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铜川市印台区被命名为"四好农村公路省级示范县”

2021-01-06 09:55:00

道路通则百业兴。“十三五”期间,铜川市印台区以路网建设为抓手,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养护、高标准运营,依托项目带动,大力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促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2020年11月,铜川市印台区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图片1

系统谋划铺就发展“快车道”印台区成立了以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农村公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政府专题会、调度会,研究解决农村公路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印发《印台区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细化任务分解,层层落实责任,建立健全区镇村三级行政主要领导包抓机制,形成了上下联动、分工负责、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同时,印台区多渠道、多举措筹集道路建设资金,通过争取国家投入、省市财政奖补和区级资金整合等方式,优先保障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并采取“建养一体化”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路建设。近三年来,印台区累计争取中省专项资金1.4亿元、落实市区配套资金1.6亿元,全方位保障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到位。截至2019年底,全区农村公路总里程达750余公里,形成了区镇互通、镇村互联、高效畅通、安全整洁的公路交通网络格局。

图片2

全面布局,织密道路“交通网”。印台区立足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实际,以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为契机,规划编制了《印台区农村公路网规划 (2018-2035)》,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提升道路等级、增加路网密度,着力推进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和平安交通建设。按照区域发展需求,先后高标准实施了周陵至军台岭、周陵至三里洞等6条公路73.7公里,并在建设过程中严格落实农村公路“七公开”制度,建立工程建设“六位一体”质量建设监督责任体系,严把施工设计、建设质量、竣工验收关口,目前已完工项目质量检测合格率均达到了100%。同时,积极尝试代建管理模式,在全市率先采用代建模式的红土至惠家沟农村二级公路目前已全面建成通车,在全市首条采用建养一体化运营的周陵至军台岭公路已经投入运营,成为全区公路建设项目样板和示范。

图片3

精心养护,打造道路“高颜值”。印台区完善区、镇(街道)、村农村公路管理机构,成立区农村公路养护中心、镇(街道)农村公路管理所,72个行政村配备专兼职农村公路养护人员,明确规定管养机构设置、职责分工、资金筹措及使用管理、考核与奖惩等工作,不断提升公路管理服务水平。同时,将日常养护与路域环境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相结合,进一步强化公路执法和路域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提升公路沿线环境净化、绿化、美化水平,实现了县乡公路路宅分离、路田分离。配备道路清扫车、洒水车等养护作业车辆,公路养护由原来的季节性、突击性养护转变为常态化、专业化、机械化养护,农村公路“健康档案”建档率100%、列养率100%。“十三五”以来,印台区农村公路养护显著提升,做到了县有路政员、镇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也先后被评为全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优秀县(区)、铜川市路域治理先进县(区)等称号。

图片4

优化服务,畅通出行“便利线”。按照“惠及城乡、安全便捷、全民共享”的目标,印台区把运营好农村公路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构建现代化的交通服务体系。先后建成一级客运站1个,三级客运站1个,乡镇五级客运站3个,形成了以一级客运站为中心,五级客运站为节点,辐射72个行政村的客运站点网络。目前,全区开通客运线路48条,客运车辆达到112辆,农村客运通车里程达400余公里,客车通乡镇率、通行政村率均达到100%,并将通村客运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范围,落实通村客运补贴,保证通村客运运行稳定。同时,持续加强货物运输服务,并积极推进客运服务和电商物流融合发展,抢抓印台区被列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区有利机遇,通过“互联网+农村物流”模式,利用邮政、顺丰等快递公司和营业网点、村级服务站,建成以县(区)为中心、以镇(街道)为站、以行政村为点的物流网络,形成了城区到镇、村、专业市场的农村配送专用通道,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促进客运服务和电商物流融合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记者 王吉友 通讯员 靳丽楠  索攀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