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棉花新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
近年来,我国在棉花生物育种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一批高产、优质、抗逆、适合机采的棉花新品种成功培育并推广应用,为我国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发布于:2025-10-21
乡村产业绘新貌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超过10万家,营业收入约18万亿元……“十四五”期间,各地探索发展乡村“土特产”,丰硕的成果绘就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发布于:2025-10-21
从一粒粮的旅程看大国粮仓根基稳固
全国粮食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过7.3亿吨,比“十三五”末增加5800万吨;2024年全国粮食企业工业总产值超过4万亿元,粮食产销衔接更加顺畅。
发布于:2025-10-21
努力减轻农民因灾损失,农业保险再加力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全国秋粮收获过六成。但多年丰收并不代表可以懈怠松劲儿。近期,部分地区出现连阴雨天气,农田渍涝、农机难下,给种粮农户带来了损失。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用好农业救灾资金,做好保险理赔,努力减轻农民因灾损失。农时不等人!农业保险作为灾后恢复生产的重要政策工具,如何更好守护农民“钱袋子”?
发布于:2025-10-20
中国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十四五”时期,粮食流通改革发展各项任务进展符合预期,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发布于:2025-10-17
农产品供给贴合“新吃法”
减脂餐,药食同源,一站式吃住游……城乡居民的食物消费新趋势,折射产业、产品和生产结构之变。“十四五”以来,全国新认证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3.6万个,每年向社会提供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物总量超过2亿吨。
发布于:2025-10-17
我国秋粮收获已过六成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世界粮食日所在周,也是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粮食节约 人人有责”。
发布于:2025-10-16
种植竹荪
近日,江西省永新县沙市镇塘边村竹荪种植基地迎来丰收,菌棚内外一片繁忙景象:村民们正娴熟地采摘、分拣、烘干,竹荪长势喜人。
发布于:2025-10-14
抢!应对连阴雨,秋收一线直击
三春不如一秋忙,各地秋收相继迎来热潮。作为全国的大粮仓,黄淮海粮食产量占全国1/3以上。秋收大忙,黄淮地区特别是河南、山东、安徽等地持续连阴雨,不免让人揪心。
发布于:2025-10-13
采收冬瓜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凤山镇金凤村冬瓜种植基地,村民忙着采收黑皮冬瓜。
发布于:2025-10-13
全国秋粮收获过五成
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消息,截至10月10日,全国秋粮收获已过五成。
发布于:2025-10-11
图片报道
秋收时节,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加大水稻秸秆回收力度,将秸秆用于生产菌材、饲料等,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
发布于:2025-10-11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10月8日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发布于:2025-10-10
保障黄淮地区秋粮抢收抢烘
农业农村部强化农机应急救灾响应,在持续指导河南、山东、安徽等地做好秋粮机械化抢收的同时,央地协同联动加力优化调度服务、调集救灾机具、开展应急作业,支持灾区集中力量尽快抢收抢烘,确保秋粮应收尽收、确保质量。
发布于:2025-10-09
水中采收蔓越莓
这段时间,在黑龙江抚远市,城郊的蔓越莓种植基地里,藏着独有的采收智慧:种植田先注水,特制打果机驶过,机械臂敲打藤蔓,果实浮起,在水面铺开一层嫣红。
发布于:2025-10-09
粗粮虽好,也别“贪吃”
长期只吃粗粮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消化负担过重、微量元素缺乏等。
发布于:2025-10-07
“十四五”期间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全面绿色转型取得积极成效
“十四五”期间,我国加快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扩绿、增长,推进农业发展方式全面绿色转型,取得积极成效。
发布于:2025-10-03
这项秸秆还田新技术可助力实现水稻单产和地力提升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在黑龙江省泰来县举行秋水切埋水稻秸秆还田技术现场测产会。测产结果显示,秋水切埋全量还田方式下,水稻亩产达到670.3公斤,在每亩节肥28%前提下,较对照田增产67.4公斤。
发布于:2025-10-03
“农灾警”小程序上线 为农气象服务精准直达
日前,全国首个面向农业生产者的国家级农业气象服务微信小程序“农灾警”上线运行。
发布于:2025-10-03
秋收进行时
9月29日,重庆市黔江区,村民展示收获的稻谷。
发布于:2025-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