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以‘抖、僵、慢、走不稳’为主要运动症状,需要自始至终的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另外也需要在恰当的时候做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这几种方法配合,能很大程度缓解帕金森病的症状。不过,帕金森病人要做这个手术也是有‘门槛’的,并不是每位患者都适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王学廉教授说。
帕金森病症状会不断进展
67岁的刘大爷患帕金森病已将近8年,刚开始时只是右侧手指弯曲,右侧胳膊有些轻微的疼痛,还有些许颤抖,走路时右腿有些拖曳,在某医院神经内科被诊断为帕金森病,吃了药之后症状很快得到缓解。几年后症状有所加重,颤抖比过去明显了,而且出现了肢体僵硬。在服用美多芭的基础上,又加了安坦、金刚烷胺等药物,症状再一次得到控制。
2020年底,他的双侧胳膊与双下肢都变得僵硬、颤抖,动作越来越慢,并且出现了严重的异动症。经病友介绍,他找到王学廉教授咨询手术事宜。住院后经过常规查体、美多芭冲击试验、精神状态测评等一系列检查,王学廉教授认为刘大爷有明确的手术指征,随后为他进行了双侧脑深部电刺激手术。一个月后开机,刘大爷的肢体颤抖消失,僵硬缓解,肢体活动恢复灵活性,紧皱了多年的眉头也舒展开来,激动地泪花直流。
帕金森病患者做手术有“门槛”
“随着医保政策越来越好,很多帕金森病人都想做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想提高生存质量。但并非每一位帕金森患者都适合做手术,有一部分住院想做手术的帕金森病患者在经过各项检查后,发现并不适合做手术。”王学廉教授说。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帕金森病患者适合做脑起搏器手术?王学廉教授说,一是患者必须明确诊断为原发性帕金森病;二是长期服用左旋多巴类药物有效,目前出现“异动症”、“开关现象”等药物副作用;三是年龄不能过大,一般要小于75岁,个别身体状态良好可以放宽到80岁左右;四是对手术期望值合理,病程处于2-4期;五是患者精神状态基本正常。
帕金森病有个分期表
怎样知道帕金森病程发展到了第几期?王学廉教授说,医生一般以以下情况来判断:
第一期:患者单侧出现手抖、脚抖或僵硬感,走路不如平时利索、拿东西不稳;
第二期:逐渐发展为双侧轻度症状,可出现双侧手抖、僵直加重,系纽扣、拿筷子等日常活动困难,走路吃力,平衡感差;
第三期:完全出现双侧症状,患者抬腿困难,走路时身体前倾、前冲、小碎步,且易摔倒、吃饭端不住碗、夜里翻身困难、洗澡困难等,日常活动需家人帮助;
第四期:病情进一步加重,患者常不自觉流口水、吃饭、饮水吞咽困难,进食缓慢、表情更加呆板,运动艰难,日常生活完全离不开家人的护理和帮助;
第五期:患者完全局限于卧床或轮椅之中,大部分只能长期卧床,日常生活已完全不能自理。记者 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