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陕西文学研究所、宝鸡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部分学者、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纪念陈忠实先生逝世4周年

2020-04-30 15:48:00

2020年4月29日,是著名作家、我校特聘教授陈忠实先生逝世四周年纪念日。陈忠实先生生前对我校文学研究事业极为关心,曾两次应邀前来学校进行相关学术报告和业务指导。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陕西文学研究所以及宝鸡市文艺评论家协会连续四年举办追思活动。陈忠实先生的文学情怀、文学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师生和陈忠实先生感情很深厚。

1

陈忠实先生生前为我校师生作报告

4月29日下午14:30分-16:30分,由陕西文学研究所发起,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部分学者、校陕西文学研究所部分成员,以及宝鸡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部分评论家近20人,用网络会议的形式,进行了陈忠实先生逝世四周年追思。现将会议部分发言整理发布如下:

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兰拉成教授:

2


报告厅座无虚席

今天是陈忠实先生逝世四周年纪念日。他是当代伟大的作家,也是我院特聘教授,我们更应怀念他。斯人已去,他的作品永存!他的精神永存!他的人格永存!将影响一代又一代人。文学院师生及陕西文学所各位研究员,要学习陈先生的文学,研究他的文学!踏着他的脚印前进,推进陕西文学的繁荣,才是最好的怀念。陕西文学研究所应继续深入研究陈先生的书及其人,拿出更多更好的研究文章来怀念这位伟大的作家。

宝鸡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二级教授、著名文艺评论家赵德利:

3

陈忠实先生给赵德利教授颁发“白鹿书院”院士证书

一部《白鹿原》,不朽陈忠实。陈忠实先生的文品和人品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解读的空间。陈忠实先生在创作《白鹿原》时运用了一个重要的发掘、提炼题材的方法——民族志方法的体悟和运用。民族志是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学科主要的研究方法,是作者在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基础上对社会人生的解读和提出的理论见解。为了探寻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实现文学“寻根”,陈忠实去周边的长安、咸宁、蓝田县查阅县志、地方党史,获得了大量人物事迹原型、民间轶事和传闻,“使他的小说的胚胎渐渐生成,他感觉到真正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句子了”(邢小利《陈忠实传》)。陈忠实构想小说时,第一个冒出来的人物是朱先生,这是“耕读传家”的乡土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导师。正是在查阅方志的过程中,朱先生的形象渐渐鲜活起来。朱先生的原型就是主编《蓝田县志》的牛兆濂,清末举人。田小娥的人物原型也是陈忠实在阅读《蓝田县志》贞妇烈女中触发的创作冲动和灵感,他要借田小娥写出宗法制社会寻找个性自由女性的生的痛苦和死的痛苦。白嘉轩的原型是他听闻曾祖父的故事激发原型灵感。总之,通过认真、深入、仔细的田野调查,《白鹿原》中的一个个主要人物矗立起来,最终成为陈忠实透视民族文化心理,寻找民族文化之根的重要形象。民族志方法对《白鹿原》创作题材和民族维度的“奠基”具有无法替代的效能。

陕西文学研究所专职研究员、著名文艺评论家马平川:

4

马平川和陈老师在一起

今日是陈忠实逝世四周年的忌日,深切缅怀陈忠实!音容宛在。长歌当哭!他永远活在热爱他的读者心中。在《白鹿原》的扉页上陈忠实把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的一句话作为题词:“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从这个意义上说,陈忠实是写出了白鹿原这块土地沧桑50年的“秘史”,如此说来《白鹿原》的问世,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起“泄密事件”,一个民族50年的秘密从此大白于天下。有一种老汉就像窖藏多年的一坛陈酿,清芳甘润、醇厚绵软。含玩舌齿间,自有一股清香萦绕于怀;有一种老汉就像明清家具,简洁精致,质朴厚重。越老越值钱。在岁月无情的剥蚀磨损中,愈来愈显示出它的价值。陈忠实就是这样的老汉。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