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血战强家沟

2019-08-30 16:14:09

8月23日,我参加了扶风县作家协会强家沟创作基地扶眉战役强家沟主战场纪念园、纪念馆的挂牌仪式和缅怀革命英烈、畅谈心得感悟座谈会。

秋风送爽 ,细雨丝丝。正值初秋,田野里的玉米绿油油的,包谷棒开始吐须;果园里青果挂枝,果实飘香,丰收在望。

来自陕西各地的有识之士、社会贤达、民间发起人、新闻工作者、与扶风县午井镇强家沟村民共百余人,满怀喜悦,载歌载舞,在风景如画的观光园中,隆重举行了扶眉战役强家沟主战场纪念园、纪念馆的挂牌仪式和缅怀革命英烈、畅谈心得感悟座谈会。

整个议程由西安市农行原纪委书记强玉昌主持,扶风县原县委书记、杨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曹毓刚热情洋溢地祝词,中航工业陕西管理局原副局长魏烈惠、强家沟村村书记强建文、村主任强军虎、老书记民间发起人强宏旭、强家沟成功人士权宏博、分别作了感人肺腑地讲话。

扶风县委原副书记赵宏旭、中航工业陕西高级工程师刘广荣、西安扶风商会副会长刘高会、西安振迅公司董事长刘斌礼、扶风县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唐志强、退伍军官代表张拉平、午井镇镇长张柄利应邀参加。

欢声笑语,掌声阵阵……

纪念园、纪念馆的发起人是强玉昌、刘子平、刘斌礼、权州魁、强忍、强宏旭、强宏德、朱一、强德智、刘高会、强金选、权宏博、权文乾、权军仁、强红社、强居换、赵智选等人。与会人士在巜说扶眉战役往事,品黑妹葡萄甜香》横幅下,一边感受挂牌的喜庆氛围,一边品尝强启龙农业生产合作社新开园的萄萄,观赏强家沟村老年夕阳舞蹈队和扮演毛泽东、邓小平等著名演员助兴表演。

活动结束后,我心潮澎湃,浮想联翩。通过这次活动,我对扶眉战役有了全新的认识,查找有关资料。朦胧中,穿越时光的隧道,思绪把我带回那炮火连天、硝烟弥漫扶眉战役的主战场……

 

QQ截图20190830161013

国军受挫    撤转防御

1949年6月,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和西北军政长官公署代长官马步芳、副长官马鸿逵等部联合向进军陕西省中部的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反扑,在咸阳、西安地区受挫后,被迫西撤转入防御。胡宗南以所属第18兵团部指挥第65、第38军位于扶风以南、渭河以北陇海铁路(今兰州-连云港)两侧,第36军(欠1个师)、第90军位于渭河以南郿县、金渠镇、槐芽、哑柏镇地区,第57军一部守备宝鸡,第17、第36、第69军各一部控制西安以南土地岭至宝鸡一线秦岭北麓诸要隘。马步芳部第119军位于武功至扶风一线,第82、第129军位于长武、邠县(即彬县)、永寿地区。马鸿逵部第11、第128军位于崔木镇、麟游地区。胡宗南、“二马”两集团企图凭借有利地形,联合作战,阻止第一野战军西进和南下。

QQ截图20190830161022

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

6月下旬-7月初,彭德怀、习仲勋在咸阳的北部山区旬邑马栏研究制定了解放大西北的部署和先钳“马”打“胡”,后钳"胡"打"马"的方针,决心发起扶眉战役。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直辖的第18、第19兵团改归第一野战军建制,先后入陕,使第一野战军总兵力增至40万人。以1个兵团牵制“二马”集团主力,集中3个兵团歼灭位于扶风、眉县地区的胡宗南及马步芳两集团各一部,迫使胡宗南集团退往汉中,进而孤立“二马”。

炮火连天  战斗惨烈

7月10日,战役开始。杨得志司令员率领第十九兵团并指挥骑兵第二师进至乾县、礼泉及其以西高地,构筑据点工事,钳制二马,确保主攻部队右翼安全,集中聚歼胡宗南部的5个军。许光达司令员指挥第二兵团于11日隐蔽集结于临店镇及其南北取平行道路迅猛攻击前进,迂回到罗局镇以西,截断胡宗南第三十八、六十五、一一九军退路。周士弟司令员率领第十八兵团(欠第六十一军2个师)并指挥第七军,于12日沿咸凤公路及其以北大王村、朱市沟、吴家堡、王家堡、杏林镇、浪店、刘家堡之线,向武功及刘家堡以南以西之敌攻击前进,然后两个兵团协同将敌包围压迫于渭河北岸午井镇、罗局镇地区而全部歼灭之。第六十一军(欠1个师)仍卫戌西安并各个歼灭西安以南子午镇一带之敌军。王震司令员率领第一兵团(欠第七军)于12日开始各个歼击渭河南岸周至、眉县地区敌第九十、三十六军,并策应渭河北岸作战。至12日中午,国民党军3个军被压缩在午井镇以西、罗局镇以东(强家沟地域)、高王(望)寺及以南的渭河滩上。是日15时,第一野战军各兵团对被围之国民党军发起总攻,激战至20时,歼其大部,余部南渡渭河,被第1兵团歼灭于郿县地区。战斗最为惨烈,国民党军一心突围求生,解放军誓死阻歼,相恃对抗,一波波冲锋,一排排倒下,反复争夺阵地,最后展开了肉博战,尸首遍地,伤兵哦嚎,血流成河,惨不忍睹。国民党军部分溃逃泅渡渭河者,被突然涨水的大浪卷走,大批国民党军举手投降。

QQ截图20190830161030

14日晨3时,第二兵团四军十二师占领宝鸡,第二军占领宝鸡以南益门镇。扶眉战役胜利结束。

扶眉战役的主战场强家沟

强家沟村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午井镇西,地理位置特殊,是军事战略要地,拥有2000多人口,7个小组,4000多亩地,东西南北各约三四华里,具有大部队屯兵、打仗的空间。南边300米是渭河北塬高崖,西边与罗局之间是落差百米的塬坡,北边与小寨、北营、料地之间是横贯东西的凹地,呈塬台地势,易守难攻。

战前双方在强家沟村及外围,聚集的兵力数万人,里三层外三层,国民党38军军长李振西和军部机关,就驻在如今八旬老人何志德家里。38军美工炮兵营设在军部西南一里多处的豆村窑庄崖北上面(强家沟旧小学)。

整个战役最惨烈、死伤人数最多的是强家沟战场。7月12日下午3时到晚上8时,双方上万人交战在强家沟地域及毗邻地带。

后来起义投诚的敌38军军长李振西,65军军长李振在回忆录中记述了许多强家沟战场这些战况。

在以强家沟为中心,长约十多华里,宽约5华里的狭长地带,双方几十多万兵力对抗,轮番冲锋,一波一波倒下,一波一波冲上,其战斗激烈残酷程度不亚于台儿庄抗日战役,可谓胜利之路是将士的累累白骨铺就。

在强家沟牺牲的我军副团长高增岳,是整个扶眉战役牺牲最大的指挥员,还有一名师长在此负重伤后,西进途中死亡。敌军在强家沟地阵亡了一位师长,可见作战规模和惨烈程度。

1957年清挖烈士遗骨,棺材摆满了街道和麦场,村民和少先队员去常兴送葬的情景,老人们记忆犹新。常兴陵园的623名烈士,大多数是从强家沟挖迁去的,至今仍有不少遗骨失落淹没在历史的风尘中。

大战告捷  意义深远 

扶眉战役从7月10日开始到14日结束,计歼敌1个兵团部、4个军部、8个整师零3个整团,共4.4万余人。内毙伤敌1.3万余人,俘敌3.1万余人。缴获骡马2400匹,各种炮290余门,机枪1160挺,长短枪9000余支,汽车6辆,电台26部。收复与解放了武功、眉县、扶风、岐山、凤翔、永寿、麟游、宝鸡、千阳等县城九座。我军伤亡失踪4600余人,与敌损失兵力之比为1:10。

扶眉战役胜利后,毛泽东曾致电祝贺:“歼胡四个军甚慰”。

扶眉战役是第一野战军在西北战场上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围歼战,是与敌人进行决战的第一仗,其作用和意义非常重大。首先,使退守汉中的胡宗南失掉此线的屏障,再无还手之力。第二,完全隔绝了胡、马集团的联系,粉碎了胡、马联合反扑或联防的一切幻想,有利于我军各个击破。第三,使第一野战军总兵力由相对优势变为绝对优势,为我歼灭二马,实现西北完全解放奠定了胜利的基础。第四,锻炼提高了部队大兵团作战的能力。第四军(即原第四纵队),是陕北的老红军部队,有很好的革命传统,第四军的同志称扶眉战投打了“翻身仗”。彭德怀高度评价第四军顽强的战斗作风,称赞“四军这次打得好,立了功”,并发电报通令嘉奖。

              军民团结 清理战场

在扶眉战役中,第一野战军得到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战前,贺龙、习仲勋发出指示,要求地方大力配合与支援野战军主力作战。仅关中新区就支援粮食1.95亿斤,送军鞋55万双,出动担架9300幅,大车2700辆,基本上保证了作战部队的需要。

这次作战,地区辽阔,地形复杂,又值青纱帐时,虽对敌形成包围,但仍有空隙,致使敌多数高级军官化装逃走。七月的天,烈日炎炎,酷暑难耐,由于军人大量纷涌,全村的井、窑饮水不及,涝池的水都几乎喝干了。

战斗结束后,强家沟的土壕、坑道、路上、田地、村庄到处惨不忍睹,血流成河、尸体遍地、伤病员的呻吟、求救声、声声催人泪下,主力部队已去追击逃敌,无力清理战场。战争结束后的第三天,人民解放军开始清理战场,牺牲的战士,不论是解放军战士,还是国民党军队,都就地掩埋,能找出姓名的战士做了记录,老百姓主动用担架将伤病员抬走,进行医治。

许多农民在庄稼地里就曾捡拾过许多子弹壳,这都是战争留下的遗迹。战争过后,战场还留下不少手榴弹、炮弹、子弹等、那时人们对这些武器的知识了解很少,不少人应拆卸这些武器发生爆炸中炸药而丧失生命或留下残疾,强家沟二组、四组两少年在碾盘上砸掏手榴弹中炸药时炸伤下体,险些丢了性命。

强家沟窑庄街东头的窑洞里,遗弃了五六个国民党的伤员,疼痛难忍,日夜哭喊,悲惨凄凉。处于同情心和怜悯心,几位老人还曾经给这些国民党伤员端饭吃,送水喝,最后几个较重的国民党的伤员,伤口溃烂,臭气熏天,最后死在窑洞里,就地掩埋。

 

英灵长存  永垂不朽

扶眉战役我军共伤亡、失踪4600余人。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书记栗战书的叔父--栗政通,在攻占马家山的战斗中壮烈牺牲。他生于1923年,1937年入伍后编入八路军120师359旅718团,也就是著名的平山团。在王震将军率领下参加了抗日战争,亲历了百团大战、保卫延安、南泥湾大生产、南征北返。解放战争中,他参加了著名的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1949年6月,在西北战场扶眉战役中,他作为1野1兵团6师18团独1营营长,他倒在新中国即将成立的前夜,他把26岁的青春献给了共和国的黎明。

扶眉战役强家沟战斗中,时任33团副团长高增岳于1949年7月12日,在强家沟阵地上壮烈牺牲。

扶眉战役是解放战争中西北战场上最大的一次战役,该战役完全解放了陕西关中,也为解放大西北和大西南奠定了基础。

我为这些牺牲的革命先烈深深地鞠躬致哀!默默祈祷!为三秦人民解放事业献出生命的革命英烈永垂不朽!长眠在强家沟战场上牺牲的革命英烈永垂不朽!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三秦大地的儿女不会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你们的鲜血换来的,康庄的幸福大道是你们血肉之躯铺就的。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今天的和平年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倍加珍惜呢?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感谢中国共产党呢?……

安息吧!为国捐躯、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们!共和国的旗帜上有你们血染的风采,巍巍的秦岭是见证你们为国捐躯、永垂不朽的丰碑,潺潺流淌的渭河日夜诉说着你们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今天,我为扶眉战役强家沟主战场纪念园、纪念馆的挂牌感到庆幸!更被这些发起人用平凡善举践行真善美、汇聚正能量而感动!

此善举以慰藉在强家沟牺牲的先烈们的英灵,旨在利用当地独特的历史资源,建设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拉动乡村观光旅游,带动本村以葡萄、猕猴桃、核桃、花卉等农特产品的发展。同时与常兴烈士陵园相配套,供烈士后代和人民群众通过参拜烈士献身的战场实地,感受腥风血雨战争环境,进一步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坚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念,必将引领无数的仁人志士,踏着烈士的血迹,前仆后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我相信:有这些热心人士的执着努力,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强家沟人的愿望一定能够实现,强家沟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韩军岐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