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记者调查直播间“杀熟”现象:直播购物,越买越贵?

“同一场直播,老用户下单贵30元”“优惠券电影票比线下还贵6元”……近期,多名消费者向《法治日报》记者反映,在直播间购物时遭遇“大数据杀熟”。记者调查发现,这一现象背后是商家利用算法对高频消费者实施差别定价,购买同一商品,老用户或常购客户往往需支付更高价格。

2025-04-29

创作自由还是侵权行为?记者调查AI生成内容乱象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元化的艺术重构形式被催生,从影视二次创作、AI歌手翻唱到绘画风格模仿,AI生成内容(AIGC)在拓宽创作边界的同时,也让“合理使用”与“侵权”的界定愈发模糊。普通用户仅需输入指令即可生成绘画、音乐甚至视频作品,但随之而来的版权纠纷却频频引发争议——AI生成内容的法律责任究竟如何划分?

2025-04-26

银发族如何在直播间不乱花钱

当下很多老年人沉迷直播间,由此产生了大量非理性购物行为。如何让老年人避免直播间非理性消费?

2025-04-25

“120W”充电器,“120W”为商标名称实际功率12W——“心机商标”乱象调查

“买了‘去屑三分钟奇迹洗发水’,用后发现去屑效果一般,根本没有奇迹可言。找商家理论,对方说这款洗发水就叫‘去屑三分钟奇迹’。”这是北京市民刘爽前不久的一次网购经历。

2025-04-24

风里雨里,谁为骑手兜底?

4月的一场大风席卷我国部分地区,影响超过6.1亿人,23个省份出现12级以上阵风,64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突破历史极值。在这样的极端天气中,外卖员、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劳动者仍在街头穿梭,服务广大客户。如何保障这一群体的人身安全和其他合法权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2025-04-23

新华调查丨“国际机构”的证书花钱就能买?——揭秘假证产业链

不久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驻华代表处通过联合国微信公号发布声明称,一家名为“四川中青人才科技研究院”的机构,仿冒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品牌标识,抄袭官方网站内容,虚假宣称与其存在官方合作,并以此对中国大陆学生实施欺诈活动。

2025-04-22

减肥训练营成了魔鬼训练营:拉伤发烧都得坚持 住宿环境恶劣饭少难吃

随着“体重管理年”的正式启动,各地掀起减肥热潮。一些机构推出封闭式减肥训练营,打着“度假式减肥”“封闭集训”“高效瘦身”等旗号,让不少有减肥需求的消费者心动不已。但现实中的减肥训练营真如其宣传的那样“有效”“高效”吗?

2025-04-21

21天狂瘦20斤?素人减肥“经验分享”帖暗藏玄机

社交平台上,各类减肥经验帖铺天盖地:“21天狂瘦20斤,亲测有效”“一周暴瘦15斤,不运动不节食的懒人减肥法”“跟着这个食谱吃,月瘦30斤不是梦”……这些极具冲击力的标题,就像一个个强力磁石,吸引着那些渴望瘦下来的人们。

2025-04-16

“刷刷牙就能瘦”,为啥有人信?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加班、熬夜、饮食不规律成为部分人的生活常态,进而导致肥胖成为国家卫生健康领域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超重率与肥胖率分别达34.3%和16.4%,并呈逐年递增趋势。今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表示将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这一度让“减肥”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

2025-04-15

机票退改签政策苛刻消费者一不小心就踩坑 记者调查机票退改高手续费问题

近年来,由机票退改费引发的争议频出。多名消费者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自己曾被订票平台坑过,退改签手续费高得吓人,距离起飞日还有几个月的机票,想要退改可能要付出一半机票费用的代价,很不合理,有时甚至航班取消也要收手续费。还有一些平台利用民航局未制定统一退改费用标准的空隙,在航空公司之外另设苛刻的退改签政策,收取高额手续费,消费者一不小心就踩了坑。

2025-04-14

共 434 条 共 44 页 首页 1 2 3 4 5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