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效”字当头 管好用好“救命钱”

——汉阴县财政助力脱贫攻坚纪实

2019-05-24 10:30:34

本报记者 陈涛 通讯员 刘逸凡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的效益是基层群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汉阴县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大胆探索,走出了一条扶贫资金绩效管理使用的新路子,为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备足了“粮草”。

精准发力 选准项目保重点

解决资金来源问题,是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前提,与扶贫开发重点县脱贫“摘帽”任务相比,汉阴县更困难的是薄弱的财力。对此,汉阴县“多渠引财”,打破“打酱油的钱不能用来买醋”的壁垒,2018年以来围绕脱贫攻坚,统筹整合使用所有财政涉农资金8亿元,按照每年不低于20%的增幅加大县本级扶贫投入,建立各类产业发展基金7400余万元,引导金融机构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及贫困户产业发展贷款1.47亿元、易地扶贫搬迁贷款5.85亿元……“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已然形成。

“过去,一些镇村为了争项目、争资金,想尽办法找领导批条子,对此,群众很有看法。现在,我们坚决摒弃‘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和‘大水漫灌、撒胡椒粉’老模式,坚持‘精准滴灌’,把钱花在刀刃上。”汉阴县财政局局长李成全说。

在资金安排使用上,汉阴县坚持对标“577”退出标准,完善了2018-2020年项目库,将资金优先投入到“两房”“两业”“两设施”和政策落实“三保障”上,重点支持贫困村产业发展。利用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全力支持水利、交通、住建等部门项目建设,通过资产性收益、产业奖补、扶贫资金互助、贷款贴息及风险补偿等方式激励经营主体带动、引导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夯实稳定脱贫基础。

 多方联动 创新举措增绩效

“扶贫资金有了、用途明确了,如何让每一笔钱发挥最大作用是当前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脱贫攻坚的当务之急,对此我们坚持内外结合、上下联动促进扶贫资金支出和项目加快实施。”财政局副局长熊兵说。

汉阴县始终坚持由“内”优化促项目建设,不断完善财政投资评审、政府采购管理机制,针对扶贫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加快扶贫项目实施进程。

从“外”强化促资金支付。全面推行镇级财政报账制和镇级国库集中支付,严格执行支出进度“周报表、月报资料、定期通报”制度,督促各镇和相关部门加快资金报账支付进度,确保尽快形成实际支出。

向“下”考评促绩效提升。全面开展县对镇和部门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并纳入年度脱贫攻坚考核,通过日常督查和年终考核方式,夯实各镇资金管理主体责任,督促加快资金整合、项目推进、支出报账进度,有效遏制了扶贫资金“趴窝”。

拓宽手臂 强化监督控风险

对贫困群众来说,扶贫资金是他们的“救命钱”,如果不有效监管、严格监督,将对打赢脱贫攻坚战产生致命威胁。

为此,汉阴县对县镇两级扶贫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确保扶贫资金专款专用,该县财政、纪委监委、审计等部门坚持经常性巡回到各镇和部门现场督导,及时督促整改规范,最大限度保障扶贫资金的使用安全。

为了护航脱贫“生命线”,汉阴县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创新推行了“三线两化一平台”基层治理模式,有效整合农村党员、人大代表、中心户长等镇村力量参与到对扶贫资金使用的监督上来,确保“救命钱”在全民监督下运行。

源头固本 建章立制促规范

如何根据时代的需求改变扶贫资金传统的管理模式,建立更加科学、规范的管理服务型财政,保证财政工作的高效运转和长足发展?这是摆在面前的重要课题。

汉阴县财政部门高度重视制度建设打基础、利长远、重实效的作用,相继制定出台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和《县对镇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办法》等30余项制度,全面理顺和规范了扶贫资金管理各个流程和环节,从制度上堵住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上的漏洞,使管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汉阴县通过系列举措强化扶贫资金全过程管理,切实筑牢了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高压线”,确保资金拨付及时、管理规范、资金安全、成效良好。2018年度扶贫资金绩效考评达到全省A级标准。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