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三夏”里的新质生产力

“三夏”时节,小麦机收,大型农机大显身手;水稻抢种,新品种成了首选;果树管护,智慧设备高效作业。

发布于:2025-06-20

“蓝色珍珠”串联发展新路

2020年,中国蓝莓种植面积和总产量跃居全球第一;2024年,中国蓝莓栽培面积超140万亩,比2020年增加44%、产量增加197%。产量增加给消费者带来实惠。曾经动辄上百元一斤的蓝莓,如今价格越来越亲民。

发布于:2025-06-20

智能“新农友”上岗 种田也可以酷炫

“三夏”(夏收、夏种、夏管)时节,无人驾驶插秧机在水田中穿梭,AI精准调度小麦收割机,北斗导航为播种“画”下厘米级精度的轨迹……一大批智能农机设备上岗,农民有了更多智能“新农友”。

发布于:2025-06-20

从开镰到“开机”,“黑科技”解锁夏收“密码”

“大胃王”联合收割机快速行进,一亩地从收割到脱粒用不到10分钟;梯田稻麦收割机在丘陵间爬坡上岭;北斗辅助装备精准监测、调控作业状态,收割机和运粮车自动调头、转弯、卸粮、转运有条不紊……“三夏”时节,在全国小麦主产区,各式各样的夏收“黑科技”精彩呈现,为古老的农耕文明带来现代发展活力。

发布于:2025-06-20

“南果”在北方安了家

近年来,“南果北种”快速推进,分类界线悄然转变,越来越多“南果”在北方安了家。

发布于:2025-06-19

全国“三夏”小麦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

立夏以来,全国夏粮小麦自南向北陆续成熟收获。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截至6月18日,收获进度已达96%。今年全国“三夏”小麦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

发布于:2025-06-19

不负农时勤耕耘 绘就农忙好“丰”景

风吹麦浪,大地流金。在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70万亩小麦陆续成熟收获。当地种植户抢抓晴好天气收割,确保夏粮应收尽收。

发布于:2025-06-19

保障夏粮稳产 2025年全国春灌总面积约4.3亿亩

水利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春灌总面积约4.3亿亩,有力应对干旱,确保夏粮稳产丰产。

发布于:2025-06-18

让更多“丰收在望”变成“丰收到手”——“三夏”机收减损一线观察

眼下,全国小麦收获已至尾声。记者走访山东、河北、河南等小麦主产区发现,今年夏收,各地持续推进机收减损,多地机收损失率不断降低,有的已降至1%以内。

发布于:2025-06-18

用好养好黑土地,吉林这样做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吉林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不断探索用好养好黑土地。

发布于:2025-06-17

田野里的“硬把式”!“三夏”时节看农机之变

“三夏”时节,大马力拖拉机轰鸣驰骋、植保无人机“翩然起舞”、联合收割机“吞吐”麦浪……田间地头上,一众农业机械“大展身手”,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发布于:2025-06-17

有了高标准农田,亩均纯利增六成

去年6月到10月,濉溪县农业农村部门对刘超承包的土地进行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其中便包括建设19口农用井。

发布于:2025-06-17

种田能手为何从容“放手”

“三夏”正忙,浙江丽水松阳县新兴镇,种田40多年的“老把式”郑跃华却十分从容。他既不忙着育苗插秧,也不着急治虫防病。

发布于:2025-06-17

用上小麦新品种,盐碱地亩产超1200斤

“三夏”农忙时节,冬小麦自南向北收获。多地抢抓农时,加速推进小麦夏收,夯实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发布于:2025-06-16

抢抓农时插秧苗

眼下,多地迎来水稻插秧季。广袤田野里,一台台插秧机开足马力、轰鸣穿梭,将一排排嫩绿的秧苗高效整齐地植入水田。

发布于:2025-06-16

铁犁不停歇,播种新希望——山东“三夏”抢收抢种忙

只过了短短两天,路敦芽从自家农业服务公司办公小楼向外望去,周围上千亩良田就从满眼金黄麦穗变成了一地整齐麦茬。

发布于:2025-06-16

夏种忙

6月13日,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郯城街道,农民在起秧苗,准备进行水稻插秧。

发布于:2025-06-15

全国夏播粮食已近五成

截至6月13日,全国已夏播粮食2.4亿亩、进度近五成。

发布于:2025-06-14

夏橙丰收

近年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柑橘产业。

发布于:2025-06-13

杨梅之乡开启夏日丰收季

近期,浙江省慈溪市首批大棚杨梅陆续上市,杨梅之乡开启了夏日丰收季。

发布于:2025-06-13

共 1170 条 共 59 页 首页 1 2 3 4 5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