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一个节日,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人们便会开始“忙年”。祭灶、扫尘、置办年货、贴春联、窗花、门神、洗尘、挂红灯等等。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当然杀猪宰羊更是“辞旧迎新”前的“必修课”,这个时间段可忙坏了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汤峪镇豆家河工业园内的陕西天篷生猪屠宰有限公司总经理史大虎他们,为了人们能过上快乐、充裕、祥和的春节,他们正在全神贯注、集中精力投入到“年货”的筹备中。
史大虎告诉记者,以前在过年的时候,一定要尽量吃好一点,穿好一点,也是表达想未来一年可以衣食无忧,生活更好。现在我们不需要这种方式去表达,但这份向往更好的生活的心意还是要保留的,这才是新年的意义,也是“年味”最核心的内容。人们如今准备年货,都是非常充裕,这就要求我们这些肉类供应企业,更要满足市场需求,急群众所急,忙群众所需。他带记者参观了公司现代化屠宰生产线、排酸冷库、肉品质量检测实验与“屠宰ERP”系统,还有肥料生产系统,以及公司立足三国名臣法正故里,依托科技创新之路把天蓬肉业做大做强,完成从“肉业生产、销售到废物脱变肥料”的现代化企业进程,使之名扬三秦大地。他说公司近二十年来,一直把生猪屠宰生产、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看做是重中之重,一路走来,虽然说已经拥有占地40余亩,两条现代化屠宰生产线,排酸冷库7座,运输车队配备2辆冷链车用于冷鲜肉的物流配送,其他运输车辆30余辆,建立肉品质量检测实验室1个,在生产运营中使用最先进的专业“屠宰ERP”系统,在业内也有了一定的名气、规模、设备,而且堪称一流。 “陕西天篷肉业”于2013年被陕西省农业局审批为“A类屠宰企业”,连续2年被宝鸡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评选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被眉县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成长企业”。为了实现食品的可追溯性,公司还安装了主要屠宰环节远程监控设施,主动接受省农业局的监督管理。从肉制品的源头、屠宰加工、检验、排酸、运输、销售全程保证生产出百姓喜爱的放心肉,“天篷肉业”全力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史大虎生于七十年代,是地道的眉县当地人,从小就酷爱这块地,热衷于农业与养殖,在开始走上社会,几经风雨锤炼,摸爬滚打一路走来,并于2003年在小法仪创办了这个生猪定点屠宰场,逐步扩大,逐步从人工手工操作到机械化生产线生产。同时利用循环经济模式,“变废为宝”,科技创新,把屠宰过程中所产生的下脚料、污水等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投入巨资生产成肥料走在了同行业前列。它是以高新生物技术为核心,以有机、生态、绿色、环保为主题,集科研开发、生产、推广、示范、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科技创新,利用猪血生物发酵科技,以动物源性蛋白(猪血、猪肺、猪毛)等屠宰下脚料为原料,研制开出发氨基酸水溶肥、复合微生物菌肥、叶面肥、植物营养水等功能型肥料。 截至目前,陕西天篷肥业已经实现了为眉县以及周边县市的猕猴桃、苹果、草莓、西瓜等水果和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绿色有机肥,为实现全面食品安全、有机种植提供了切实保障。以科技创新实现猪血生物发酵科技成果转化,以“变废为宝”实现了”天篷肉业”与”天篷肥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史大虎不仅是一位扎根农业、养殖业的“农民”,更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2017年,史大虎向贫困学生、贫困户、养老院等慈善机构累计捐款5万余元。春节期间,史大虎慰问企业附近村组贫困户50余户,免费发放肉品500余斤。如今,为百姓做实事的史大虎也众望所归,当选为眉县当届政协委员,汤峪镇慈善协会副会长,更是“萤火虫”爱心团队主要成员。2019年,荣获“陕西省农产品肉类行业改革开放40周年十大卓越人物”称号。一时间,在三秦大地许多地方,经常会碰到询问“眉县天蓬肉业公司总经理史大虎”, 他的“大名”不胫而走,连同“天蓬肉业科技兴农之路”成了行业招牌。(记者 吴树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