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三个链接还生物课勃勃生机

2018-10-10 09:35:24

生命科学本来源自大自然、源自人们生产生活,应当是最接地气的一门学科。然而,由于课本中头绪众多,知识点繁杂,体系性、逻辑性不太强,加之不少教师照本宣科的讲授,使得很多学生觉得生物学枯燥乏味,上课容易走神,提不起兴致。在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每当学生在实验室里做生物实验,或走进大自然实地考察,或参观高新生物科技企业,甚至在课堂上听教师讲到与他们的身边生活、熟知事件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时,他们的学习热情、探索欲望一下子就冒出来了,生物课堂立即活跃起来!为什么呢?我想,这是此时的生物课接上了地气:大地之气,自然之气,生活之气。

那么,如何才能“让生物课接上地气”呢?长期的教学探索中,我发觉,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教师只需有意识地强化三个链接,就完全可以避免把“生物”教成“死物”,还生物课堂以生机勃勃的鲜活气象!

理论链接实践

实践,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注重实践学习、加强实践锻炼、构建实践平台,无疑是对我国长久以来注重坐而论道、忽视培育实践和操作能力的教育传统的超越。教学中,我既关注理论的实践来源,更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与运用,让学生知其然而动,知其所以然而谋。

在教学“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史”一课时,我发现教材中忽略了一些史料。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植物体是由“土壤汁”构成的,即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完全来自土壤。这一观点统治了西方将近两千年。1648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对此产生了怀疑,于是,他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棵重2.5千克的柳树苗栽种到一个木桶里,木桶里盛有事先称过重量的干燥土壤。此后,他每天只用纯净的雨水浇灌树苗。5年以后,柳树增重80多千克,而土壤干重却只减少了100克。海尔蒙特因此提出了“建造植物体的原料是水分”这一观点。很显然,当时他并没有考虑到空气的作用。这两个不在课本上的史料讲还是不讲呢?我犹豫了。讲吧,课堂上时间紧、任务重,非主流的问题有必要交代吗?不讲吧,似乎割裂了光合作用被发现过程中完整的来龙去脉。最后,我还是决定快速补充这两个史料,然后再开始承接课本上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设计的“植物更新空气”实验以及随后多个科学家的探索实验。这个故事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由此他们不仅看见了理论背后的思维脉络,也看见了知识背后的实践支撑,更懂得了真理是在一次次叩响谬误之门后,才逐渐被修正而诞生的,同时也深刻地理解了光合作用各要素的作用和内涵。

正如德国著名地理学家赫特纳所言:“要完全理解现在,永远只有从历史出发才有可能。同样,要充分理解一种科学,也永远只有详细研究它的历史发展,才有可能。”当下很多教师为赶教学进度,往往容易忽视学科科学史教学,忽视理论背后的实践活动,就使得理论失去了链接实践的良好机会,无法真正落地。

理论同样需要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并指导实践。还是在学校筹建新校区之初,我就将学校生物园的设计、建设和管理作为生物课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主题交由学生自己来完成,让他们将课堂上获得的理论知识在具体的实践中加以运用和拓展,学以致用,知行并进。活动开始后,学生们就像科学家那样全力以赴地进行实地考察、计算设计、方案评估、模型建构,兴致勃勃,乐此不疲,不少学生甚至几次三番将自己的设计方案推倒重来。等到真正的园林设计师走进校园时,竟然采纳了学生们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设想和建议,这让学生们欣喜不已,充满成就感!

课堂链接生活

教育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在日常教学中,我力求将每个知识点的展开都从学生熟知的生活经验出发,用鲜活的生活情境来包裹教学的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涌起情感波澜,激发学习动机和探索欲望。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课的教学中,我抛给学生的问题是:“同学们有过这样的体验吗?我们去超市买菜的时候,往往看见肉类的价格比蔬菜贵,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来看,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进而引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十分之一定律”。在“人和高等动物水盐平衡的调节”一课的教学中,我问学生:“大家回想一下,我们在天冷时还是天热时尿多?”引导学生进入正题:“人和高等动物在不同的温度环境里是如何调节水盐平衡的。”

在讲授“生态工程”一节时,我觉得,如果让学生一下子“生吞活剥”生态工程的若干原理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并且课本所举的一些事例离学生生活的地域和日常生活状态很远。于是,我就利用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机会,带领学生们来到作为国家农业高科技园区的深圳特区光明农场,让学生实地考察珠三角地区特有的历史悠久的桑基鱼塘。这节课就是站在鱼塘旁边上的,我启发学生深入理解池埂种桑、桑叶养蚕、蚕茧缫丝、缫丝废水养鱼、鱼粪等河泥肥桑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亲身感受我国劳动人民卓越的智慧和创造。在桑树林里除草,给鱼塘施肥,将农场的蚁蚕带回家学习养蚕,这对城里长大的学生们来说,都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学生们还给农场技术员提了很多建议,诸如在桑树林里放养走地鸡、在鱼塘水面种植浮床蔬菜、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等很有见地的好点子,让我感到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让教学回归生活,通过课堂再现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不仅大大增强了教学的真实性、趣味性、有效性,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科学观,促使他们达到知情意行合一的理想状态!

学习链接未来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戴维·珀金斯说:“教育的任务不仅是传递已经打开的盒子里面的内容,更应当培养学习者对尚未打开的盒子和即将打开的盒子里面内容的好奇心。”正所谓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这并不是一个无从解决的矛盾,而是―项振奋人心的任务。

一对基因能够为一个国家带来希望,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一个肉眼看不见的细胞或许隐藏着重大的遗传奥秘……进入21世纪后,生命科学和技术的成果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富含胡萝卜素的金大米,能生产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植入了海蜇发光基因的街边树,能分解泄漏石油多种成分的“超级细菌”,前景无限的干细胞技术……教师应当充满激情地向学生展现这些波澜壮丽的生命画卷,让学习链接未来。

在进行“免疫调节”一节课的教学时,我给学生们讲了“柏林病人”的故事。蒂莫西·雷·布朗是一名美国白血病患者,并同时患有艾滋病,已经到了死亡的边缘。2007年他来到德国柏林找到了胡特医生,胡特医生看他白血病更严重些,就做出了决定:进行骨髓干细胞移植,先治白血病。结果出人意料,这次骨髓移植不仅将布朗的白血病治愈了,还把他的艾滋病也在不经意间给治好了,否定了艾滋病无法被治愈的残酷现实。这是小概率的个案还是具有普遍性?是可以复制的还是无法再现的?免疫系统的作用机制、干细胞的遗传语言到底是怎样的?此时的课堂鸦雀无声,学生们的眼睛都亮了!

多少年来,生命现象最复杂、最神奇,同时也最难以搞清楚,但却始终吸引着人们孜孜不倦地去探寻:为什么小小的细胞结构哪怕是原核细胞都是人工难以模仿制造的?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过时了吗?怎么解释寒武纪出现的物种大爆发?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是否适应能力就越强?等等,每次讲授到这些相关教学内容时,我都会跟学生说,生命科学无穷无尽的奥秘是当下科学家无法完全解释清楚的,留待你们未来去将这些问号拉直成感叹号。当学生们对生命奥秘的好奇一旦转化为恒久不变的志趣的时候,科学的种子就悄然播下了,为他们的明天插上腾飞的翅膀。

在持续的教学探索中,我慢慢凝练出自己的教学理念:“关注生活、关注发展、关注生命。”“关注生活”体现了对学生的现实关怀,“关注发展”体现了对学生的未来关怀,“关注生命”体现了对学生的终身关怀。三个关注中,我把“关注生活”放在首位,就是强调教学需下移重心,接上地气。只有接地气,才能将生物知识教得仿佛河里的鱼儿一样鲜活生动,才能让学生感觉到生命科学不仅有用,而且有趣、有魅力,让他们爱上生物课,从此开始发展自身,丰盈生命。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