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6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贫困的一些想法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帖子

1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3 22:44: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几天,我管理的一个女性住院患者,74岁,以“冠心病”收住院,患者的儿子带她住院的,和他们一起的还有患者的老公,是一个脑梗死后遗症的患者,遗留右侧肢体活动不灵,言语不利,他当时是儿子轮椅推进来的,第二天住院的,因为儿子是独生子,要照顾父母,母亲住院,所以只能把父亲也带到医院照顾,第二天父亲也在临床住院了,看着儿子笨拙的照顾双亲,我感慨万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能看到,像这一家人,儿子作为独生子,以卖豆花、油炸麻花赚取生活费,双亲身体都不太好,需要不定时住院治疗,他得放下生计照顾,没有了经济来源,家里经济情况槽糕,说媒拉纤的来了又走了,相亲的对象来了又走了,导致他快四十多岁了还没结婚,幸好当地政府将他们纳入贫困户,住院有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报销比例比一般人高,住院没有门槛费,才能给他们贫瘠的生活分担些负担。
       故事中的儿子干活勤奋,孝敬父母,不是懒惰,无能,智力低下的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双亲年龄偏大,父母亲基本生活能力缺失,因家庭原因致贫致困,也有些比如与高额医疗、养老、教育、住房等民生支出,对应的公民获得健康权、养老权、教育权、居住权的能力缺失所造成的,所以我觉得当地政府扶贫帮困力度应该再大些,对于像上面的实例开展社会救助计划分为:一社会保险计划 ;二贫困救助计划。社会保险计划包括老人的医疗保险,大病统筹,或者一些公小额社会救助保险以解燃眉之急。贫困救助计划包括医疗补助,公共住房和租房津贴,伤残人士补贴,扶持农村失业人员专业技术培训,使其拥有一技之长,或者加入诸如当地的农业合作社种植农作物分红等,或者建立农村的福利院,专门收住农村的鳏寡、孤独、残疾老人,使子女减少后顾之忧,努力挣钱补贴家用。当然这需要一定的财政补贴和相关人员的统筹协调,我的愚见也不见得对,只希望贫困人口等越来越少,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衣食无忧!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西北在线-西北信息报主管主办 陕ICP备07010608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