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保护秦岭 应该成为全社会共识

2018-10-10 14:19:07

在《中国地形图》上,一条横亘东西的山脉,将中国大陆划分为南北两半。这种划分,不仅是地理意义上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也是文化意义上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的分水岭,其地位之显赫、意义之非凡,令人敬仰。

历史学家、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双怀,在接受三秦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秦岭被认为是“中国之肺”,保护好秦岭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对我国生态环境的整体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把保护意识转化为生活习惯

秦岭的诞生可以推演到700到1000个百万年之前,那时的地球还处在地老天荒的混沌时期。

北方的劳亚大陆和南方的冈瓦纳大陆,在地球运转和地球内部力量的推动下,相向移动。大地就是这样在剧烈的对撞中开始形成山脉。直到公元一世纪,司马迁在《史记》中,写下“秦岭,天下之大阻”这句话之后,秦岭才有了正式的文字记载。

“秦岭是历史时期造山运动的产物,其地形地貌对我们研究历史时期的地质气候、地质状况具有非常高的价值。”王双怀说,由秦岭庇护的古老族群,也就是2000多年前被称为秦人的人,从秦岭出发历经500多年的漫漫征程,在华夏大地上掀开了一场波澜壮阔,最终改变中华民族文明进程的大剧。

在王双怀看来,秦岭的生态价值也极其珍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这里是很多珍贵植物资源的生长地、珍稀动物的栖息地和重要水源地。”

他说,秦岭不仅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等“秦岭四宝”,还有林麝、金钱豹、红豆杉、独叶草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动植物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为外界称道。

中国自古就认为山水一体、山为水宗,只有山清才会水秀。秦岭的南麓和北麓分别流淌着上百条大小河流,其中北麓河流通过渭水进入了黄河,南麓河流又通过汉江汇入了长江。

“秦岭72峪,实际上是有72道支流流向渭河,包括嘉陵江都发源于秦岭,”王双怀说,古人说的“八水绕长安”,一些重要的河流,都是从秦岭流出来的,所以说秦岭是关中地区、是渭河的重要水源,也是黄河的重要水源。“要将保山护水的意识转化为切实的社会行为和日常的生活习惯,绝不再透支后代赖以生存的资源。”

历史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并重

2015年,王双怀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大唐贵妃》,回望大唐往事。他告诉记者,秦岭,特别是西安这一段在古代称作终南山,是文人墨客活动的重要区域。历史上有很多名人在终南山北麓一带活动,留下了很多遗迹和遗物。直到现在,还有很多的宗教和其他文化遗存。

比如说终南山,既有道教的文化,像楼观台,也有佛教的文化——终南山里、山下有很多佛教寺院,当然也有儒学的一些文化遗存。这就显示了秦岭特别是终南山这一带,文化内涵相当丰富。“周、秦、汉、唐的绝代风华,是凭借着秦岭山脉朴实无华却坚硬刚强的巨大躯体的支撑,才辉煌于世,光照至今,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三个重要思想源头的儒、释、道,也曾在这里互补、发展、繁衍。”

几千年来,人们对于秦岭的认识也经历过一个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的过程。秦岭庞大的山体内植被丰茂,为人们的生活、生产提供了工具、食材,比如染料、燃料等等。“在秦岭保护上,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都要保护,西安正在加速建设发展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对于保护好秦岭更是责无旁贷。”

王双怀认为,近年来,陕西省、西安市相继出台过很多保护秦岭的措施和条例,但是与开发利用相比,保护优化的措施明显力度不够,导致植被破坏严重,自然环境受到严峻挑战。“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保护好秦岭,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文化传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记者 宋雨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