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我也见证改革开放”

——个电影放映员的四十年

2019-01-11 10:19:20

0540e0c0d92bd27ded0c5e582bb76678_img_325_199_292_219

本报记者 李喜林 通讯员 冯洁

冬日的凤翔县姚家沟镇,群山绵延,寒风凛冽。61岁的李仓福坐在自家的沙发上,整理那些早已发黄的电影胶片、宣传海报和一部16mm的甘光牌电影放映机。在李仓福的记忆中,40年的时光,他总共放映了8000多场次电影,与此相伴的是他的家庭生活日渐甜蜜幸福,凤翔旧貌换新颜,中国走上了磅礴发展的伟大征程。

1974年,姚家沟人民公社成立了电影放映队,17岁的李仓福和同村的赵克武承担了这项工作。县电影管理站技术员谭利给两人讲解了放映技术和发电方法。短暂的培训之后,两人放映队开始为姚家沟7个村40个生产队14000多人放映电影。这一干就是6年,李仓福说:“每当小孩子们跟在放置发电机和放映机的牛车后大叫‘放电影的来了’,我就觉得很高兴,看着从十里八村赶过来的人将自家的条凳、竹凳、高凳、矮凳搬到场上,齐齐排在银幕下边,我还会感到莫名的紧张,要一直盯着放映机,生怕出了错。”

1980年,“大包干”责任制的春风“吹”到了姚家沟乡,乡上把电影放映机承包给了李仓福,只需每年上缴480元的承包费,怎么放电影,自己说了算。那时候,农村文化生活较为贫乏,群众看电影的热情非常高。李仓福觉得放电影大有可为,于是他积极行动起来。从此,他的生活不是在放电影的路上,就是在放电影,一年要放200多场次电影。“只要我出去放电影,走到哪里就落脚到哪里,不回家。”

下雨的时候,李仓福就想方设法在屋子里给群众放电影,考虑到电影放映前的空白期是宣传政策的好时机,又能吸引更多的群众围观,他学会了打快板,自觉充当起了文化宣传员的工作,他结合当时的国家政策,编写了诸多具有时代特点的快板,“计划生育就是好”“农村实行长包干,责任到人变化大”……说到高兴处,李仓福情不自禁的说起了当时快板的内容。

那是农村电影放映的黄金时代。李仓福至今记得白芨沟水库加坝时,放的电影是《大决战》,听到消息的附近群众下午就开着拖拉机过来等候,场地被围得水泄不通。“那阵势,场面大的很。”他本人在1987年获得了由国家农林科技部等六部委颁发的“放映能手”称号。

随着凤翔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山里群众也享受到了改革带来的红利,生产生活水平提高,通上电源,电视进入寻常百姓之家,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为广泛,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渐多元化。李仓福电影放映的场次从80年代末开始慢慢萎缩降低,到90年代初的时候,全年仅仅放映了120场次。但是,群众对电影放映的需求仍然存在,李仓福自掏腰包2600元购买了甘光16mm放映机,在附近群众的红白喜事、过庙会的时候进行放映,并收取不超过50元的费用。

一直到2010年,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凤翔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电影放映开始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放映的场次和质量空前提高。同时,数字电影的出现和普及更替了原有的放映机设备。

听到这个消息,53岁的李仓福倍感失落。为了热爱的电影事业,李仓福积极参加县上组织的电影放映员培训,并顺利通过考试,取得了放映证,成为了县雍城电影放映有限公司14名放映员之一。李仓福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又回到了姚家沟镇,拉着数字放映机在熟悉的12个村东奔西走,仅五曲湾一个村就一年就放了144场电影。“收入增加了不说,还很轻松,到处都是水泥路,没有过去那么吃力了,也不用来回折腾换电影片子了”李仓福笑容满面的说道。

改革的活力彰显在凤翔的街头,县城里出现了三四家商业电影院,最新大片与全国大中城市一样同步上映,有的时候,口碑好的电影常常是一票难求,座无虚席。与此同时,凤翔以雍城电影放映有限公司为主体,开展了进社区、进广场、进工地、进敬老院、进农村电影放映活动,近年来总共放映了3728场次的电影,像《战狼》《厉害了,我的国》等一大批热播电影大剧也能及时进入乡村,让农村百姓享受到丰富的文化大餐。

三年后,56岁的李仓福告别了电影放映机,为他长达40年的职业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赋闲在家的李仓福,有时候会从红砖蓝瓦的家里出来,在村口坐上公交车,花半个小时的时间到凤翔县城逛街购物。每一次,他还要习惯性的看看电影院外面的海报。

弹指一瞬四十年,已至耳顺之年的放映员李仓福见证了凤翔电影发展的历史,见证了凤翔的日新月异,感受到了祖国的繁荣强大。而他所不了解的是,电影放映的发展只是凤翔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全县文化产业收入已经达到4.8亿多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达20%以上,凤翔县的文化市场迸发出空前的活力。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