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中小学劳动教育应与职业启蒙融通

2019-04-16 15:41:54

近年来,许多地方兴起了中小学职业启蒙,这对培养学生劳动观念、职业意识、科技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健全素质教育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为了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彰显劳动与职业的关联,使劳动教育和职业启蒙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中小学劳动教育应与职业启蒙进行融通,避免劳动教育与职业启蒙各搞各、两张皮。

一是目标融通。尽管劳动教育并不等同于职业启蒙,但是劳动教育与职业启蒙具有许多共同的属性,也存在十分紧密的关联。劳动总体上可分为职业的劳动和非职业的劳动,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志愿劳动等属于非职业的劳动,从事专门的职业工作的劳动是职业的劳动。人通过教育最终要走向社会,成为社会人,从事专门的职业工作,因此,人的劳动大多是职业的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无劳动的职业,劳动是职业的本质,职业是劳动的分工,这使得中小学的劳动教育和职业启蒙的目标体现出高度的统一性,都凝聚于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劳动观念、职业意识、健全人格和全面素质。实施职业启蒙则还将促进学生发现自己专长、培养职业兴趣、提升生涯规划能力,使劳动教育更能贴近学生需求和社会需要。

二是内容融通。劳动教育和职业启蒙都是实践性教育活动,劳动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课、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家务劳动等,其中许多项目与职业启蒙的学习内容和体验项目是相通的,这些项目可以与职业启蒙的学习内容和体验项目进行统筹设计,在劳动技术中接入职业技术因子,加强职业认知和职业体验,使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技术与职业意识、职业认知、职业技能紧密结合,增强劳动教育与社会和职业的联系,提高劳动技术、实践技能的职业含量,避免劳动教育内容单一或泛而无物。

三是途径融通。由于劳动与职业天然的紧密关联,往往劳动教育与职业启蒙可以同步实施。例如,学科课程中渗透,完全可以劳动教育与职业启蒙一并进行;劳动与技术教育课也应该将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纳入,或开设劳动与职业技术课程,将劳动教育与职业启蒙有机融合;校内劳动、手工制作、校外劳动、学工学农则应多以职业体验为载体,让学生更多了解劳动与职业的关系,体认“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劳技展演更应该将对职业的认知和体验、职业意识和工匠精神的培养、职业技能学习作品等有机融入。

四是基地融通。开展劳动教育要求进行劳动教育场地或实践基地建设,例如,建立工业生产、农业生产、财经贸易、商业服务等各行业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专门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室,利用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青少年宫等,而往往在建设这些实践场地时会就劳动而劳动、就技术而技术,脱离劳动和技术的职业氛围和职业要求,这就要求在建设这些实践场地时,同步将职业启蒙的要求予以统筹安排。例如,可在政府统筹下,选取典型职业或专业,引入职业情境和专业设备,在校内建立“劳动与技术(职业启蒙)教育教室”“劳动实践与职业体验中心”;在校外则可依托职业院校、企事业单位和机关社区等建立区域性中小学劳动实践与职业体验中心,使中小学劳动实践与职业体验有机融合。

五是教师融通。由于劳动技术和职业启蒙都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职业性,开展劳动教育和职业启蒙教育单靠中小学专任教师,在数量和专业能力方面都难以满足需要。实行劳动教育与职业启蒙融合,就可以打通教师配置,充分利用职业院校专业教师、企事业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和社会人员参与,形成一支专兼结合,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经验的劳动教育(职业启蒙)教师队伍,保障劳动教育和职业启蒙的统筹实施。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鼓励中等职业学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建议国家层面进行中小学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的顶层设计,改革中小学课程体系,完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结构,将中小学劳动教育延伸为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进一步完善中小学人才培养体系。(张健)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