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治疗“中耳炎”为何开出滴鼻剂

2019-03-27 11:10:05

门诊中,一位患者被诊断为中耳炎,医生开出了滴鼻剂。患者对此很不解:“耳朵生病了为什么要用治鼻子的药?该不会是搞错了吧?”

这种情况可能不少人遇到过,但并不是“开错药”。在临床上,医生治疗中耳炎时的确会用到治鼻子的药,但是要根据中耳炎的类型而定,这种情况适用于分泌性中耳炎。

耳朵有炎症可能与鼻子有关

虽然分泌性中耳炎也有“中耳炎”三个字,但是与大家所联想的耳朵里向外“流脓流水”的中耳炎不是一回事。

当感冒或其他原因导致咽鼓管不通畅时,中耳腔内的空气就会被人体逐渐吸收掉,形成负压,耳朵就开始发闷,甚至积液,从而引发分泌性中耳炎。这是一种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

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咽鼓管。咽鼓管如同一个通道,是沟通鼻子与耳朵之间重要的解剖结构,它的一端进入中耳鼓室,另一端则进入鼻子后部的鼻咽部。咽鼓管具有调节中耳气压、保持与外界气压平衡、引流中耳分泌物及防止逆行感染等作用。如果咽鼓管在鼻腔的开口被堵塞,就相当于堵住了正常中耳腔唯一的通气口,造成中耳腔内的压力低于外面的大气压力。由于压力的不平衡,鼓膜会向中耳腔内凹陷,这时人就会感觉耳朵好像被蒙了一层纸,有闷胀感。

一般情况下,造成咽鼓管堵塞的常见原因有四种。一是上呼吸道感染。鼻子发生炎症时分泌物增多,出现鼻黏膜、鼻咽黏膜、咽鼓管水肿,再加上有时鼻腔内压力增加,比如不恰当的擤鼻动作,可使鼻腔内的分泌物经咽鼓管进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炎。二是肿瘤,如鼻咽癌早期。鼻腔可能没有任何不适,但肿瘤压迫了咽鼓管咽口,造成咽鼓管堵塞,反而以分泌性中耳炎为首发症状。三是腺样体肥大。肥大的腺样体可以压迫咽鼓管咽口,造成咽鼓管堵塞。四是长期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它们可造成黏膜水肿,同时可引起下鼻甲肥大或息肉突入鼻咽部,进而压迫咽鼓管。

这几种原因也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为何会针对鼻腔进行治疗的原因。

为何不用滴耳剂

分泌性中耳炎并不难辨识,需要关注以下临床表现。比如,听力下降、耳痛。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大多有感冒史,随后出现耳内闷胀感、听力下降,伴有自听增强感。非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耳痛症状较轻,甚至没有耳痛。对于成年人来说,耳内闭塞感是最常见的症状,按压耳屏后可暂时减轻或缓解。总体来看,耳鸣一般都不重,多为“噼啪”声或“轰轰”声。

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关键,在于积极治疗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发病,如上呼吸道感染、腺样体肥大、肿瘤等。使用滴鼻剂可以使鼻腔分泌物减少、充血减轻,进而减轻咽鼓管肿胀和阻塞,改善咽鼓管通气、引流功能,以治愈分泌性中耳炎。

一般情况下,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不用滴耳剂。因为发病部位在鼓膜内侧,而鼓膜是完整的,任何滴耳液都会被鼓膜挡在外面,起不到消炎作用。除非是化脓性中耳炎,耳朵出现流脓等症状时,才需要用到滴耳剂。

鼻腔给药注意姿势的规范

分泌性中耳炎多见于儿童、少见于成人的特点,与咽鼓管的生理解剖结构有关。成年人的咽鼓管比较窄、长、斜,在张口、吞咽、打哈欠和咀嚼的瞬间才开放,所以鼻咽部的病原体不容易进入中耳致病。

而儿童的咽鼓管比成年人短、平、宽,当上呼吸道感染,或吐奶、呛咳及擤鼻涕用力太猛时,致病菌非常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引发疾病。

鼻腔配药要规范、正确操作。喷药时最好先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再轻晃喷鼻剂的药瓶使药液充分混匀。然后,将喷鼻剂喷头前端对准鼻腔外侧壁鼻甲的方向,而非鼻中隔。不必将喷头完全伸进鼻腔,太近距离的接触反而影响药物喷散的范围,甚至可能导致喷头抵住鼻腔黏膜阻碍药物的正常喷出,影响用药剂量。

我们建议,患者左手持药喷右侧鼻孔、右手持药喷左侧鼻孔,这样有利于药物进入鼻腔深部。喷完立即仰头轻轻揉捏鼻翼(鼻孔两侧),不要让药液流出来,药液进入到鼻咽部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大部分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可以康复。如果没有好转迹象,可以采取其他治疗方法,如鼓膜穿刺抽液、鼓膜置管、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等。患者千万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任由病情发展,否则耳内的分泌物会由稀薄的粘液变成粘稠的胶状,俗称“胶耳”。若还不重视治疗,鼓膜会内陷加重,粘在鼓室内壁,导致鼓膜失去弹性,甚至形成粘连性中耳炎,这就是大问题了。

健康知识

预防分泌性中耳炎要注意什么?

1、积极预防感冒或尽可能缩短感冒周期,是避免儿童患上分泌性中耳炎的最佳措施。

2、如果孩子鼻塞厉害,睡觉时可将他们头部垫高一些,以便积聚于鼻腔内的黏液不至于流到咽鼓管内。

3、让孩子鼻腔尽可能保持清洁,擤鼻涕时一个鼻孔一个鼻孔地擤,不可用力过猛,防止鼻腔分泌物经咽鼓管逆行入中耳。

4、尽量避免宝宝躺着喝奶。因为婴幼儿的耳咽管短而直,躺着喝奶时容易发生溢奶或吐奶,可能导致奶水从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感染。(北京朝阳医院 杜晶艳 王宁宇)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