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柞水县创新服务方式使贫困群众踏上就业脱贫快车道

2019-01-16 11:30:25

柞水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陕西省国家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为如期实现全县整体脱贫“摘帽”目标,柞水县着力推进“三建三带”就业扶贫模式,扎实落实“六个一批”帮扶举措,采取量体裁衣,贴身服务的方式,确保有劳动能力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实现就业,为全县贫困群众通过就业增收、如期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出门打工没门路,找“柞水就业”好帮手

“你想到哪里打工,只要你关注了‘柞水就业’这个帮手,打开微信,各地方企业招工信息一应俱全,政府把关,还不用害怕上当受骗。”皂河村村支书郑安魁打开微信,将柞水人社最近发布的招聘信息演示给记者看,“我们这村山大沟深,信息传递很不方便,以前我们外出务工有的人还上了几次当,现在年轻人都会玩手机,想到哪打工,手机一点招聘信息全知道”。为了解决普通招聘影响范围小,信息发布不及时等问题,该县以劳动者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为导向,开通了就业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推送招聘信息,同时提供就业和失业登记、政策咨询、职业介绍、创业培训等“一站式”服务。

柞水县还开通了“E信通”手机短信平台和柞水县就业创业QQ群等互联网平台,全方位及时发布劳务信息,并在9个镇办和81个村(社区)设立务工信息发布栏,将用工招聘信息传递到村组一级,实现获取招聘信息不出村、人岗对接不出镇。

免费技能培训,一技在手就业不愁

“现在企业招工都对求职者的劳动技能有一定要求,而很多贫困群众文化素质不高、就业技能不多。因此,我们既要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机会,更重要的是提供免费就业技能培训,培养一批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型农民工,才能提升贫困群众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让他们用技能去创造新生活。”该县就业技能培训股吴洋表示。

为了促进贫困群众就业,柞水县把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开展修脚师、餐饮服务、家政服务、乡村旅游等专业(工种)等职业技能培训。同时,该县落实就业技能培训资金300万元,出台了“两免一补”优惠政策,即免学费、免教材用品费,发放生活和交通费补贴,建立了学员就业定期回访机制,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自发加入到了“我要挣钱,我要脱贫,我要致富”的大潮中。

保姆式”服务,创业再无后顾之忧

早晨7点,卢功炳和妻子康元惠早早起来准备一天的配菜。卢功炳满脸喜悦地说:“我前几年高空作业不慎跌落,就此落下残疾,家里还欠下外债十几万元,心想这辈子也就这样啦,没想到现在政策这么好,要是没有政府扶持我创办这家农家乐,我这日子真没啥盼头喽!”。

为了让贫困群众安心创业,柞水县为贫困群众提供从营业执照办理到创业补助资金申请全程代办服务,制定了创业担保贷款贴息、一次性创业补贴和免费创业培训等扶持政策。

卢功炳在帮扶责任人的帮助下顺利办理了营业执照并申请到5万元的创业贷款和3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沈家湾村委会帮助其对房屋进行了装修,县农家乐管委会主动帮其制定菜单,改善菜品。2016年10月,卢功炳创办的柞水县乾佑小康农家在政府的扶持下正式开张,2017年一年净收入2万元,全家稳定脱贫,2017年11月卢功炳还入围“中国好人榜”诚实守信好人,2018年被评为市级和县级道德模范。

近年来,柞水县共扶持65名贫困群众自主创业,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19.5万元。同时,大力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全县建成5家孵化基地,带动472人就业。

家门口就业,挣钱顾家两不误

为了鼓励当地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柞水县与贫困劳动力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企业,由县人社局认定为就业扶贫基地,就业扶贫基地每新吸纳1名贫困劳动力就业,给予每年每人500元的奖补性职业介绍补贴。

目前,柞水县已创建荣光就业扶贫基地、静能就业扶贫基地等11个就业扶贫基地,创建社区工厂3个,带动1383名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西川扶贫产业园内的十几家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673人,年人均增收达6000元以上。

针对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三无”贫困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该县开发公益岗位967个,提升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

此外,为了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该县先后组织了“春风行动”和“民营企业招聘周”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提供就业服务7500多人,有组织输送1340余名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同时,该县按照市内每人不超过150元、市外省内每人不超过300元、省外每人不超过500元标准给予交通补贴。(陈世洋詹诗槐 记者叶瑛)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