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商洛市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闻发布会,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秘书长、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段永康在会上对商洛扫黑除恶情况做了通报。
据介绍,三年来,商洛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要指示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强化措施,持续发力,以专项斗争为牵引,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2019年,商洛市扫黑除恶知晓率达97.82%,同比提升16.91个百分点,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等7个集体、3个县区、16名先进个人获得省上表彰,商洛市被命名为省级平安市,3个县区被命名为省级平安县区。今年上半年,全国扫黑除恶群众感受有关调查,群众对商洛市扫黑除恶满意指标排名全省第一。
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夯实党政主责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29次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会、推进会,研究具体工作措施,带头包抓涉黑案件,持续传导责任压力,慰问基层一线办案干警、鼓舞士气。
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履行牵头抓总责任,先后37次召开扩大会、汇报会、督导会、协调会、约谈会等,传达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全力推动专项斗争纵深开展。各级各有关部门均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建立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压实政治责任,形成了全市“一盘棋”的良好局面。
坚持六个聚焦,扫黑除恶战果显著
聚焦政治站位、依法严惩、深挖彻查、行业整治、组织建设、组织领导六项重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了显著战果,得到了中央督导组的充分肯定。截至目前,全市共摧毁涉黑犯罪组织11个,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14个、恶势力犯罪团伙14个,破获九类涉恶犯罪案件406起、刑拘568人,涉黑涉恶案件侦办覆盖全市各县区,涉黑案件侦办数位居全省前列。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2.89亿元,相当于2019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的13.8%;查处党员干部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377件406人;在全省率先将行业乱象治理纳入专项斗争,同部署、同督导、同考核,16个重点行业部门治理乱象1518个,依法拆除涉黑案任某某三层违建别墅,广大群众拍手称快,社会反响强烈;持续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清理不合格村干部100人。
加大推进力度,“六清”行动成效显著
以“一十百千万”行动为抓手,推动“六清”行动。截至目前,全国12337平台和公安扫黑平台受理线索全部按期查结,实现线索“动态清仓”;5名部级督办目标逃犯于7月底已全部缉捕到案,率先实现“逃犯清零”;全市公安、检察、法院系统如期完成侦办、起诉、审判任务,顺利实现“案件清结”;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所立案件已于8月底全部查结,实现“伞网清除”;全市共发出“三书一函”159份,按期整治率100%,实现行业“动态清源”;全市法院涉黑案件财产刑立案88件,执行到位4618.18万元,执行到位率91.76%;涉恶案件财产刑立案12件,执行到位172.4万元,执行到位率100%,“黑财清底”行动取得重大突破。
创新三项机制,专项斗争纵深推进
创新领导包案机制,对全市11起涉黑案件实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包抓,对全市28起涉恶案件落实市级督办、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包抓制度,定期听取案件办理进展情况汇报,协调解决困难问题,有效推进工作落实;创新常态督导机制,落实7名市级领导联系县区定期督导、8名正县级领导包抓县区和市直部门常态化督导以及县区、行业部门自行督导三个层级的立体化督导机制,确保重点工作落实、重大案件办理、重点线索核查及问题反馈整改等工作高效推进;创新协调配合机制,在全省率先开展涉案资产依法先期处置,印发实施办法和指导意见,对黑恶案件涉财产刑开通“快立、快执、快结”高效通道,对长期查封易产生价值贬损的涉案财物进行拍卖,先后3次公开拍卖涉案车辆及工程机械57台,拍卖价款近1000万元,收到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推进机制建设,努力实现长效常治
围绕“六建”工作,及时研究出台了商洛市“无黑无恶”创建活动实施办法,开展“无黑无恶”镇(办)、社区(村)、市场(单位)等行业系统创建活动;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平安稳定信息研判“3+N”工作机制,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注重源头预防,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积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实施平安“双创”工程,扩大平安创建覆盖面,以基层平安、行业平安夯实市域平安。洛南县法院“133多元解纷”机制得到最高法院长周强同志肯定,市公安局智慧警务巡防新机制受公安部肯定并推广,“枫桥经验”商南版乡村治理样板村创建得到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山阳县“逢四研事”、镇安基层社会治理“234”工作法等在运行中不断完善,为全市扫黑除恶常态化和实现长效常治奠定了坚实基础。(记者 叶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