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打造强村富民“新引擎”发展集体经济

2020-08-07 10:30:03

时值盛夏,万木葱茏。7月27日,记者在凤翔县长青镇石头坡村大葱种植基地看到,一株株大葱长势喜人,专业收获机正在进行松土起葱作业,十余名村民紧随其后,将大葱轻轻拔起,去土、整理、束扎成捆;不远处,几位村民正忙着将一捆捆大葱装车待运......整个收获场面热火朝天、有条不紊,大家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们石头坡村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冯干渠穿村而过,大葱一直是村上的主导产业。”据石头坡村副书记李军智介绍,当地有多年种植大葱的传统,自古就有“长青葱、临河风”的说法。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全镇大葱种植多达一万余亩。但随着品种单一、作务方式落后等原因,导致大葱这个传统产业的“优生地”没有产生大效益,发展一度时期停滞不前。 

“大家一致认为,打破单家独户分散经营的种植模式,走合作化发展的路子才能让群众增收致富。”石头坡村党支部书记潘勤珠说,针对目前村上缺劳力,作务技术落后,效益不高的现状,单家独户的传统农业模式已经跟不上新时代农业发展的步伐,必须整合资源,把产业做大做强,最终达到合作共赢。 

有了思路,说干就干。2019年5月,凤翔县长青镇石头坡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挂牌成立,流转土地510亩,入社社员810户3680人,其中贫困户219户683人,入股资金73万元,争取上级扶贫专项资金119万元。土地,资金已经到位,本村的主导产业非大葱莫属,接下来就是规模化种植,科学化作务,向土地要效益。 

时机总是留给有心人。“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中央10套《我爱发明》一期节目里,我们看到山东省平度市现代化种植大葱的成功案例后,当时就激动觉都睡不着了。”潘勤珠回忆说。心动不如行动,很快就联系到平度市小戈庄的种葱能人刘德波,然后村上安排专人去他们那里“拜师学艺”。 

“取经”归来,收获颇丰,石头坡村不但从山东学到了先进的现代化作务技术,还带回来钢葱原种,同时引进了全套农机设备,种葱用的开沟机、插秧机、收获机等一应俱全。“全宝鸡地区总共5台插秧机,我们村就有3台。”潘勤珠说:“我们双管齐下,大力发展大葱等特色产业和配套设施农机发展项目,合作社购买运营的46台各种农机不但为本村农业提供服务,还在岐山、兴平等邻县进行创收作业,收入不错。” 

“在去年种植大葱80亩的基础上,今年继续扩大规模,已经发展到了130亩。” 潘勤珠说,以前传统的种植模式亩产最多只有3000斤,今年亩产12000斤,按目前市场批发价每斤0.7元计算,一亩地产值在8400元左右。 

当记者问及大葱销路时,潘勤珠说:“我们种植的大葱皮薄实心脆,品质好,产销两旺,供不应求,主要供应6家大客户,销往宝鸡、平凉、天水等地。” 

合作社成立以来,本村村民和贫困户被牢牢嵌入产业链条当中,全村219户贫困户实现了产业全覆盖,入社率达100%。“在合作社做工,离家近方便照顾家里,还可以赚工资补贴家用,一年下来就有将近2万元的收入。”石头坡2组贫困户赵乖妹,在合作社的带动下,不但将自家土地流转分红,还在合作社就近务工,日子过得充实而舒心。 

“大葱基地最多的时候一天上工20多人,每人每天务工收入50到70元不等。”据潘勤珠介绍,今年1至6月份,合作社支付给村民的用工工资就达13万元。 

为了带动更多村民通过发展产业致富,合作社还在本村5组试行耕作托管模式,从犁地、选种、播种、施肥、除草、收割等实行一条龙服务,大大降低了作务成本,增加群众的农业收入。 

“选对发展路子,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关键。”长青镇党委书记景佰达说,石头坡村只是全镇农业合作社发展的一个缩影,该村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通过支部引领,探索“合作社+”模式,带动引领群众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从而破解了产业发展瓶颈,助力乡村振兴。本报记者 李喜林 通讯员 王永刚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