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定期做筛查 可及时发现癌前病变

2019-07-09 11:08:40

在女性癌症当中,宫颈癌成为第四大杀手。宫颈癌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0到50岁。但是,随着当前一些年轻人的不良生活习惯,比如早婚、过早的性行为、性生活不卫生、性滥交等间接促进宫颈癌患病率上升,导致宫颈癌的患者逐渐年轻化。

专家表示,一旦宫颈癌达到了晚期,死亡率非常高,属于常见的恶性肿瘤。但宫颈癌癌变的历程很长,从癌前病变发展成癌症,至少需要5—10年的时间,所以女性要定期去医院做体检,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宫颈癌患病危险性与其性伴侣数成正比

清远市人民医院妇科二区主任刘永珠介绍,今年年初清远市人民医院接收到一个18岁的宫颈癌病人,其发病原因可能是过早性生活和有多个性伴侣。“年轻女性生殖道发育并不是十分成熟,而宫颈黏膜对于一些致癌物质、细菌或病毒等十分敏感,这些物质长期存在,容易导致宫颈鳞状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的发生。”刘永珠介绍。现在的研究已经肯定宫颈癌前病变和人乳头状病毒(HPV)感染有密切关系,当HPV持续感染时则可能诱发宫颈上皮内瘤变。性接触是HPV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而避孕套并不能完全阻断HPV的传播。因此,有多个性伴侣的女性更容易感染HPV。

据统计,在全球妇女恶性肿瘤中,宫颈癌是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发展中国家妇女中其发病率居第一位。由于宫颈自身不会感觉到疼痛,因为宫颈神经支配属于内脏神经系统,对疼痛根本不敏感,因此有了炎症等不适后,女性自身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容易忽视。“虽然现在关于宫颈癌的筛查科普已经做得很多,但还是有很多病人不重视,以致目前80%的病人确诊宫颈癌的时候已经是末期,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机会。”刘永珠说道。

50多岁的王阿姨(化名)是刘永珠接诊的一位宫颈癌患者,确诊的时候,已经是末期。其实王阿姨的宫颈癌并不是毫无征兆,在就诊前,她已经反复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半年,但是一直没有引起重视。“等到来医院检查的时候,肿瘤已经很大了,而且浸润到其他部位,没有手术机会了。”这让刘永珠遗憾不已。

刘永珠介绍,在临床上宫颈癌分为1期—4期,1期宫颈癌且没有出现淋巴结转移,经过手术,患者的五年存活率高达95%,而且术后生活质量较高,费用也比较低,而4期宫颈癌的5年存活率仅有10%-20%,病人的痛苦程度高,且复发率也高很多。

出现三种症状要警惕早期宫颈癌

刘永珠介绍,早期宫颈癌常无明显症状和体征。随病变发展,可出现以下表现:

阴道流血。年轻患者的主要症状就是阴道流血,一般是接触性出血,进行性生活,做妇科检查或者便后会有出血,出血量不定,可多可少,主要得看癌变的大小,是否入侵周围血管。早期病灶小,未侵犯大血管,出血量相对少,到了晚期病灶较大,会表现为大量出血,如果有侵犯较大血管,出血量更多,还可能会危及生命。年轻患者可能会有经期变长,月经周期变短,而经量增多的表现。而老年患者因为绝经,多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

阴道排液。宫颈癌患者会发现自己阴道会排白色或血性的水样后米汤样的液体,量有增多,还伴有腥臭味。到了晚期,阴道有白带排出,因为癌组织发生破溃,周围组织发生坏死,或者因为有继发的感染,常为脓性或米汤样,还伴有恶臭。

尿频、尿急、便秘等。当癌肿侵犯到周围组织,压迫到尿道,可引起尿频尿急的症状,如压迫到直肠,可引起下腹痛、便秘和肛门坠胀等症状。癌肿压迫或累及输尿管时,可引起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及尿毒症;晚期可有贫血、恶病质等全身衰竭症状。

据了解,原位癌及微小浸润癌可无明显肉眼病灶,宫颈光滑或仅为柱状上皮异位。随病情发展可出现不同体征。外生型宫颈癌可见息肉状、菜花状赘生物,常伴感染,肿瘤质脆易出血;内生型宫颈癌表现为宫颈肥大、质硬、宫颈管膨大;晚期癌组织坏死脱落,形成溃疡或空洞伴恶臭。阴道壁受累时,可见赘生物生长于阴道壁或阴道壁变硬;宫旁组织受累时,双合诊、三合诊检查可扪及宫颈旁组织增厚、结节状、质硬或形成冰冻状盆腔。

已婚女性每1—2年应做一次宫颈癌筛查

宫颈癌筛查即对没有症状且可能感觉自己很健康的妇女进行癌前和癌症检查。如果筛查发现癌前病变,这些病变很容易治疗,就可以避免癌症。筛查还可以发现早期癌症,治愈的可能性高。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目前宫颈癌筛查,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疾病检查所需要的费用已经大幅度下降,几乎绝大部分的女性朋友都能够承担得起。因此刘永珠建议,已婚(有性生活)的女性朋友每1-2年应到医院去做一个有关宫颈癌的筛查检查,争取能够早日发现疾病,从而早治疗早康复。

刘永珠介绍说,宫颈癌病人往往可以检测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一般通过“三级阶梯”筛查即可确诊。

初筛主要是宫颈细胞学检查(TCT)联合HPV检测,可使宫颈癌阳性预测值高达98.9%;若两项检查结果均异常,则需进行阴道镜检查;如果通过阴道镜检查发现可疑病变,就需在可疑病变处进行活检来最终确定。

据了解,在疫苗界,“价”代表了疫苗可预防的病原体感染或传染病的种类。宫颈癌相关的高危型HPV共有14种基因型,目前进口上市的二价、四价HPV疫苗涉及2种高危型别(HPV-16和HPV-18)。四价HPV疫苗比二价HPV疫苗多了两种低危型别HPV-6和HPV-11,因此比二价HPV疫苗增加了预防尖锐湿疣的适应症。

HPV疫苗是全球首个批准预防癌症的疫苗,从HPV感染到发生宫颈癌,需8年到10年的时间。在这期间,若能早期阻止HPV感染所致的病变,或及早诊断和正确治疗,可以控制病变向癌症发展。由于目前已上市的HPV疫苗均未涵盖所有的高危基因型,且现有疫苗对已感染人群的保护效果不明,尚有一些高龄人群处于疫苗适用年龄范围之外。 女性体检项目中现有成熟的宫颈癌早期筛查技术,包括宫颈刮片检查、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阴道镜检查等,是疫苗一级预防之外的二级预防措施。为了保护广大女性健康,在接种疫苗的同时不能忽视宫颈癌定期筛查。

■健康小贴士

养成6个生活习惯远离宫颈癌

1.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外阴部的清洁,不要过早有性生活,不要有过多性伴侣;

2.定期妇科检查。有性生活的女性,每年应做一次TCT及HPV检测,如果连续三年检查结果正常,可间隔三年检查一次;

3.积极治疗慢性宫颈炎及宫颈癌前病变;

4.条件允许下可接种宫颈癌疫苗,预防宫颈癌发生;

5.戒烟,防止过度疲劳,不良生活习惯会降低人体免疫力,给病毒入侵制造机会;

6.保持良好心情,加强体育锻炼。

宫颈癌发病与哪些因素有关?

1.病毒感染

宫颈癌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大多数人是在开始性生活不久后就感染了HPV。90%以上的宫颈癌伴有高危型HPV感染。

2.性行为及分娩次数

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16岁、初产年龄小、多孕多产等与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

3.其他生物学因素

沙眼衣原体、单纯疱疹病毒II型、滴虫等病原体的感染在高危HPV感染导致宫颈癌的发病过程中有协同作用。

4.其他行为因素

吸烟作为HPV感染的协同因素可以增加子宫颈癌的患病风险。另外,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也可影响疾病的发生。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