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久坐不动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试试中药足浴舒筋活络

2019-02-26 14:28:29

久坐不动者试试中药足浴

【聊健康】  

当前,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运动越来越少,特别是很多脑力劳动者,由于需要长时间伏案工作,每天就如同钉在椅子上一般,除了上厕所,几乎很少起来走动。长此以往,会对健康带来严重危害。久坐不动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尤其是足部血液循环不佳,因此对于这部分人群来说,当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用一盆热水泡泡脚,既能驱散疲劳,又能舒筋活络,促进气血运行,有益身体健康。如果能够采用一些中药足浴的方法,还可以达到更好的保健效果。

中药足浴是用中药煎煮取汁泡脚的一种保健治疗方法。中药足浴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原则,用不同的中药煎汁足浴,具有广泛适应证。在护理过程中,按治疗时间,按疗程经心施治,再采用中药足浴按摩的方法,既操作简便、效果显著,也经济安全,可避免很多药物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对于久坐不动、身体较弱、疾病较多的人来说,坚持中药足浴是非常好的保健方式。

当然,中药足浴虽好,却也并非人人适宜,对于一些心脏病、低血压、孕妇等特殊人群来说,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可盲目为之。

足与人体健康关系很大

事实上,足与人体健康关系很大,且关于足部的养生研究,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

《黄帝内经》记载:阴脉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谓经脉之行;三经皆起于足。即足部是三阴经的起点,三阳经的终点。足掌有300多处穴位、67个反射区,是人体的一个缩影。通过足浴和足部按摩刺激,可促使全身血液循环改善,调节各脏腑器官的功能,改善内脏产生的病理变化,提高机体自我防御及免疫力。

中药足浴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原则。在浸泡的过程中,借助药力和水的热力作用,通过皮肤毛孔吸收,经络传递,可使肌体气血运行通畅。血脉通畅后,药物随热而行,乘热吸收,经脉循环,直达病所。

中医认为,应用不同的中药煎汁足浴,可治疗不同的病症,如头晕、头痛、失眠、耳鸣、颈椎综合征、神经衰弱;慢性咽炎、鼻炎、感冒、咳嗽、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下肢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趾甲炎、湿疹足癣、足趾变形、下肢静脉曲张;风湿关节痛、足跟痛、腰痛及坐骨神经痛;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低血压、冠心病、中风后遗症、肥胖症;胃下垂、便秘等胃肠道疾病;糖尿病、脑萎缩、老年痴呆症。此外,中药足浴对于美容祛斑亦有较好疗效。

掌握正确的方法必不可少

足浴水:泡足水一般采用自来水,有农药或化肥污染则应禁用。因为污染的水泡足,双足在温度的作用下,毛细血管会扩张,毛孔开放,人体皮肤容易吸收污染水质中的有害物质,危害身体健康。

足浴容器:足浴容器以木制盆为最好,因木制盆散热较慢,有利于保温。高度应以没过踝关节为佳,宽度则以能容纳双脚即可。假如足浴容器太矮,热水浸泡的位置就低,浸泡到的下肢皮肤面积也就相对少。

足浴温度:泡足液的温度,应以能耐受为限,足浴后感觉轻松舒适的温度为适宜。一般可控制40—50摄氏度,老人和儿童不宜过高,风寒感冒,关节炎及素体畏寒怕冷的病人水温在50—60摄氏度。

足浴时间:如果用于强身保健,以每次30分钟为宜;用于治疗每次45分钟为宜;用于强身保健,每日1次即可。若用于治疗,每日2次。

药液准备:将准备好的中药先用2000毫升冷水浸泡,武火煎煮40分钟,文火煎至1000毫升,取汁后再加水2000毫升煎至1000毫升,将2份药汁放在盆中浸泡双足。在足浴过程中,可配合足部按摩,如脚趾、足背、足跟、脚掌、小腿前后及足三里、承山、涌泉等穴,而后按摩相应放射区。

中药足浴的注意事项

泡足前必须用肥皂清除污垢,忌用碱性大的洗衣肥皂,选用碱性小或不含碱性的香皂或沐浴液,以免过分洗去皮脂而引起皮肤干燥。

泡足过程中,若药液冷却,应加热后再用。需要强调的是,饭后不能立即进行足浴,以免影响消化。由于足浴可加强胃肠蠕动,为保证足浴的治疗时间,足浴前应排尽大小便。

进行泡足的环境宜安静舒适,室温适中,不要直接吹风,最好配以柔和的灯光和音乐,让患者心旷神怡,精神放松。水温保持温热,太冷易引起感冒等不适,太热会烫伤皮肤,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浸泡水温更不宜太高。凡烧伤、脓疱疮、水痘、麻疹及足部外伤者,则不宜足浴。足部皮肤皲裂者,水温也不宜太高,泡洗后尽快擦干,再涂上凡士林等润肤露。

在冬季足浴,应在膝盖上加盖毛巾或被子保暖。足浴后立即擦干双脚,注意足部保暖。在足浴过程中,应加强病情观察,注意患者神志、面色、汗出等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如有需要,应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寻求帮助。

【延伸阅读】

中药足浴小妙方

睡眠障碍:

丹参30克,石决明30克,磁石30克,牡蛎30克,茯神15克,夜交藤15克,肉桂15克,合欢皮15克,香附15克。出盆后用干毛巾轻快地搓擦按摩脚趾和掌心,其催眠助睡效果会更佳。

强筋健骨:

骨碎补20克,仙鹤草20克,续断30克,伸筋草20克,羌活15克,红花8克,透骨草15克。

养生足浴方:

当归15克,黄芪20克,红花10克,苏木10克,泽兰10克,生地10克,川椒10克,葛根15克,细辛6克,酸枣仁15克,艾叶10克。

降压足浴方:

罗布麻叶15克,杜仲6克,牡蛎15克,夜交藤10克,吴茱萸10克。

中风后手足拘挛:

伸筋草、透骨草、红花各15克。

双足水肿:

楠木、桐木各适量。

以上小妙方均可根据患者辨证分型,适量加减或相互配合使用。(作者:王营营,系北京小汤山康复医院护理中心住院医师)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