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真情实意促发展 脱贫攻坚结硕果

2020-08-28 10:14:00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白河妇联在白河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妇联正确指导下,大力实施“巾帼脱贫行动”,牢牢把握联系和服务广大妇女这一主线,以“真扶贫,扶真贫”为核心,坚持“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教育引导贫困妇女发扬“四自”精神,激发贫困妇女自主发展的内生动力,带领全县妇女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迎难而上,在实施乡村振兴、致富奔小康浪潮中奋力前行。 

驻村帮扶尽显巾帼风采 

白河冷水镇东村社区辖7个村民小组,共547户193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共129户324人。2018年县妇联包抓东村社区以来,积极察民情、联民心、解民忧、帮民富,为村民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发挥“联”字优势,倾心助力脱贫攻坚战。 

裴电喜是东村利用产业脱贫致富的典型模范,他发挥特长发展原汁原味的甘蔗酒产业——老裴烧酒坊。疫情期间,白河县妇联帮扶队员赴村开展联防联控工作中,敏锐察觉到他家的酒受疫情影响销售情况很不乐观。而后妇联一方面通过新媒体进行宣传推广,一方面落实消费扶贫举措,短短半个月内就帮助他出售甘蔗酒5000多斤,实现了稳定生产、回笼资金的效果,这一做法也使其带动的10多户贫困就业人员有了可靠的收入来源。 

2020年7月21日,一封题为《谢谢你们,最可爱的人儿》的手写感谢信寄到了白河县妇联,在信中,这位贫困户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记录了妇联包村以来为自己及东村所做的点滴实事、好事,对帮扶前后自己家庭生活变化表达了由衷的高兴和诚挚的感谢。信中描述的这些普普通通的琐事只是县妇联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中落实帮扶措施的一个缩影。 

技能培训促创业就业 

“县妇联组织的这种学习方式挺新鲜的,也很方便,待在家里,捧着手机就能参加培训,几天下来,学到了不少东西,我相信,返岗后我的工资肯定又能增加不少。”家住茅坪镇朝阳村六组的贫困户熊英梅高兴的说到。疫情期间,白河县妇联通过组织线上家政服务等职业技能培训5期,帮助392名贫困妇女提高就业技能。熊英梅在白河县攀昇工艺品有限公司务工,返岗前刚刚参加了工厂组织的为期六天的线上技能培训,感到收获很多。 

近年来,白河县妇联积极弘扬“巾帼不让须眉”精神,通过入户走访、扶志扶智宣讲、“巾帼大宣讲”、职业技能培训等形式,帮助贫困妇女树立脱贫信心,走出困境走向富裕生活。每年“春风行动”期间,该县妇联就积极组织富余女劳动力与苏陕对接帮扶企业洽谈签定务工协议,促进贫困妇女就业;为了搭建女性创新创业平台,2019年2月牵头成立了白河县巾帼创业协会,激发女能人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就业、爱心救助、结对帮扶等方式深化社会帮扶,累计带动妇女达5000余人,对300余名有就业意向的妇女,开展技能培训、介绍就业渠道,鼓励她们脱贫后奔小康要有一技之长。仅去年一年,县妇联就组织举办了8期贫困妇女枝能培训,在全县11个镇进行了“巾帼大宣讲”,为30余名建档立卡妇女解决了思想和生活上的问题。同时,为广大妇女宣讲美丽庭院、美丽乡村的美好愿景,引导妇女从改变自家庭院开始,影响周边群众,争做美丽乡村的建设者。截止目前,为扶持创业就业,白河县妇联为农村妇女提供小额信贷支持,累计投放资金1194笔7137万元,扶持带动妇女创业就业2826人。 

民生项目惠及妇女儿童 

脱贫攻坚工作是否能够顺利推进,除了需要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民生项目的落实也是打好打赢这场“战役”的关键。面对包建村部分村民饮水困难,白河县妇联积极争取省妇基会“母亲水窖”小型集中供水项目落户,解决了后高山困难群众100余人的喝水问题和产业发展瓶颈。同时,注重改善妇女发展环境,三年来累计争取母亲水窖、春蕾计划、何崇本助学、贫困母亲、两癌救助、红风工程等项目资金215.87万元,直接受益妇女儿童3055人。借助“红凤工程”牵线搭桥,使13名贫困女大学生得到社会爱心人士结对资助,顺利迈进大学校门。组织该县爱心企业为东村社区贫困群众价值约4.5万元的爱心衣物273件,给贫困群众送去了温暖。另外举行3场次救助金集中发放仪式,累计为87名受助对象发放救助金38.7万元,在全社会积极营造扶危济困、团结友爱的文明新风,同时动员号召白河女企协等社会组织通过开展志愿服务、公益捐赠等活动给予贫困妇女儿童更多的支持和关怀。 

点点真情的付出,片片爱心的汇聚,滋润了贫困妇女群众干涸、无望的心灵,点燃了希望之火,增强了脱贫的信心和决心。新的起点,白河县妇联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创新的精神,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妇女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路上昂首阔步。本报记者 陈涛 通讯员 王琛 翁希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