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五四运动百年与中国的审美观念变迁研讨会举行

2019-11-12 10:52:26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实习生 陈玲)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五四运动百年与中国审美观念变迁”学术研讨会,近日在京召开。国内近20所高校及研究单位的学者以及来自奥地利的外籍嘉宾参会。

本次研讨会除两场主题发言外,还就“五四百年与文学变迁”“汉译外国文学与影响”“基督教与中外文化交流”以及“中日文学关系与日本学”等话题,展开分组讨论。此次会议的核心议题是五四运动百年以来,中国在语言、文学、审美观念、报刊杂志受到的影响。此次会议的核心议题是五四运动百年以来,中国在语言、文学、审美观念、报刊杂志受到的影响。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程巍从胡适经常以“欧洲各国国语史”为外援,探讨“中国文学革命”的现象,敏锐地捕捉到了在五四之际,人们畏于“西学”的声威而不敢对胡适的“证据”提出质疑。然而,实际上,这一论据却存在先天不足,即前者体现的是欧洲各民族语取代作为一门外语的拉丁语,使罗马天主教欧洲帝国解体过程,而后者体现的却是以北京官话为国语,促进的帝国重新统一的过程。这一考察角度,既体现了五四时期人们在面对具体问题时表现出的一种代表性心态,又表明当代学人对这一重大问题的深刻思考,显示出五四百年来中国对世界和自我认知的进步。

而有关欧洲帝国的分裂,远道而来的维也纳大学人文系博士Rainer Feldbacher在其报告中着重考察了一战结束后由于奥匈帝国崩溃而产生的奥地利共和国。在他看来,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百年之后,再次回望奥地利这个国家短暂而充满挣扎的历史是十分有必要的。另一方面,广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教授麦永雄则从翻译的角度,从自身译介多部西方美学著作的经验出发,论述了汉译西方学术著述与中国审美观念的间性关系。在同一组主题发言中,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尹文涓通过考察19世纪英文期刊《中国丛报》及其“续刊”《中日丛报》,探讨了早期英美汉学与日本学之间的伴生关系。此外,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边明江也把目光投向了日本,通过日本的明六社与《明六杂志》,考察了日本近代启蒙思想家的中国观及其演变历程。

在大会的主题发言环节,中外学者从中国京剧、中外文献等角度,以新的视角进行跨文化的比较分析。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周阅独辟蹊径,从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游记》中涉及中国京剧的大量内容切入,考察了近代日本文人与中国京剧的关联,从跨学科的层面、以新的视角揭示中日文化交流的丰富样态。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正荣则从鲁迅搜集、编辑、出版的瞿秋白译文集《海上述林》入手,考察了中国百年文艺思潮的起承转合。而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梁展同样回首了百年前的风云变幻,以民族自觉与国际秩序为着眼点“再思五四”岁月。五四之际,中外文化的相互传播与接受尤其活跃。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刘贤梳理了法国的圣女小德兰之生平与精神在中国的传入的过程,同时考察了以“小德兰精神”为主旨在中国建立的德来小妹妹会的成立与发展,从而整体呈现出小德兰精神在中国的具体实践轨迹。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逸津则对20世纪俄苏对中国文学的接受与研究进行了考察,以时间为纲,对这一主题下的种种发展与动向做了详细的论述。而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刘胤逵同样对俄罗斯汉学进行了讨论,他选取了俄罗斯汉学家克拉夫佐娃汉学研究中的天命观问题,就克拉夫佐娃在其著作《中华帝国官方意识形态的形成过程》一书中对中国古代的天命观念的思想形成过程进行了梳理,同时对其中涉及到的跨文化误读成分做出分析。

据悉,首都师范大学一直重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建设与研究工作。2000年,在学校和学院的全力支持下,首都师范大学比较文学系创立,2001年开始进行招生,是北京市部批准的、国内高校首个“本、硕、博“全面招生和一体化建设的比较文学系。2010年,比较文学系转向培养专业学术型人才建设模式,集中招收和培养比较文学方向学术型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比较文学学科尤其重视国际学术交流,多次主办国际学术会议,与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经常性学术联系,开展了很好的学术合作与交流,是首都师范大学学术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