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拼尽全力为您点燃生的希望

——西交一附院青年ECMO团队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纪实

2020-03-05 17:21:00

2月9日凌晨,交大一附院隔离病房内灯火通明,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生死时速”正在上演,一附院青年ECMO团队正在为一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施行ECMO手术,为命悬一线的患者撑起生命的希望。      

十万火急!连夜组建战队紧急施救

凌晨2点,刚做完急诊主动脉夹层手术回到家中的一附院心外科闫炀主任的手机铃声急促响起,医院紧急通知:感染科一名66岁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双肺大量渗出,呼吸氧合功能极差,命悬一线,需紧急救治。

闫炀主任迅速赶到医院,了解到患者已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但患者缺氧症状仍无法改善,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心率、血压难以维持,“上ECMO!越快越好!”闫炀,这位年手术量上千台,带领科室率先开展微创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微创多瓣膜手术及各类复杂性大血管手术,使主动脉A型夹层患者痊愈率达到94%的西北心血管外科青年领军人物,随即给出了判断。他凭借过硬的技术,和所带团队在ECMO治疗领域的丰富经验,当机立断做出决策,紧急部署,火速组建了由邓超主治医师、郭锋伟住院医师、钟亮住院医师,以及重症监护护理赵磊主管护理师、李媛媛主管护理师、张锦行主管护理师、张茜护理师、肖林晖护理师、吴新娜护士等10名青年技术骨干组成的ECMO救治团队,进行救治。

 

QQ截图20200305165708

生死时速!默契配合患者转危为安

凌晨2:30,体外循环组王京玉副教授,刘锋锋医生一路小跑着将ECMO设备和手术器械推至感染科隔离病区;穿好隔离衣、防护服,戴好N95口罩,护目镜、防护面屏和三层手套的郭锋伟医生、钟亮医生、邓超医生和赵磊护师已在感染科隔离病房内做好手术准备,30分钟内,这支反应迅速,实力雄厚的ECMO团队便做好迎战准备。

凌晨3:00,一场与死神抢时间的战“疫”正式打响……消毒,铺巾,腹股沟与颈部穿刺,置入导丝,依次扩皮,凌晨3:30,郭锋伟医生、钟亮医生透过起雾的面屏,克服手套厚重、操作不灵活等重重困难,顺利完成ECMO管路置入,邓超医生和赵磊护理师进行设备调试、运转维护,整个团队通力合作,25分钟后ECMO设备成功运行。

QQ截图20200305165742

QQ截图20200305165812

ECMO即体外膜肺氧合,作为心外科体外循环的一种衍生技术,是一种合并呼吸及循环辅助功能的急救装置。鉴于其对重症呼吸衰竭的独特疗效,也被称为“魔肺”,是抢救急危重症最复杂、最顶尖的一项技术,它代表着一个医院、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危重症急救水平。交大一附院心血管外科作为西北地区最早开展ECMO技术的单位,已开展此项技术20年,经过几代心外人的努力已将该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成为全国使用ECMO救治病种最复杂的中心之一。多年来,青年ECOMO团队在院内联合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心内科、急诊科、肝胆外科ICU、胸外科等多个学科开展病患救治;院外也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唐都医院、省人民医院、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医院、陕中二附院、西安大兴医院等兄弟医院合作开展ECMO技术,并培养了一批技术过硬的ECMO专业人员。在这场新冠疫情狙击战中,一附院心外科团队临危受命,将借助ECMO这把“生命利器”把患者从死神手中夺回,点燃生的希望。

凌晨4:30,患者在ECMO的辅助治疗下血氧饱和度很快升至100% ,血气分析提示缺氧改善,心率、血压平稳,呼吸机供氧浓度也逐渐从100%下调至50%。为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心外科团队一直守护在病人床前,闫炀主任、师桃教授等专家随时了解患者病情进展,制定治疗方案,调节血管活性药物、呼吸机及ECMO参数,维持血流动力学及内环境稳定。早晨6:00,患者病情逐渐平稳,病魔的阴霾被一点点吹散,大家悬着的心稍稍放了下来。此时,窗外的朝阳已冉冉升起,汗水早已浸湿了他们的衣裳,透过被雾气模糊的护目镜,他们相视而笑,彼此间做出加油的姿势,他们知道抗击新冠病毒,逆转肺部损伤的战役号角才刚刚吹响,面对严峻挑战,他们更需团结协作,奋勇向前。

QQ截图20200305165953

生命至上不眠不休守护危重患者

每一位危重肺炎患者的救治都是一场拉锯战。为了守护这名危重患者,一附院ECMO救治小组的医生24小时连续奋战,每天交完班还要参加专家讨论方才休息,一个班下来将近30个小时。

2月23日,ECMO救治小组组长邓超医生,下夜班参加完院内专家会诊后刚回到宿舍便接到参加全省会诊的通知,他立即赶往病房。全省专家会诊正在进行时,值班医护发现患者皮下气肿,需要紧急处理!此时正在会议现场的一附院刘青光副院长迅速组织专家展开讨论,本已准备进手术室的心外科闫炀主任也立刻赶到感染科。患者当时氧分压低,二氧化碳分压高,心率快,呼吸快,循环不稳定,胸腔穿刺有气体,怎么办?专家们经过充分评估讨论,一致认为应立即施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重任又一次落到了组长邓超医生的肩上,他迅速更换防护服,携带置管器械,火速赶往隔离病房,成功完成了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皮下气肿明显恢复,肺膨胀开了,但氧合状态差,心率快的情况仍没有明显恢复。怎么办?邓超医生一面仔细查阅病历,一面认真思考,最终确定了治疗方案:加强镇静镇痛肌松,呼吸机氧浓度升高,稳定患者氧合,再一点点降到合适的水平,同时继续ECMO辅助肺脏功能。凌晨2点半,患者循环氧合状态改善,病情稳定,之后还需一小时进行一次病情汇报,同时严密监测血气。直到24日清晨,邓超医生才放心地把患者交接给新一天的值班大夫,此时他已经整整50个小时没有合眼,长时间的缺氧和高强度工作导致他心率增快,胸闷气短,看着无比心疼自己的同事,邓超医生笑着宽慰大家说:“放心吧,我没事,睡一会就行”。

 

QQ截图20200305170011

QQ截图20200305170003

挑战重重!团队合作攻坚技术难关

为确保救治这名危重肺炎患者的工作顺利开展,医院组建了由刘青光副院长带领的,心外科闫炀主任和师桃副教授及感染科、呼吸科、肝胆外科等各专科教授参与的治疗团队,研究制定治疗方案,并建立救治工作微信群,以便随时了解患者病情。截止目前,针对这位危重患者医院已组织院内外会诊30余次。2月28日,患者ECMO已经持续辅助19天,考虑到原来的膜肺使用时间较长,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治疗团队经过认真细致地评估讨论,决定给患者更换新的膜肺并进行俯卧位通气。这是个大工程,要7-8名医护人员配合才能完成,操作过程中不仅要确保患者身上各种管道,如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股动脉置管,尿管,肛管,胃肠营养管等等保持通畅,固定良好,更要时刻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和ECMO运转情况,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患者的生命都会危在旦夕。

QQ截图20200305170024

一附院心外科ECMO救治团队的师桃副教授说:“每次为重症病人置换膜肺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因为这意味着病人内环境及血流动力学的一次改变,怎样把改变降到最低?经过20年300余例病例的不断总结完善,一附院心外科ECMO团队有自己一套完整的经验及方法,改晶体预充为全血配比预充是心外科团队在全世界率先开展的一项技术。在该技术的支持下,心外科团队安装或更换膜肺的患者的血液及电解质指标往往能保持平稳。为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置换膜肺,每一项操作都是一次大考!从仰卧位改换为俯卧位,有利于增加病人通气面积,改善患者呼吸状况。但在重症监护室,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这个动作一次次考验着医护人员的体力与能力。”对团队成员来说,每次为危重肺炎患者翻身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和任务,从管道的固定到血流动力学监测都需要全程兼顾,大家不敢有丝毫闪失。最终,在心外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肝胆外科ICU的通力合作下,治疗团队顺利完成了膜肺的更换并成功实施俯卧位通气治疗。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有先进的设备、专业的人才,有全院医疗队的合力,相信我们的重症患者一定会早日转危为安。

精心护理!无微不至保障患者安全

在隔离病房内,心外科护理团队主要负责ECMO患者的治疗管理和日常护理,密切观察并调节呼吸机和ECMO机器各项参数,保证患者氧和最佳状态;根据监护仪、有创血压监测、CRRT、血气分析,ACT以及APTT等指标制定用药方案;完成抽血、输液注射、吸痰、口腔护理、ECMO管路护理等多项与患者零距离接触的操作。心外治疗组人员24小时在岗,应对夜间出现的突发情况。如:血压波动,ECMO流量不稳,心律失常以及调整抗凝剂量等等。在厚厚的防护服下,医护人员一切细小的动作都变得困难费力,带着“猪鼻子”使原本简单的低头抬头都变得不易,每个班6-8小时没有停歇,“尿不湿”似乎是多余的,汗水湿透衣服,脸上压出了伤痕…但她们无怨无悔。

QQ截图20200305170041

无私奉献!不顾安危请缨坚守一线

都说疫情凶猛,人们唯恐避之不及,一附院ECMO团队的医护人员却逆向而行,奔走在与病毒距离最近的地方,竭尽全力帮助患者转危为安,留下“最美逆行者”的身影。

“我对患者的病情比较了解,请让我继续留在一线!”作为ECMO救治团队的骨干成员,心外科邓超医生、郭锋伟医生及钟亮医生,连续多天守护在隔离病房的危重肺炎患者身边,高强度的工作和患者起伏变化的病情使这些青年医生的身心经受着相当强度的挑战。但当医院安排他们轮休时,邓超、郭锋伟、钟亮三名青年医生再次向组织写下了请战书,请求继续奋战在一线,为全力救治这名危重患者贡献更多的经验和力量。目前,他们被批准继续留在感染科参与重症患者救治工作。

前有“逆行者”,后有“守家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一附院ECMO人不顾安危,英勇奋战。他们身后,是亲人们关切、支持的目光。

ECMO救治小组组长、邓超医生的父亲股骨颈骨折仍卧病在床,但得到任务通知后,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化成温暖又坚实的“铠甲”,让他义无反顾奔赴战“疫”前线。

“我是共产党员,我先上!”心外科青年医生郭锋伟曾三次请战一线。在严峻的抗疫任务面前,面对出生不满3个月的二宝和需要疼惜照顾的妻子,是家人的理解与支持让他做出了逆行的决定。

“我是医生,救死扶伤是我的责任,绝不在危险困难面前退缩!”心外科住院总钟亮医生接到支援任务后,第一时间要求进入隔离病房。

QQ截图20200305170051

QQ截图20200305170102

“我们是患者的亲人,希望我们的照料陪伴能给予患者更多康复的希望!”护理团队组长赵磊主管护理师,二宝刚满2岁。自从加入ECMO救治团队后,一直值守在医院,没有时间回去看望孩子,每当想念他们时,只能翻看手机里的照片...

QQ截图20200305170117

“兄弟姐妹们在前线奋战,我们一定要做好后勤保障!”这是疫情发生后闫炀主任经常对大家说的一句话。战疫期间,他和师桃副教授不仅负责科室医疗和ECMO患者的救治工作,还亲自为一线的人员送去生活用品和新鲜的食物、水果,师桃教授更是亲自下厨制作爱心餐食。面对疫情,心外科人同心战“疫”,风雨同舟,誓与病魔斗争到底!

QQ截图20200305170129

目前,在一附院感染科、心外科、重症医学科、肝胆外科ICU的通力合作、精心救护下,该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病情较为平稳。就在昨天3月3日晚,一附院ECMO团队再次临危受命、连夜赶往鄠邑区某医院参与一例危重患者的救治,希望借助ECMO这件“救命神器”为重症患者带来生命的希望,抢救危重患者、与时间赛跑,交大一附院ECMO团队一直在路上。春已临、心可期,祈福重症病患在医护人员的倾力救治下,平安归来!通讯员 刘倩  刘菲  王蜜蜜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