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儿童哮喘治疗有误区

2019-01-03 10:42:37

     在治疗哮喘的过程中,患儿家长经常会出现一些认知误区。

  误区一:“我家孩子可不是哮喘”。有些家长认为哮喘就是喘,导致活动受限,而自家孩子是咳嗽气管炎,因此不配合治疗,这是导致延误治疗的重要原因。还有些家长认为孩子长大了,哮喘就好了,往往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误区二:雾化效果并不好。雾化是哮喘的治疗方法之一,有些家长觉得雾化效果不好,要求输液或者口服抗生素。这其中也需要注意一点,雾化机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有的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雾化效果很差,主要是选择几百元的雾化机,而这样的雾化机不能把我们的药物打到气道能进去2-5um的颗粒,使药物在口腔或者鼻腔里停留,不能到下气道,导致治疗效果不明显。不过还是不太建议去买雾化机,相对来说使用吸入的药物费用更低,可以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并且使用方便。

  误区三:长期用药使不得。在药物长期吸入治疗时,有些家长担心长期用药的副作用,孩子没有症状了就马上停药,导致哮喘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更有些家长认为是吸入激素药物导致的依赖性,而不用吸入的药物,反而去输液治疗,这都是不对的。另外,掌握吸入药物的方法也很重要,如果方法不对,也会导致治疗失败,这就需要多和医生沟通,查找治疗效果不好的原因。

  误区四:过敏原检测没必要。哮喘常见的过敏原有尘螨、猫毛狗毛、春季和秋季花粉、霉菌等,有些家长回避过敏原问题,但实际上避免过敏原的接触也可以减少哮喘的急性发作。这里所说的过敏原检测是指体内检测和体外检测,其中体外检测是现在开展较多的方法,抽静脉血检测血清IgE就可以,但不是食物不耐受检测(IgG检测),更不是生物信息波共振法检测,因为后两种方法缺乏科学依据。有些医院常规给患儿做IgG检测,然后根据结果告诉家长很多食物都需要避免,导致患儿营养不良。采用正确的过敏原检测方法后,结果的判读也很重要,不是只要是过敏的都不能接触,还需要找专科医生进行正确的解读和制定治疗方案。

  所以,对于反复咳嗽喘息的患儿,应去哮喘门诊诊断和治疗,而不是反复的输液和住院治疗。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