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2025年全国夏粮稳产丰收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副司长魏锋华解读夏粮生产情况。
发布于:2025-07-10
更多“好粮食”变成“好产品”
正值“三夏”生产旺季,记者走访多个粮食主产区,发现越来越多产业链上下游主体主动求变,更多“好粮食”,变成“好产品”。
发布于:2025-07-09
秧苗插得准,还能长得好
日前,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玖顺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研制的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试验示范,该技术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可有效替代化学除草剂使用,在提升作业效率的同时,省工节本、绿色增效优势显著。
发布于:2025-07-09
智慧农场,科技拓展想象
炎炎夏日,却不见“汗滴禾下土”。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新林村伏羲农场内,晚稻栽植成片,农业机器人穿梭田间、巡检苗情,各类传感器遍布其间,探测墒情、气象、病虫害等信息,并实时传输到后方的指挥中心。
发布于:2025-07-08
桃子为什么甜?我国科研人员找到了答案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的一项最新研究揭开了桃子“甜蜜”背后的科学原理:调控桃子积累蔗糖的关键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分子园艺》上。
发布于:2025-07-06
全国累计收购夏粮超5000万吨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3日发布数据显示,我国夏粮旺季收购进入高峰,全国各类粮食经营主体累计收购夏粮超5000万吨,收购量处于近年来较高水平。
发布于:2025-07-04
收割苜蓿
近日,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前进牧业牧草基地内,收割机在收获苜蓿。
发布于:2025-07-03
孜然有了专门采收机
近日,新疆中收研制的国内首台孜然采收机进行了试车实验。试车现场,只见采收机在孜然田中高效作业,切割装置精准划过植株,自动化收集系统同步运行,割落、收集,整个过程流畅高效。
发布于:2025-07-02
夏日田园 鹭鸟伴耕
近日,江西丰城市正值中稻插秧的农忙期。除了忙碌的农机手,田间地头处处可见白鹭、灰鹭、牛背鹭等觅食、嬉戏、飞翔的场景,成为夏日田园人鸟和谐的一道生态景观。
发布于:2025-07-02
蔬菜丰收
近日,青铜峡市供港蔬菜迎来丰收季。
发布于:2025-07-02
“三农”摸底新变化
中国“三农”即将迎来新一次全面摸底——国务院日前印发通知,决定于2026年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
发布于:2025-07-01
夏收连夏种 夏管正当时
从南到北,一块块粮田里,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四良”融合,新的丰收图景正细细描绘。
发布于:2025-06-27
全国夏粮收获过九成,夏播粮食进度近八成
目前,全国夏粮收获过九成,冬小麦大面积收获基本结束,麦收主战场转向新疆、甘肃,黄淮海接茬推进夏播夏管;全国夏播粮食进度近八成,其中夏玉米、中稻播栽九成半,夏大豆播种过七成,双季晚稻预计7月中旬开始栽插。
发布于:2025-06-26
近看一只鸭子的质价比
从一只鸭子的选种培育、孵化、养殖到屠宰加工、销售,所有环节,共同作用于最终的价格差异。而横向放大看,则凸显着世界水禽第一大生产与消费市场的庞大体量、多元需求。
发布于:2025-06-26
平头村里麦收记
“收在田里、吃在嘴里、甜在心里”,在这个丰收的夏日,平头村在金黄的田野上写下了一篇“科技赋能、颗粒归仓、产业融合”的麦收新记。
发布于:2025-06-26
护好用好我们的土地资源
今年6月25日是第三十五个全国土地日,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土地关系着粮食安全、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发布于:2025-06-25
种子遨游太空 未来绽放田间
与传统育种技术相比,航天育种最大优势在于独特的空间环境可加速基因遗传进化,在相对较短时间内获得高产、抗病、耐逆等优良种质。
发布于:2025-06-24
“叫我‘麦贩子’的乡亲少了”
赵培国是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也是穿梭于田间的粮食经纪人,他的每一天,都与农户和粮仓紧密相连。
发布于:2025-06-23
“三夏”里的新质生产力
“三夏”时节,小麦机收,大型农机大显身手;水稻抢种,新品种成了首选;果树管护,智慧设备高效作业。
发布于:2025-06-20
“蓝色珍珠”串联发展新路
2020年,中国蓝莓种植面积和总产量跃居全球第一;2024年,中国蓝莓栽培面积超140万亩,比2020年增加44%、产量增加197%。产量增加给消费者带来实惠。曾经动辄上百元一斤的蓝莓,如今价格越来越亲民。
发布于:2025-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