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了解慢阻肺,让呼吸更通畅
2025年的11月19日是第24个世界慢阻肺日。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影响气道和肺部,导致呼吸困难,其早期症状往往被忽视,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慢阻肺常见症状有哪些?慢阻肺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如何预防慢阻肺?听听专家怎么说。
发布于:2025-11-19
冬季进补有哪些“宜”与“忌”?中医专家这样说
俗话说,“冬令进补,来春打虎”,冬季通过饮食调理身体是我国传统的养生方式。小雪节气将近,气温将越来越低,如何正确进补以增强体质?
发布于:2025-11-19
AI胶囊内镜:助力无痛胃检惠及更多患者
吞下一粒无色无味的胶囊,约8分钟后,患者即可完成胃部检查,医生将信息导入系统后,3分钟可生成一份详细智能报告。传统胃部检查因插管易导致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许多人对此有排斥心理。从价格昂贵到降价,由手动到全自动化操作,胃检技术的迭代升级让优质医疗惠及更多患者。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AI胶囊内镜的应用让无痛胃检不再是“奢望”。
发布于:2025-11-18
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感染进入高发期 万一感染该怎么办?
这几天,今年下半年的首次全国性寒潮过程正在影响我国大部地区。这样的天气变化,很容易让抵抗力低的人群生病。多地疾控部门近期就发布提示,因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进入发病高峰期。当病毒活跃遇上气温骤降,高危人群应该如何防范?打疫苗有用吗?万一感染了怎么治?
发布于:2025-11-18
饿一饿更健康?中国团队找到科学解释
近年来,“轻断食”之风流行,人们通过控制进食时间让身体保持适度饥饿,以此调动脂肪、稳定血糖,清除体内的老废代谢物。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11月13日,复旦大学雷群英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表研究论文,提供了解释。
发布于:2025-11-17
专家:糖尿病可防可控,科学管理很重要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糖尿病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如何早期识别糖尿病?关于糖尿病有哪些误区?如何预防糖尿病?
发布于:2025-11-14
年轻人,这几个习惯正悄悄把你推向糖尿病!
人们对“糖尿病”并不陌生,但关于“糖尿病前期”也许知之甚少。“糖尿病前期”,意味着血糖已经超标,只是还没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发布于:2025-11-14
多方共举,求解照护之困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预计到2035年,我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在此背景下,科技被视为应对老龄化挑战的关键力量。
发布于:2025-11-12
秋冬时节 如何守护好我们的呼吸道
咳嗽、流涕、发热……秋冬时节,不少人遭遇呼吸道系统疾病的侵袭。时值流感等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如何守护好我们的呼吸道?
发布于:2025-11-11
抑郁情绪不等于抑郁症,抗郁要避坑!
近年来,年轻人常用“emo”来形容负面情绪来袭的状态。随着大众对心理健康的重视日益加强,越来越多人希望分清自己的“emo”到底是一时的情绪低谷,还是患上了抑郁症。
发布于:2025-11-11
得过流感就能终身免疫?有点悬
寒潮来袭,叠加昼夜温差大和空气干燥等因素影响,个人感染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风险增加。可有些人却不以为意,认为自己得过流感已经有了免疫力。得过流感就获得了“金钟罩”吗?
发布于:2025-11-10
研究显示规律睡眠可降低儿童肥胖风险
新加坡一项新研究显示,儿童若每天规律睡眠不少于9小时,其肥胖风险较睡眠不足的同龄人更低,这一关联在男童中更为明显。
发布于:2025-11-08
一换季皮肤就干红痒“闹情绪”?医生支招精准应对
进入冬季,空气变得愈发干燥,不少人容易被皮肤红肿、瘙痒等问题困扰。医生提醒,一些患者由于难以准确区分湿疹、荨麻疹等疾病症状,盲目进行护理,反而使不适感加剧。换季时皮肤问题频发,主要与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和外界刺激密切相关,若自我判断症状并用药后效果不佳,应及时就医。
发布于:2025-11-08
甲流H3N2进入高发期 专家支招守护儿童健康
近期,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接诊的发热患儿明显增多,主要原因是流感病毒传播,其中甲型H3N2流感尤为活跃。儿科医生提醒广大家长,科学认识流感、及时防护和合理应对是关键。
发布于:2025-11-07
老药新煎 薪火相传
当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布局了12个数字中医药试点,支持重庆、安徽亳州以及10个单位开展先行先试,并遴选127个单位开展智慧中医医院试点项目建设,重点加强名老中医传承、中医智慧医共体等智慧应用。
发布于:2025-11-06
“七八分饱”到底怎么界定?学会这3招,吃对真能瘦
“七八分饱” 其实是进食时身体在悄悄给你提示:“能量已经补充得差不多了,现在停下就刚刚好~”对想减肥的人来说,感受到这种身体信号,比计算卡路里要轻松省心多了。
发布于:2025-11-06
关于手足口病的8个常见误区,一次说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典型特征为口腔、手、脚出现疱疹或溃疡,多数患儿伴随低热,通常一周内可自愈。但需警惕少数病例可发展为重症,若出现持续高热、惊跳、肢体抖动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发布于:2025-11-06
嗓子疼是感冒警报?做对这些事阻断病毒
很多人从小到大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每次生病感冒,都是从嗓子疼开始的,随后就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发烧等症状。那嗓子疼,是不是身体在报警?有没有可能,在嗓子开始疼的时候就做点什么,把疾病扼杀在摇篮里呢?
发布于:2025-11-03
秋冬季孩子频繁生病?医生提醒儿童呼吸道疾病“防大于治”
临近立冬,气温下降,儿童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不少家长被孩子反复咳嗽、发烧困扰。医生提醒,秋冬季儿童呼吸道疾病“防大于治”,科学预防能有效降低患病几率。如果孩子已经生病,应采取科学护理方法来缓解不适,一旦出现“危险信号”,要立即就医。
发布于:2025-11-03
秋冬孩子咳嗽,积食还是呼吸道感染?专家支招判断
一到秋冬季,儿童容易咳嗽,许多家长难以判断病因,处理不当还可能延误病情。如何快速甄别并对症处理?
发布于:2025-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