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五本火车驾照见证中国铁路变迁

2019-04-19 10:34:00

 本报记者 周生来

他1989年参加工作,从给蒸汽焚火学起,从蒸汽到内燃、从电力机车到动车组再到高铁,30年里他考了5本驾照,见证了中国火车的动力变革与升级,也见证了“中国速度”的飞跃;他是49岁的西安机务段火车司机孙西宁。

f2b739e0cadb6c72503b46422c89b885_img_246_810_380_286

孙西宁手持自己的各型火车驾驶证,满心自豪。(陕西铁路机务段供图)

五本铁路驾照见证“中国速度”

见到孙西宁时,他一身工装,手上提着略显陈旧的工作包,身形偏瘦却精神抖擞,看起来并不像近50岁的人。在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机务段工作30年的孙西宁,跟火车打了半辈子交道。

谈起第一次驾驶高铁的情形,他心潮澎湃,“那一天我永远都忘不了,感受最深的就是他的速度,以及宽敞舒适的驾驶体验,从心里不由自主地感觉骄傲自豪。”

f2b739e0cadb6c72503b46422c89b885_img_405_1083_265_199

西安机务段火车司机孙西宁在“和谐”号CRH380A型动车组旁合影。(陕西铁路机务段供图)

孙西宁回忆于儿时家旁边有一条火车道,听到火车鸣笛声,他就赶忙爬上院墙看火车。从那时起他就中下长大后开火车的梦想,从此他就向着梦想前进。

1989年,从武汉铁路司机学校毕业,被分配到西安机务段北货队。这个队的牵引机车是蒸汽机车,与他学的专业对口。孙西宁清晰记得,接触的第一台蒸汽机车是解放型。

1993年,孙西宁通过努力拿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本火车驾照,开启了自己的火车司机生涯。当时,时速60公里的蒸汽机车且大部分是机械构造,操作起来特别费力。

f2b739e0cadb6c72503b46422c89b885_img_801_1351_95_95

扫一扫H5 了解更多

内燃机车普及后,换证考试摆在了孙西宁面前。为了让这批司机尽快熟悉新车型的操作,段上专门对他们进行了培训。功夫不负有心人。孙西宁通过考试,拿到了既可以驾驶内燃机车,又可以驾驶电力机车的“A照”,这是他的第二本驾照。此时的内燃机车值乘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噪音大、柴油味重、说话基本靠吼。

1995年,随着铁路普及电气化,孙西宁通过转岗考试,拿到了电力机车驾照,这是他拿到的第三本火车驾照。这是我国第一代有级调压、交直传动电力机车,设计时速为每小时95公里。

2007年,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动车代表着最先进的生产力,当火车司机也是自己最初的梦想,如果不努力不争取一下,到退休的时候,那是会悔恨一辈子的。”孙西宁说道。2009年经过层层选拔、考试、心理测试、体检,孙西宁顺利拿到了时速250公里的动车组司机驾照,这是他的第四本火车驾照。

2010年,随着郑西高铁开通运营,西安局正式跨入高铁时代。孙西宁如愿考取了他的第五本驾照——每小时350公里等级动车驾驶证,也是国内最高等级的动车组驾照。

拥有5本不同速度等级的火车驾照,从最初驾驶时速只有60公里的蒸汽火车缓缓前行,到如今开着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孙西宁一路见证着“中国速度”的提升。儿时的梦想,换来30多年的坚守,孙西宁从未放慢他逐梦的步伐。

  煤黑子”到“白领”的逆袭

“解放型”“东风”“韶山”“和谐号”……这些不同类型、不同年代的火车,孙西宁都驾驶过,涵盖了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动车组四代火车。孙西宁和他的五本驾照,一起见证了中国铁路飞速发展的步伐,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刚走上工作岗位那会儿,与蒸汽火车的亲密接触,让孙西宁意识到,火车司机的工作并不像他当初梦想的那般威风。因为蒸汽机车在开动时,需要不断地添炭加煤才能够持续运行,西安至瑶曲线有连续长大坡道,100多公里的路程,一趟下来要烧掉8吨煤。“蒸汽机车没有空调。夏天的时候,锅炉产生的热量,加上不能歇气的投煤劳动,流汗如流水一般。那种火热的滋味,我这一辈子都忘不了。”孙西宁感慨地说。

每次过山洞,随着“咚咚咚”三声气阀响,司机室总是被水蒸气和煤烟笼罩,司机、副司机、司炉会被呛得喘不过气来。一百多公里线路,有36个山洞,一趟下来要呛36回,整个人不但变成了“非洲朋友”,衣服也被煤灰汗水弄成了“油包”。当时,这条线路被戏称为“劳改线”。在同一批司炉中,有的转了岗,有的离开了铁路,一直坚持下来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人。

随着内燃机车的使用结束了蒸汽机车的历史。考取了内燃机车驾驶证后,孙西宁终于改变了“一脸黑、满身灰”的形象,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内燃机车值乘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噪音大、柴油味重。“那时候值乘,说话声音稍微小一点根本听不见,司机和副司机之间的交流要靠吼,内燃机车司机普遍都是大嗓门。”孙西宁说。

在这样的环境中,他驾驶过DF7型、DF4型、DF11型内燃机车。在这条线路上,孙西宁整整干了6年,这是他成长成才的6年,也是青春最美好的6年。

随着铁路普及电气化,能开上电动火车,对于孙西宁来说,已经让他感到很满足了,因为电动火车的驾驶条件又往前跨越了一大步。“第一次受用上了空调,那种夏天蒸热难耐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那其实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一个时代的开始。”孙西宁如此感慨着。

让他没想到的是,更为先进的动车组很快就“出世”了。昔日由裹着“油包”工作服的“煤黑子”变成了西装革履的“白领”。眼前的这一切,放在30年前,孙西宁是完全无法想象的。

透过孙西宁的人生轨迹,可以看到中国铁路发展的壮阔历程,感受到中国铁路事业不断前行的坚实脚步。随着车型的一代代更新,火车司机的工作环境越来越好,一切都在变,但未变的是孙西宁的那颗初心。

  “老司机”努力也是一种状态

相较于考汽车驾照,考火车驾照要难得多。1993年,“为了防止背规章瞌睡,大冬天穿着秋衣秋裤在室外背,这种苦每名考司机的人都吃过。”孙西宁几本厚厚的规章制度被他背得滚瓜烂熟,连标点符号在哪个位置他都记得一清二楚。

30多年来,孙西宁一路前行,即使遇到困难也毫不退缩。在他考取第四本驾照,也就是动车组司机驾照时,孙西宁已过不惑之年。过去人们常说“人过40不学艺”,确有一定道理,但过了40岁的孙西宁还是想学新手艺。考动车组司机,要有计算机和英语知识。此前他从未动过电脑,英语也仅限于上学时学过的26个字母。“这些从头学起来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算了,还是继续开电力机车吧。”情形如此,孙西宁放弃了第一批考动车组司机的机遇。

由于路网扩充,动车组开行对数越来越多,动车组司机需求量越来越大,当第二批动车组司机招考时,孙西宁动心了。

就这样,作为当年那批考动车组司机中年龄最大的孙西宁,拿出了比年轻人更足的劲头,开始了全方位的备考。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家里装了台电脑,从最基础的开关机、拼音打字、办公软件使用开始,每天进步一点点。而他请教这些知识的“老师”,不是别人,是他上初中的女儿。只要孩子在家,做完作业后的时间,都用来教他操作电脑。

英语,也是女儿教的。小时候,只要孙西宁在家,他就会辅导孩子做作业。如今,只要孩子在家,则就会教他学英语。从最基础的26个英文字母发音、到日常用语,孙西宁像小学生一样跟着女儿一遍遍地读。

动车组的技规和既有线是不一样的,这就意味着像新华字典那么厚的《技规》得重新学习。休班时间,他除了学电脑、英语,就是背技规。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头脑。经过层层选拔、考试、心理测试、体检,孙西宁也顺利拿到了时速250公里的动车组司机驾照。

在西安机务段工作的30年,孙西宁经历过许多“第一次”“第一批”,接触过各个类型的机车,了解几乎所有的高铁线路,也亲身经历了中国铁路改革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

五本驾照,是孙西宁实干进取的有力证明,同时也是中国铁路发展的符号象征。而心中若没有对工作的那份热爱和执着,孙西宁是不会一次次地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属于一名火车司机的那份荣光。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