽宁4省景区门票最高降幅超过20%(含20%)。

广西、安徽、山西、浙江、青海5省自治区景区门票最高降幅则在20%以下,其中河南少林寺门票由100元降为80元。

目前仅上海、黑龙江、吉林、西藏4省市自治区未有景区降价的相关信息。

根据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5A级景区门票价格分析与国际比较(2015)》报告,吉林、上海、黑龙江5A景区的平均门票价格分列31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的8、10、12位,均价较低;西藏则位列22位,均价较高。

 >>陕西重点景区票价降幅中等偏下

5月下旬,华山景区率先宣布景区旺季门票价格从180元降为160元。近4个月后的9月1日,延安8家国有景区宣布降价。

9月26日下午,陕西省物价局终于一次性公布全省80个国有景区降价的消息,另有4个景区免费开放(但4个免费景区名单未公布)。消息称,在这80个降价景区中,降幅最高66.7%,最低6.3%,从降价景区的数量、最高降幅方面,我省降价景区与大部分省市自治区持平。

另外,秦始皇帝陵、华清宫、乾陵、法门寺等陕西旅游的“重点”景区门票单价也下降,降价前后的价格差均在20—30元之间。但计算上述景区的票价降幅却发现,其降幅均在10%—20%之间,对比来看处中等偏下水平。

>>票价过高会浇灭游览热情

据上文所引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发布的2015年报告,陕西位列31省市区(不含港澳台)中5A级景区票价价格的17位(由低到高排列),可算是5A级景区门票均价中等偏高的省份。

陕西省社科院文化研究所所长王长寿研究员、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孙根年教授均认同发改委尽快降低景区门票的政策,认为这是帮助景区摆脱过度依赖门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机遇。

孙根年说:“像华山、兵马俑这类景区,前者是天工造化、后者是老祖宗造化,景区只需支付维护及管理人员的费用,成本本不该高,为何还需要高票价?”王长寿也认为,这类国有景区应更具公益性、普惠性,而不该将盈利作为目的。比如,华山的缆车应在收回成本之后免费开放,而不该一直“创收”。

两位专家都认为,门票过高不但不会助力景区发展,反而可能浇灭部分游客的游览兴致。孙根年说:“国外多个著名景点如日本富士山、西欧各国著名的博物馆多为免费或票价极低,相形之下,国内游是‘进不起公园、爬不起山’。就拿此次各降价30元的兵马俑、华清池景区来说,降价后的门票仍高于100元,个人认为还是偏高。比如,一位外地游客来陕西旅游,仅在西安及周边东西线景区游玩后,发现门票的花费已经超过1000元、甚至2000元,很有可能就不会再去陕南、陕北游玩了。”

王长寿则说:“希望景区不要认为降价是让利行为,而应该认识到,这是自身发展的良机。”

据了解,杭州环西湖公园在2003年开始免票,带来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收取门票时2002年杭州旅游总收入为294亿元,免票后的2004年杭州旅游总收入超过400亿元。

 >>门票降价也许成为陕西旅游发展的新机遇

2017年,西安接待游客1.8亿人次,在“国内十佳旅游目的地”榜单中位列第三。但2017年城市人均旅游消费排行榜中,西安在全国100个城市中位列97名。入选城市最多的10个省份中没有陕西。

孙根年认为,“这组数据能反映目前我省旅游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景区对游客的二次消费刺激不足。希望各景区能利用降价契机,不断拓宽产业链、推动产业链后移,着力在餐饮、住宿、游玩、购物等配套服务上取得大发展。我在南方旅游时,可以吃到用小碗盛放的各类食物。因品类多、数量小,消费自然就上去了。但在陕西,多个著名小吃都以大老碗盛,游客可能一碗还没吃完,就饱了。我认为,游客的饮食重在尝鲜,而非吃饱,希望我省各景区餐饮业能在这方面‘满足’游客。此外通过饮食向游客‘输出’文化,如羊肉泡馍、葫芦头等特色小吃,可像南方各类小吃一样,制定出一套洗手、掰馍、浇汤的饮食顺序,增加仪式感,既让游客回家乡有个‘说头’,也是种宣传。”

另一方面,尽管陕西享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但两位专家均认为目前我省景区在挖掘、利用文化资源方面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王长寿认为,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是旅游业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旅游是将文化产品开发成旅游景区,旅游文化是在旅游的过程中体验文化,包括景区设施的文化、服务的文化、活动的文化等等。这就需要各景区从每个细节入手,去提升景区的品质,讲好‘陕西故事’。”

“如果陕西各景区能系统地讲述‘周秦汉唐’的文明历程,让游客游玩后像看了部电视剧一样,既能加深游客的体验感,还能提升景区的口碑;另一方面,增加自然景观中的人文因素也可作为景区宣传的亮点,尤其在‘黄土埋着皇上’的陕西,山山水水都曾是历史上文人雅士聚集之地,注重挖掘文人与景区的交集或者有趣的故事,加强景区的宣传。”孙根年说。

两位专家说,已作为陕西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只有从饮食、酒店、交通、导游等景区周边方方面面的细节做起,打造更精致、更有品质景区,才能让旅游业真正成为支柱。 华商报记者 付启梦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