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邀朋友一起去西安东郊乐游原上的青龙寺赏樱花,他有点不大情愿,推辞道:“这个时候樱花还没盛开呢!再说不就是看个樱花嘛,用得着跑那么远的路么?你瞧这路边上,公园里,到处都是花儿!”我说:“不一样的!”他诘问:“有啥不一样的,难不成那里的樱花还能开出美人的模样来?”我说:“那倒说不准,搞不好还真能看到人面桃花相映红哩!”他说:“你就是说出花儿来我也不去的,要去你自个去罢,有那闲工夫还不如躺在家美美地睡上一觉呢!”说着,伸展胳膊打了个哈欠。“你能不能有点爱好呀”我刚说了一半他就摆着手道:“打住,我去还不行吗?!”我是了解他的,这句话算是戳到他的软肋了。他媳妇儿就不止一次当着邻居们的面这样奚落他:“你能不能有点爱好呀!”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乐游原唐时为长安城延兴门内新昌坊,是一块因河流侵蚀而残留的梁状高地,地势高耸,四望开阔。这里是唐长安城的最高点,为登高览胜之绝佳去处。站在原顶望去,长安城烟波浩渺,一览无余。唐代诗人张九龄在《登乐游原春望书怀》中,曾发出“万壑清光满,千门喜气浮。花间直城路,草际曲江流。凭眺兹为美,空度绿荑柔,莺鸣非可求。”的感叹。
相传汉宣帝当年偕许皇后出游至此,迷恋于原上绚丽风光,以至于“乐不思归”。后来干脆就在此建了乐游庙。唐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平公主亦在此添造亭阁,建造了当时规模气势最宏大的私宅园林——太平公主庄园。韩愈《游太平公主庄》诗云:“公主当年欲占春,故将台榭押城堙, 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
我们乘车来到乐游原下,出地铁口,沿山坡而上,雨后初霁,满目新绿。我被裹在人流里,前呼后拥着向前挪动。到了寺院北门的古原楼,主楼与东西配楼前的山门石阶上,人头躜动,拥拥挤挤拾阶而上,不下数千众。望着眼前滚滚的人流,朋友一屁股跌坐在台阶上说:“要排队你排吧,我在外面等你!”我拽起他说:“来都来了,同路还不舍伴哩,你就权当是陪我一回吧!”他热得胀红的脸上露出几分无奈的表情。我就给他讲起青龙寺的逸闻趣事来。这青龙寺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前身为灵感寺,唐武德四年废寺。据传,龙朔二年城阳公主患病,苏州法朗和尚诵《观音经》祈佛保佑得愈,公主奏请复立为观音寺。景云二年改名青龙寺,后又改为护国寺。北宋元祐元年寺院被废毁,地面建筑荡然无存,殿宇遗址皆被掩埋地下。六十年代起,经多年考古发掘,在原址上建起新的青龙寺,也就是现在的青龙寺。我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回头瞥一眼似听非听的他,问了一句:“你听没听啊?”他漫不经心地啊一声。
一迳抱幽山,花落庙宇间。与其他的寺庙布局严谨、铺排有序、殿宇气势恢宏、雕梁画栋不同,青龙寺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更像是一个雅致的“园子”,其间的黛瓦、红柱、白墙,小桥流水,古朴简约中略带几份江南园林“小家碧玉”的秀气,且秀得自然,雅得极致。
舞蝶纷飞燕归来,一片春光在此处。一脚踩进寺门,我眼前豁然一亮。迎面的石栏拱桥上游人络绎不绝,桥头垂柳依依,尽情挥洒着鹅黄嫩绿。桥下绿水潺潺,一株虬枝苍劲的桃花探出桥墩兀自开得正艳。阵阵微风掠过,片片粉嫩的花瓣落入水中,打着旋儿,似一群彩蝶在飞舞,又像是撒落的珍珠在水中熠熠闪烁。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桃花水吧。在陕南的水乡,三月的桃花水人们争相用来淘米,蒸熟的米饭里吃起来便有了一丝桃花的香甜。也有人用木勺舀了桃花水煮茶,就把一条溪流的花香和春天的颜色都烹进了茶水里。
一群游客嬉戏着向前跑去,不远处一树树粉白的花儿开得扑朔迷离,似片片雪花漫天飞舞。到得跟前,朋友眨巴着眼睛说:“这有啥好看的哟,不就是红叶李么?你可别又挤兑我,红叶李和樱花我还是分得清楚的,这花还没咱那一片路边上的开得齐整哩!”
“快看——”我指了指眼前抖动的花枝,一张张红扑扑的笑脸在花絮中闪动着,叽叽喳喳悦耳的说笑声鸟鸣般在花梢间回荡。
我说:“这不就是你想看的人面桃花嘛!”朋友撇撇嘴道:“没看出来!”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我们继续向前走去。在通往“惠果、空海纪念堂” 的园子里,几棵粉的八枝垂樱、红的彼岸樱在枝头悄然绽放,芳菲漫庭空,赏客接踵来。青龙寺的早樱是那种星星点点、不事张扬的花种。一串串清雅秀气,不艳不俗,如雪花,似美人的泪滴,撒落在花枝上,扑簌簌,随风摇曳,恬淡、婉约,花香亦似有似无。细看又宛若是一位素面朝天的女子,眉眼间带着一丝摄人魂魄的羞怯与绯红,眼目接触的一刹那,令人不由得怦然心动。
朋友居然看得出神,他说:“你别说,这稀稀落落的早樱还真比那一嘟噜一串串,拥拥挤挤盛开的樱花看起来有意思呢!” 我想说,人生不也是这样吗,不能安排得太满、太挤,得留白,才有转身的从容与优雅。
云阁堂外的灰瓦白墙下,两位身着玄色僧服的日本友人比比划划在兴致勃勃地交谈着什么。朋友惊诧得睁大了眼睛:“这里还有外国人来看樱花?”
我说:“青龙寺在日本是很有名气的,著名的“入唐八大家”中的空海、圆行、圆仁、惠远、圆珍、宗睿先后受法于此。尤其是空海(号弘法大师)拜密宗大师惠果为师,学习密宗真谛,回日本后创立真言宗,成为开创“东密”的祖师。因此青龙寺在日本人心目中可是神往的观光胜地,这里的千余株樱花树就是漂洋过海从日本引进的,有清新淡雅的野生樱、染井吉野,也有雍容华贵的“杨贵妃、郁金、松月,那些耳熟能详的樱花品种在这里差不多都能找到。” 朋友轻轻地哦了一声。
在樱花烂漫、香火缭绕的正果堂,一对对男女青年,将寄托着心愿的红锦带拴满了樱花树的枝干,据说在这里许的愿很灵验呢!
出东边园子,沿花堤下石径前行,垂柳浮动花影斜,池塘边雕栏精致的亭榭里传来一曲苍凉沙哑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心上人,我在可可托海等你,他们说你嫁到了伊犁,是不是因为那里有美丽的那拉提,还是那里的杏花,才能酿出你要的甜蜜……” 凄婉动人的曲调里,一颗心就被飘落的樱花打得粉扑扑沦陷了。那触动心尖的歌词,一下下撞击着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那块地方,直叫人千回百转。
樱花处处有,不同的境地,带给人的感官触动和意境的确是不同的。
抬头看时,拱桥上,一恬静的女子,素面朱唇,著浅白色衣裙,淡绿色飘带,肩担花锄、挂着花囊,顾盼翘望,两弯似蹙非蹙肙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婆娑花影下,娇喘微微,娴静如姣花照水,转动似弱柳扶风,含情脉脉,楚楚动人,活脱脱一个《红楼梦》中林黛玉。
快瞧,我朝身后喊了两声,见没人应声,回眸一看,朋友早没了人影。这家伙!我转过身来,再看时,他不知什么时候挤到我前头去了,正目不眨睛地瞅看拱桥上娥眉扑闪,一颦一笑转动腰肢的女子。
十里樱花十里尘,半化春泥半化烟。从青龙寺出来,朋友凑到我耳边小声道:“下次去哪儿,记得叫上我哦!”
我的心就在这花香中荡漾起来。(贠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