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守护华夏大地的文化根脉

——己亥(2019)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探微

2019-04-02 08:57:12

3月27日,无人机拍摄的黄帝陵全景。

记者 李向红 孙超

“虽然只是一块砖,但作为当地人,能够在中华始祖堂留下自己的印记,我感到无比自豪。”3月26日,在新修建的中华始祖堂门前,党万峰指着墙壁上的一块龙纹砖动情地说。

3月26日,离黄帝陵公祭活动还有几天,但在黄陵县当地,各项前期准备工作都已紧锣密鼓地展开了。从中华始祖堂的建设者到黄帝陵的解说员,再到守护着园区里几万株千年古柏的护林员,像党万峰、惠琼、刘保森一样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在以自己的行动,默默地守护着这赓续千年而不绝的华夏大地的文化根脉。

三月二十八日,中华始祖堂里的工作人员正在修补壁画。

壹 中华始祖堂展示黄帝文化

3月26日一早,记者一行驱车来到中华始祖堂。熹微的晨光中,于苍松掩映下的中华始祖堂庄严而肃穆,似一位老者,向人们讲述着人文初祖黄帝的故事。

“屋顶用的是从国外进口的采光天窗,平时自然开启,一刮风下雨就马上自动关起来了。”在中华始祖堂一楼大厅,黄帝陵文化园区建设协调办公室主任刘晓斌为我们介绍说。大致数下来,这样的天窗有220个,不时有阳光从打开的天窗透下来,整个空间顿时显得明亮起来。

从可以拐弯、升降的超大型防火门,到保温、防水的开缝石材,到下沉式覆土的建筑特点,再到“玉龙”式的结构布局,刘晓斌的讲述总在一次次刷新着记者的认知,除了惊叹和赞美之外,更让人感受到他言语背后庄严的使命感。

“展示黄帝文化,使之成为华夏子孙的共同精神财富。”怀着这样的初衷,刘晓斌和同事们全力以赴地参与到中华始祖堂的建设中。从设计方案的制定、征地搬迁,再到招投标和开工建设,历时四载春秋,克服了种种困难之后,他们终于如迎接新生命般,用双手将中华始祖堂建设完成。

除了在建设工程中的高标准、严要求外,展馆的布置和文物的展示上也处处显示着黄帝文化的内涵。在中华始祖堂一楼序厅里有一幅黄帝的石刻像,画面中的黄帝头戴天子冠冕,身着褒衣博带,右手抬至腰部,左手上扬,左脚向前迈进,左侧一列文字写着——黄帝多所改作,造兵井田,垂衣裳,立宫宅。工作人员介绍,这幅作品是以山东武梁祠的黄帝石刻像为蓝本制作而成。山东武梁祠的黄帝石刻像距今1800多年,是已知最早的黄帝像。

“这是五色土,从全国5个地方采集而来,代表了黄帝时期华夏先民们的活动范围。”在第七展厅,顺着讲解员张欣所指的方向,我们看到5种不同颜色的土壤被放在按照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摆放的玻璃柱中,分别对应着太昊、少昊、炎帝、颛顼和黄帝等华夏先祖。“我们当时把杨官寨的黄土采集好以后,兵分四路,去别的地方置换其他颜色的土。远的地方如山东、辽宁是坐飞机过去,近的地方像湖北、甘肃都是直接开车过去,不到一周时间就集齐了五色土。”参与采集工作的陕西文化产业运营管理公司副总经理潘涛对记者说。

在第三展厅入口,记者偶遇正在给黄帝木雕像上色的吕西善。作为一名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工匠,他对中华始祖堂的布展有着不一样的认识:“与之前参与过的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国宝厅、西安博物院的文物布展不同,这里展示出来的是独有的黄帝文化。”

“将中华始祖堂打造成国内展示黄帝文化最系统、最全面的平台,让文化‘活’起来,让游客来了有看头、有说头,走了心里有想头。”刘晓斌的脸上充满着自信。

三月二十七日,游客在轩辕庙景区参观。

贰 苍松古柏守望千年文明

黄帝陵文化园区,满眼皆是郁郁葱葱的绿色。在面积3000余亩的森林里,生长着8万余株古柏,其中千年以上的古柏3万余株,与这些古柏朝夕相伴的是一群平凡的护林员。

每天,薛延峰都会带着他的林木管护小组在轩辕庙里做日常的巡视。取土、浇水、施肥……几个人的管护小组各司其职,已经形成了默契。

这是一个人员各方面相差比较大的队伍,其中最年长的50岁,最年轻的33岁;从事护林员工作最短的9年,最长的达20年,是守护轩辕庙古柏的工作让他们走到了一起。

林木管护小组每天早上开始工作时,最少两个人为一组。一组负责巡视,一组负责养护树木。“整个轩辕庙有19株古柏,一圈下来大概要30分钟左右。”薛延峰说。

其实,当地人守护黄陵古柏的历史悠久。据北宋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刻立的《栽种松柏圣旨碑》碑文记载:宋仁宗下旨在桥山栽种1400余株松柏,并免除寇守文、王文政、杨遇三户人家差役粮税,专职守护桥山黄帝陵。由此,也有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护林员。

“护林工作虽然平凡,但意义重大,为华夏文明守护好这片林子,我们觉得很自豪。” 薛延峰说。

3月27日,无人机拍摄的黄帝陵古柏一角。

叁 向世界讲述黄帝的故事

在黄帝陵轩辕庙的工作人员中,刘保森是这里的“老人”。他不仅岁数大,而且从小就生活在黄帝陵,知道当地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我们上学那会儿,学校就在这个园子里,前边是学校的大会议室,后边是学生的宿舍。”3月26日,在轩辕庙里,老刘为我们比画着当年黄陵中学的大致范围。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在黄帝陵管理局共青团委办公室,惠琼正仔细地核对着演讲稿。

与老刘从小生活在这里不一样,惠琼是从延安来到黄陵。那时的她刚从大学毕业,并在不久后应聘成为一名黄帝陵文化园区的讲解员。然而,和她预想的不一样,一线的讲解工作非常辛苦,甚至有时相当枯燥,但凭着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她还是坚持了下来,并且一坚持就是18年。

“我们刚来那会儿,景区一年接待游客大概60万人次,现在增加到200万人次。”惠琼感慨地说,“每年4月到10月底是我们最忙的时候。从龙尾道到桥山祭祀广场参观完,最后走到黄帝陵,全程下来一共要走372个台阶,需要2个多小时。”虽然一直走着同样的路线,讲解着同样的内容,但在接待不同群体的过程中,惠琼也常常被感动。

2016年9月12日,惠琼负责接待一个来自台湾地区的团体,里边有一位名叫林书桓的老人在游览过程中不住落泪。经了解得知,这位老人60年前曾来黄帝陵祭拜。因为大雨阻路,只能在当时的耀县遥祭黄帝陵。60年后,为了完成故人的遗愿,他再次带领后人携带着60年前的那篇祭文前来黄帝陵祭拜……

去年7月,黄帝文化首次走出国门,惠琼也跟着去了欧洲。“当时同去的一位歌手唱了一首《龙的故乡在黄陵》,在唱到‘亲人想你,热泪盈眶’时,现场的人纷纷流下了热泪。”这一幕让惠琼至今难忘。

18年的坚守,已经让惠琼深深地爱上了这份工作。让她更感欣慰的是,黄帝陵讲解员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从她刚开始工作时的20多人发展到60多人。

在黄陵,黄帝文化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除了清明节、重阳节等这样的传统节日外,每年的寒暑假,黄帝陵总会出现黄陵县河西小学学生们的身影。他们客串着讲解员的角色,向前来参观的游客讲述着华夏文明的故事。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