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阅读计划:有比没有强

2020-01-20 16:44:52

【高谈阔论】阅读计划:有比没有强

去年末的时候,就不时耳闻关涉新年阅读计划的谋略,有心打听一番之后,才意识到原来确有不少人在给自己订立新年的读书计划。看来“全民阅读”——大水漫灌也好,润物无声也罢——正日渐深入人心。

我个人没有切实构想、实践过阅读计划,虽然对书籍选择有个人的标准,但不会刻意于哪个作者、哪种类别、哪部书。一般情况下都是随心所欲地无序阅读,有时候三五部书一起看,东看50页、西读30页那种,遇到兴奋剂一样的“毒品”文字,也常有一气儿读完的时光,心情好精神佳就多翻几章,专注度溃散、情绪紊乱的日子就让文字滚一边去歇息几天……

这里面的原因,一半是因为成为学问家的理想淡漠,另一半是信了哲学家的鬼话,像(叔本华?)精心筹划自己的未来,是人类最可笑、最常见的愚行……总之,觉得未来既然不可预知,就没必要装成大神一样,何必像傻瓜那样非要筹划明天呢?对吧?读书计划当然也是这样子了。

尽管如此,但在同部分“阅读计划”谋划者和资深学人交流的过程中,以及反躬自省后,我深切感受到,自己那些没有“计划”的散漫岁月,中肯地说,实际上是有所损失的。

不说杂糅(凌乱)的知识积累和非系统(断断续续)的认知基础建构,仅就阅读规划层面来解析,就可以轻松地将有计划阅读的长处清晰呈现出来。

职业、专业的系统进阶,也即是由浅入深,有计划的在概念、逻辑和系统思维保鲜之时,逐级深入,显然比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能有更好的收成。这就不用多说了。更关键的是,有计划的阅读可以给我们带来诸多显而易见的益处。

先说时序上的安排吧。假如我们计划每天(每周)阅读若干小时,那么,在践行计划的坚持中,一定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真正让作为一种生活态度的阅读现实化,并且,可能会在家庭生态建设中起到极佳的示范引导作用,尤其是对孩子。

再来看计划的目的(标)性。像以某类书,比如文学名著,或者自己钟情的某个专业学科,比如心理学(经济学)等,作为年度(或者更长期间)计划的主攻目标,无疑更容易“学有所成”。此外,很多关联阅读的目的性诉求,也能倍速助力读书业务。试想,您要是在今年的计划书中加入一条融入“读书分享会”的条款,那您一定会找寻相关的“组织”,甚至会创建“分享会”——如若您的计划是认真的。或者是介入换一个名头的阅读活动,诸如参与、组织读书小队,立根旗杆,拉几个爱好读书的人。如此这般的好处,不仅可以互相鼓励、相互提醒、共同监督……大家一起促进阅读事业,而且,孤家寡人在这种对抗孤独的活动中,很有可能找到另一半也未可知。

当然,也可能这种好事暂时不会来临,但书友间讨论交流一下新近阅读的书,相互点拨一番各自阅读中遗漏的风景,不是很不错吗?兴许还有这样的时刻:在您匆匆阅读中未注意到的盲区,不经意间被烛照,进而让困锁的心灵,飘然走出幽暗的巷道……

事实上,关涉阅读计划的好处远不止于此。试想,倘若我们真的有一份阅读计划——即便没有在纸上书写而只是在心中默念,那我们在世俗的生活中就会有一份不分时段的自我提醒,兴许就会减少一些舌尖的聚会,消减若干浪荡时光,甚至是在选择餐桌的时候,有几分食客的分类,多一些时间与情趣相投的“书虫”朋友聚餐——在美食分享之中顺带收割些许精神食粮。

诚然,我们的确不能因为阅读就可以描绘后天的状况,但一定会因为阅读改变今天的模样,而阅读计划,可以优化我们的阅读生活,进而给我们的改变营造出更积极、更健康的氛围和环境,给明天、后天的发展,创造更为优化的前提条件。

总之,有阅读计划一定比没有计划的、囫囵吞枣式的阅读更有意义。

那么,从今年开始,俺也应该着手阅读计划,就算是粗放式的书单列队,也以严肃的心态来书写一番。

来吧,梳理一下自己喜欢的书,排列一下自己想读的书,和我一样写一份正式的读书计划吧。

冷荞麦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