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红色南泥湾 陕北好江南

南泥湾利用区位优势打造四大主导产业

2019-05-29 10:19:39

本报记者 魏建军 张宏科 胡海军

“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好地方来好风光/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这首百听不厌的歌曲让延安南泥湾家喻户晓。如今,延安市南泥湾开发区围绕“红色南泥湾、陕北好江南”的总体定位,以农垦文化和自然生态资源为依托,以红色教育、文化旅游、生态农业和特色小镇为主导,规划以南泥湾镇为核心,带动周边区域开发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以南泥湾为核心的“一心三镇两带五区”发展的新格局。

 歌中的陕北“好江南”

南泥湾位于延安城东南方向约45公里处的南泥湾,是延安的南大门。由于连年战乱,土匪肆虐,人们纷纷逃离,使方圆百里的富庶之地变成了人烟稀少、树木繁茂的荒僻之所。

1941年春,迎着依然寒冷的北风,在“一把锄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号声中,王震率三五九旅战士们肩挎钢枪,手握镢头,硬是在一片林海荆棘中开出了一条通向南泥湾的路,由绥德进驻南泥湾。

一到南泥湾,三五九旅就迅速掀起开荒生产热潮。他们制订了边生产边训练的计划,农忙时生产,农闲时练兵。王震提出“不让一个人站在生产战线之外”的口号,上自旅长、下至勤务员、炊事员,一律参加生产劳动。

三五九旅一名叫李位的模范班长,在一次开荒竞赛中,创造了日开荒三亩六分七的最高纪录。之后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良和生产技术的提高,又涌现出了一位名叫郝树才的战士,以一天开荒四亩二分三的成绩,被毛泽东亲切地称为“气死牛”。

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昔日荒草丛生、沼泽遍地的“烂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粮食大丰收,瓜菜堆如山,加上一排排整齐的窑洞,南泥湾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据统计,1941年,三五九旅的战士们开荒1.12万亩,产粮1200石,蔬菜实现完全自给。到1943年,开荒达到10万多亩,产粮12000石,实现了“不要政府一粒米,一寸布,一文钱”的奋斗目标,做到了粮食和经费的全部自给。1944年底,南泥湾种植面积达26万多亩,收获粮食37000石,并于当年向陕甘宁边区政府缴纳公粮10000石。

南泥湾是延安精神的发祥地,是中国农垦事业发源地。2016年,延安市委、市政府按照“高端能化强市,特色产业富民,文化旅游带动,生态环境提升,城乡一体发展”的战略思路,决定开发建设南泥湾景区,作为延安市旅游的示范点、突破口和经济转型发展新的增长极。

一心三镇两带五区

“南泥湾开发区规划总面积1347平方公里,包括‘两镇一乡’,即南泥湾镇、临镇镇、麻洞川乡。辖南泥湾镇、麻洞川乡、临镇镇三个乡镇,总面积1347平方公里,总人口4万多人。”南泥湾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发展规划部吴雄说,“我们开发区提出了‘一心三镇两带五区’的发展格局。其中,一心指红色旅游核心;三镇指农业、果业、森林三小镇;两带指特色产业发展带、生态旅游发展带;五区指西部红色旅游板块、南部森林生态板块、东部苹果产业板块、中部现代农业板块和北部生态修复板块。”

据了解,南泥湾革命旧址众多,文化旅游资源禀赋,景区内现有毛泽东旧居、烈士纪念碑和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359旅旅部旧址等知名红色旅游资源,记载着三五九旅开荒垦地、保卫党中央的光辉历史,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南泥湾生态环境优美,绿草覆盖率78%,森林覆盖率87%,是风沙入侵关中平原的第一道屏障,土壤耕作条件优越,是发展农业、林业和旅游产业的理想之地。南泥湾区位优势明显,地处延安-壶口-黄陵-西安旅游环线上,连接包茂高速、榆商高速及蒙华铁路,距离新建延安南泥湾机场25公里,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南泥湾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以大生产运动、军垦、农垦文化和自然生态资源为依托,以红色教育、文化旅游、生态农业和特色小镇为主导,突出“六大发展”,即推动国防教育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促进红色文化与教育培训协调发展、推进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加快旅游产业与关联产业联动发展、增进核心景区与周边景区和谐发展、实现线上体验与线下旅游创新发展,建设集红色文化游、自然生态游、乡村农业游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集聚区,力争将景区打造成为全国著名红色旅游目的地、国家级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国家级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国家5A级景区。

 多个景点即将开放

南泥湾春夏秋冬皆有景。春天鲜花争艳,桃花和梨花相继盛开;夏天山清水秀,盘龙山上树木丰茂、百草丛生,千亩荷花竞相绽放;秋天万亩稻田景观呈现出“今晨黄稻展”的丰收气象;冬季银装素裹,美不胜收。

目前,西大门景观、稻香门、牛羊雕塑群、党徽广场、综合服务中心、桃宝峪培训基地、农垦教育基地、阳湾生态公园等项目基本完工,即将对外正式开放。

同时,众多红色旅游景点包括八路军炮兵学校旧址、中共中央干部休养所(红楼)旧址、大生产展览馆、毛主席视察南泥湾旧居、马坊烈士纪念碑、九龙泉烈士纪念碑、三五九旅旅部旧址、点将台旧址、北京知青林、中国农垦纪念林等吸引游客常年驻足。

另外,延安南泥湾学院也将于6月底正式开课。据介绍,该学院以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为宗旨,努力建成党政领导干部、广大党员、企事业单位职工、知识分子、军队干部和青少年进行中共党史、党建理论、革命精神、红色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营地教育和新时代国情教育的新一代教育培训基地。学院通过挖掘革命圣地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坚持走“现代化”、“内涵式”、“研究型”办学路子,引进VR、AI等先进教学技术,与全国数百家党委干部教育部门建立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的创新模式,聘请了一大批专家学者,打造了一支高素质、高质量、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通过模块化组课、菜单式选学与个性化定制相结合的特色教学服务,以及专家面授、深度现场教学、仿真体验式教学、访谈式教学、行动学习等方法相结合的特色教学设计,保证培训效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学院共分三期建设,总占地面积480亩,既有现代化的教学中心、行政中心、会议中心、大礼堂,又设计了独具特色、风格各异的陕北窑洞,还打造了极具传统风格的图书馆、实训场地。目前,一期已建成投用,可同时满足500人在校培训。2021年学院全部建成后,可同时容纳3000人在校培训。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