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礼泉:健康扶贫工作成效显著

2020-08-21 10:29:00

健康扶贫是全面贯彻落实基本医疗救助政策,建立贫困人口补充医疗保障机制,推行家庭医生签约随访服务,实行大病集中救治和地方病防治,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工作覆盖面大,服务人口多,服务周期长。礼泉县2016年以来建档立卡贫困户共9222户,29737人;贫困村72个;其中患30种大病共89人,在册管理10人;患慢病6932人,地方病患者259人。

强化组织保障 提高思想认识 

礼泉县卫健局成立了由该局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健康扶贫工作工作领导小组,紧紧围绕“基本医疗有保障”,聚焦突出问题,全面整改提升。严格执行健康扶贫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切实把健康扶贫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摆到重要的日程。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剩余1300户2366人中因病致贫户、非因病致贫户中患长期慢病和大病的贫困人口,实行精准帮扶,确保上半年各项政策全面落实、各项任务全部清零。 

严格落实政策 实施分类救治 

在落实扶贫政策方面,各医疗单位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县域内定点医院均能严格执行“先诊疗后付费”,免交住院押金。严格执行分级诊疗制度,按照30种救治病种,持续开展专项救治。4月份对摸排出的20名患白内障贫困户,全部进行了免费救治。目前该县30种大病共89人,已救治89人,在册管理10人,建立了一对一救助台账,做到应治尽治。 

在签约服务及慢病管理方面,做细做实贫困人口签约服务。建立“3+1+N”服务模式,已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9737人进行了家庭医生签约,做到应签尽签,签约一人,做实一人。及时落实经费保障,强化绩效考核,充分调动签约医生工作积极性,提升签约服务质量。目前共管理慢性病患者6932人。对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等4类疾病的贫困人口患者,进行重点管理,每季度安排不少于1次随访;对患有脑血管病等6类慢性病的贫困人口患者,开具健康处方,每年安排一次随访。 

夯实基层基础 提升服务能力 

在解决有医生看病方面:首先,通过村医聘用、调配、派驻等方式确保每个行政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合格的村医或执业(助理)医师。其次,积极引进人才,补充基层医疗队伍。2020年计划招聘51人,第一阶段已签约13人,面试21人,第二阶段正在进行中。最后,通过县级4家二级医院选派中人,级以上职称13人,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提升基层医疗救治水平。 

在解决有地方看病方面:通过政府下拨资金和自筹资金,全县72个贫困村全部建成标准化卫生室。对因政策变动需要建设的19个村卫生室,按照“六十平米、四室分离”的新标准进行了建设,目前已经全部投入使用。先后在北屯、烽火卫生院建成了省级标准的数字化接种门诊和智能型健康管理中心。妇幼医院购置了钼靶治疗仪,县医院开设了核酸检测实验室,各乡镇卫生院也增添了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残疾人康复治疗仪等先进设备。这些都为医院树立了品牌优势和资源优势,提高了群众对基层服务能力的满意度。 

  建立长效机制 巩固帮扶成果 

该县卫健局依据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以村卫生室为依托,镇卫生院提供技术指导,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定期开展健康体检,并根据体检结果进行风险评估,建立数据库,防止因病致贫、返贫,巩固健康扶贫成效,确保健康扶贫不断档。 

在下半年的脱贫攻坚收官战中,该县将突出健康礼泉建设这一条主线,克服一切阻碍,全线动员,尽锐出战,统筹安排。按照“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要求,持续跟进健康扶贫各项后续措施,确保如期高质量全面完成健康扶贫各项目标任务,为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本报记者 符备战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