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一座山一群人一些歌

2018-11-13 14:36:44

六盘山下。张森林 摄 

18年前,隆德人张国勤在修筑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碑的过程中,面对历史资料的缺失,重新踏上了长征路。一年多的时间里,他骑着摩托车走过了13个省、133个县市,拍摄了5400张照片和46盘录像带。沿途的孤独、艰辛和涉险,让他觉得自己成了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

“在六盘山,像这样的人物还有很多。激情燃烧的岁月虽已远去,但自强不息的豪情和矢志不渝的信念,永远沉淀在了这片土地上,一座山、一群人、一些歌,是这部纪录片最大的亮点。”11月12日,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广播电视局出品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六盘山》在CCTV-10科教频道正式播出,节目播出前,总导演李东珅与记者分享了这部大型纪录片的创作历程。

悠悠六盘山 几多故事汇

“山高太华三千丈,险居秦关二百重”。六盘山,逶迤200余公里,海拔3000米左右,既是关中平原的天然屏障,又是北方重要的分水岭,山地南北走向,东坡陡峭,西坡和缓。南段称陇山,北侧曾经山路险狭,须经六重盘道才能到达峰顶,“六盘山”因此得名。

在中国,有很多名山,或因雄伟的走势、傲人的海拔成为独特的地理坐标,或因奇绝的风景、秀美的生态成为著名景区,又或因悠久的历史、古老的传说成为文化名片。但很少有一座山像六盘山这样,集优质的自然环境、独一无二的地理条件、丰富的物产以及深厚的人文底蕴集于一身。不管古代、近代还是现代,也不管自然、人文还是政治、军事,六盘山都有足够的故事和话题可讲。

“这最终成为我们创作八集纪录片《六盘山》时的各种切入维度。地理是它的骨骼,历史是它的血肉,文化是它的气质,红色是它的信仰,这里有太多值得记录的历史和现实、光影与人生。”李东珅说。然而,八集纪录片《六盘山》记录的不仅仅是一座山,更是生活在这座山脚下的人。

寻找六盘根 发现六盘魂

早在创作之初,摄制组便提出,《六盘山》是《神秘的西夏》及《贺兰山》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大型纪录片,在艺术创新上必须更进一步,那就是拍摄一部“好看的纪录片”。

“我们想立足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上,拍一部生动的、带有现实体温的《六盘山》,按照中宣部的创作导向要求,扎根基层,以现实中基层群众为视角,讲述不同维度下六盘山老百姓的故事,而这些百姓的所作所为、他们的思考、他们的行为方式都有历史的印记,让历史照进现实,让现实照亮未来。因此说《六盘山》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次现实主义题材的纪录片创作。”李东珅说。

拍摄前期,《六盘山》的创作团队便深入六盘山地区,深入采访了200多名当地群众,对每一位采访对象都写了人物小传,形成了类似报告文学的文本。在这200多名当地群众中,导演团队正式拍摄了80多人,最终筛选出48名最符合创作主题要求的人物来呈现,这在全国的电视纪录片创作中尚属首次。

“我们用这部纪录片讲述了48位生活在六盘山地区普通人的故事,他们是六盘山地区236万人民的缩影,也是今天14亿中国人的缩影,他们的努力令人动容,他们是平民,更是英雄。他们如何与这座古老的山脉长期相处、共存,如何从艰苦环境中汲取生活的灵感,如何丰盈自己的人生、掌控自己的命运,如何接受这片土地的赐予以及又如何反哺。”李东珅说,在他们身上,有文化的延续,有家风的传承,有信仰的坚守,有各种变化,也有各种不变,他们虽然是小人物,却共同拼出了一幅鲜活而恢弘的时代图景,如果说六盘山是他们的根,那他们就是六盘山的魂。

唱出心中歌 展示新生活

“浓重的西北腔,加上唢呐、大鼓等民族乐器,相当有韵味。”苏阳是宁夏著名吉他手,十多年来,他带着“土的声音”走出宁夏并被认可。在纪录片《六盘山》中,磅礴的《宁夏川》、悲凉的《贺兰山下》等10首苏阳乐队的民谣作品撑起整个纪录片的配乐。

“选择苏阳乐队,不仅是因为他们来自宁夏,更是因为他们在音乐创作中表现出的民族性的传承和创新,恰好和六盘山人一贯的艺术追求不谋而合。”李东珅说,苏阳将“花儿”、秦腔等传统艺术形式与当代音乐进行嫁接、改良和解构,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音乐语言,这些作品唱出了宁夏人的豪迈与爽朗,在纪录片的创作中作为配乐,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六盘山》作为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献礼作品,于2017年年底在西吉将台堡镇正式踩点开拍,该片以六盘山为切入点,紧扣时代脉搏,用鲜活的故事,充分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之后,以六盘山地区为代表的宁夏各族群众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带领下,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发展要求,紧密团结、共同繁荣,取得日新月异发展变化的精彩篇章。

李东珅说,《信仰》《传承》《心灯》《成长》《回归》《播种》《圆梦》《家园》8个篇章把《六盘山》巧妙地串联起来,展现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六盘山精神,彰显了新时代宁夏和六盘山人民的理想、信念和追求。(记者  王 刚)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