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交情郑重金相似 中哈首部合拍故事片《音乐家》首映

2019-04-15 08:26:41

“一带一路”倡议打开了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两国友谊的记忆宝库,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与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在战争岁月结下患难友谊的故事便是沉淀其中的一颗“明珠”。四月十三日,中哈首部合拍故事片、二〇一七年度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音乐家》作为开幕影片亮相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那段七十多年前的友好佳话也就此拂去历史的尘埃,走上大银幕。

原题:交情郑重金相似 ——中哈首部合拍故事片《音乐家》首映会侧记

影片《音乐家》剧照。资料照片

电影是造梦的艺术,也是追梦、圆梦的艺术。

4月13日14时19分,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北路太古里广场的美嘉欢乐影城5号厅内座无虚席却鸦雀无声,中哈首部合拍故事片《音乐家》刚刚在这里完成了首映。影院的工作人员已经打开了安全出口的大门,观众们却久久没有起身离开。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在《黄河大合唱》的歌声中,电影片尾字幕在银幕上持续滚动,观众们噙着泪水的眼中映衬出光影的明暗变换。

“啪!啪!”2分24秒后,影厅的灯光被开启。有些观众难为情地迅速用手掌抹了抹眼角的泪水,有些在擦拭着被泪水模糊的镜片,还有些则俯在朋友的肩头轻声啜泣。

“这张电影票我得保留着,《音乐家》果然没让我失望。在我心里,冼星海已经不仅仅是名人画像里的一个英雄符号,他是一名真正的战士,音符就是他抗击敌人的子弹。”来自北京化工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大二学生唐邵勇告诉记者。

67岁的北京市民冯岚是跟老伴儿一起来看的,她告诉记者:“可以说,我就是在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的旋律中长大的。电影带给我们满满的正能量,比如他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比如哈萨克斯坦那个作曲家对他的无私帮助。”

中哈两国工作人员在《音乐家》拍摄现场。资料照片

使命:

用光影致敬

见证中哈友谊的动人往事

4月13日,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式在风景如画的北京市怀柔区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18时41分,夜幕中的红地毯被装点得璀璨耀目。在影片《音乐家》中饰演冼星海的演员胡军和饰演冼星海妻子钱韵玲的演员袁泉携手向观众和记者走来。

“这画面真让人感动!在电影里,冼星海和妻子最终没能团圆,现在看到两位演员一同出现,也算是弥补了我心中的遗憾。”下午刚看完首映就赶来参加开幕式的胡婷玉告诉记者。

“当年,《黄河大合唱》的曲作者冼星海在异国他乡隐姓埋名、饥寒交迫,无法与中国人民一起投身到反法西斯战争前线,这让我以及所有热爱和崇敬冼星海的人都深感遗憾。”在现场,《音乐家》项目发起人和制片人、北京闪亮影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健向记者表示。

幸运的是,历史与现实的巧合可以让这些遗憾和纪念通过影像的形式,完成一次对这段跨国往事有温度、有力量,真实而深沉的致敬。

“4月13日,是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的日子,讲述冼星海故事的‘天坛奖’入围影片《音乐家》作为开幕影片进行全球首映。巧合的是,1939年4月13日,也就是80年前的今天,《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演。一个故事、两个国家、几代人,在不同的时空场景里交相呼应,这是一次对话,一次致敬,更是这段故事赋予这部影片的光荣使命。”沈健说。

完成这一光荣使命的起点,要从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一带一路”倡议的首篇演讲说起。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深情讲述了中国近代著名音乐家冼星海与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结下的患难友谊。

沈健告诉记者:“2017年6月8日,习近平主席第三次访哈期间,在两国元首的见证下,中哈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政府关于合作拍摄电影的协议》,《音乐家》成为该协议的启动项目。”

中哈两国工作人员在《音乐家》拍摄现场。资料照片

孕育:

倾尽全力再现

冼星海辉煌人生的最后岁月

无国界的音乐不朽,一个个音符便可串联起无限的家国情怀。

在《音乐家》中饰演冼星海的胡军出生于音乐世家,他告诉记者:“影片中那些冼星海拉小提琴、弹钢琴的镜头,都是我自己出演的。只有这样,才能真切体会他心里跨越国界的音乐梦想与家国之思。”

“一网之隔,一边是回不去的祖国家乡、望不见的家人,一边是流落的异国他乡。边境线上冰冷的铁网,将家乡的落日紧锁在对面。这实在太让人难过了,他离开自己的女儿时,女儿才8个月大,最终也没能再见面。”4月13日,在《音乐家》首映结束后,记者见到了专程从天津赶来观影的观众胡博,他告诉记者。

这个镜头只是冼星海从1940年赴莫斯科到1945年去世这段漂泊异乡的日子里一个小小的片段,他就是这样怀揣着深沉的家国情怀度过了辉煌人生的最后岁月。

4月13日,在影片中饰演拜卡达莫夫的哈萨克斯坦著名演员别里克·艾特占诺夫专程来北京参加电影节开幕式。他表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冼星海仍念念不忘音乐创作,他让苏联友人带些五线谱到医院,以便将创作灵感随时记录下来。去世的时候,他才40岁,真令人感到惋惜。”

“我们被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心中的那份家国情怀深深打动,这也是我们完成这部影片拍摄工作的一个重要动力。”沈健表示。

沈健介绍:“2014年,我们开始进行这个项目的策划、筹备。这期间,我们多次辗转中哈两国进行实地采访、资料收集等。2017年6月8日,在习近平主席访哈期间,这个项目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举行了开机仪式。”

据了解,自2017年8月起,该片摄制组在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地进行了艰苦的拍摄制作。影片于2017年12月杀青,将于今年5月在全国上映。

影片《音乐家》主创团队亮相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记者 王国星摄

传承:

汇聚成一股

民心相通的巨大暖流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手拿小刀枪,冲锋到战场。一刀斩汉奸,一枪打东洋!不怕年纪小,只怕不抵抗!吹起小喇叭,哒嘀哒嘀哒。”影片中,冼星海当时住的阿拉木图一友人家的小女孩卡丽娅哼唱着由冼星海谱曲的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歌曲《只怕不抵抗》。

随即,电影画面闪回到了延安,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也同时哼唱起同一首歌。这是一次父女间跨越时空的感情互通,这也是一次两国人民之间感情互通的音乐回响。

不仅如此,阿拉木图早在1999年就专门设立了以“冼星海”命名的大道,拜卡达莫夫大道与之毗邻,以纪念两位中哈音乐家的友谊。

“伊布拉耶夫是一名哈萨克斯坦的年轻人,他就曾在冼星海大道上一直住到16岁。他跟我说,当时他家所在的弗拉基米尔大街改名为冼星海大道,随后他在大道旁的冼星海纪念碑上了解了冼星海和拜卡达莫夫的故事。当时伊布拉耶夫是我们剧组里的片场经理,他说这也算是他与冼星海的缘分。”沈健讲述道。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冼星海用音乐在两国人民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让我们永远铭记他的名字,愿中哈友谊世代相传。”这句话已永远镌刻在阿拉木图冼星海纪念碑上。

“《音乐家》开启了中哈两国合拍电影的历史。此次能与中国合作,对我们来说是期待已久的事。中方带来的理念、技巧、设备,都让我们受益匪浅,更加深了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此前,《音乐家》哈方制片人朱班德阔夫曾对媒体表示。

在沈健看来,这也是一次互学的过程。他说:“哈方工作人员的敬业、细致,尤其是演员扎实的功底、谦逊的态度,给中方演职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拜卡达莫夫的女儿拜卡达莫娃和冼星海女儿冼妮娜书信不断,亲如姐妹,他们延续着父辈的友谊。如今,哈萨克斯坦人民慷慨帮助冼星海的故事已成为中哈两国人民之间广为传颂的佳话。

影片《音乐家》剧照。 资料照片

记者手记

是什么在五线谱上缓缓流淌?

4月13日,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由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联合出品的中哈首部合拍故事片《音乐家》被定为开幕影片。

影片讲述了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生活的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1941年,冼星海在莫斯科参加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的后期制作工作,遇上苏联卫国战争爆发。为躲避战乱,他几经辗转来到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得到拜卡达莫夫等人的帮助,从而继续音乐创作。

记者在电影节的现场,听到了来自《音乐家》主创团队分享的一些故事。他们对记者说,当时在苏联生活比较困难,拜卡达莫夫一家能领到的食物非常少,但全家仍把冼星海当家人,和他分享有限的食物。在一次访谈中,拜卡达莫夫的女儿拜卡达莫娃回忆道,冼星海为人谦和,经常给她吹口琴,拉小提琴。冼星海不忍心连累拜卡达莫夫一家,为了购买食物,他将随身携带的所有值钱的东西变卖一空,甚至变卖了被子和视之为生命的音乐书籍。

究竟是什么在五线谱上缓缓流淌?那不仅是可以哼唱的旋律,更是值得永世歌颂的奉献精神。

首映式结束后的几分钟里,记者和其他观众一样,久久没有起身离开,仿佛被影片里的友谊、爱情牵绊住了手脚。

在观影现场,记者看到大部分观影者都是年轻人,这让人感到惊喜和欣慰。采访中,观众们还沉浸在影片的情节中,描述着令他们感动的一些片段。比如,冼星海因为战争而丢失胶片的愤怒与无奈;寄住在哈萨克斯坦一友人家中的尴尬与窘迫;在木质桌子上练习弹奏留下的浅浅小坑;怀抱着远在延安的女儿已经泛黄的照片独自流泪;用改编乐谱挣来的钱补贴生活困苦的友人家庭;被哈萨克斯坦小姑娘称呼为阔克(哈萨克斯坦人对最亲近长辈的称呼)时的幸福……

一次观影就是一次深情回望,那一件件感人至深的历史事件如在昨天,那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如现眼前。

跟所有观影者一样,看完该片后,记者心潮澎湃,感触颇深。以乐会友,冼星海谱写的每一句旋律都流淌着心中对国家、对亲人的思念;以乐为武,他创作出的每一个音符,都是对法西斯的抵抗和斗争。

通过了解冼星海的这段经历,记者对信仰一词的含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们应该纪念,我们应该立起一块保存着重要史实且缄默不语的石碑,我们更应该用冼星海的故事加深我们的记忆并传承下去。

在影片中那个中哈边境的小镇上,冼星海所居住的房间墙壁上贴满了乐谱。影片重现了冼星海修改《黄河大合唱》的全过程——他趴在墙上聚精会神地修改、修改、再修改。《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中国人民抗击侵略者的英雄气概。

影片结尾处,在哈萨克斯坦音乐家们的协助下,胡军饰演的冼星海强忍着病痛的折磨,完成了他人生中最后一次对《黄河大合唱》的指挥后,便病倒在异国他乡的舞台上,病倒在自己谱写的慷慨激昂、永世传唱的伟大旋律中。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每当记者听到《黄河大合唱》雄壮、热烈、澎湃的旋律时,总会血脉偾张、情绪激昂。歌曲的感染力让我们更钦佩这位伟大的音乐家,更珍惜革命先辈为之奋斗一生才换来的美好生活。(记者 王国星)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