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晚,中央宣传部、民政部发布“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及其先进事迹。全国仅10人入选,电力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是有“背篓电工”之称的国网山阳县供电公司宽坪供电所员工、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南宽坪镇安家门村党支部副书记宁启水。
宁启水工作照01(摄影:祝赫)
23年中的10万公里
自1999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宁启水行走在不通公路的万佛山和裙子沟腹地,为山民送去光明与温暖,徒步跋涉超过10万公里,虽然用户只有486户,但全部散落在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峡谷之间,最远的万佛山村,去一趟来回直线距离近百公里,最近的裙子沟村,一趟也在60公里开外,仅巡视维护线路,每月步行的路程在380公里以上,需要15天时间,才能走遍山山峁峁的农家,哪里黑哪里歇。期间,曾被蛇咬过,被马蜂蛰过无数次,被捕兽夹伤过腿脚,但不论有多难,他始终没有想过放弃这份工作。
宁启水工作照02(摄影:祝赫)
“平时,不论谁家用电有问题,只要一个电话,启水就及时赶到。”提起宁启水,万佛山村大洼组张家才老两口赞不绝口。老两口记得,2010年3月22日,那场罕见的雪灾,使全村90%以上的电杆全部被雪压断,生活一下子陷入了困境。23日天刚放晴,他就背着百余斤重的抢修材料步行上山,摸黑赶到村里,组织群众连夜开展抢修。在此后10多天的时间里,他带领群众更换电杆80余根,及时恢复了全村供电。群众都说:“我们山上的电,就是启水背上来的。”
“喂!王大爷,我是启水,今天要上山来,你的油和盐快用完了吧?”
“就是,难得你一直惦记着我这个孤老头子。”
“那我这次来,再带一壶油和几袋盐。”
“段婶,还要给你捎啥不?”……
这是宁启水上山前和万佛山村孤寡老人王尊德和段显银老伴的一次通话。每次进山,他都要为困难群众和孤寡老人捎带油盐酱醋等生活必需品。
宁启水工作照04(摄影:刘军峰)
宁启水为困难群众背送生活必需品的故事,还要从二十多年前说起。1997年,南宽坪镇万佛山及周边几个村子通上了电,从小在山里长大的宁启水主动承担了这几个村的供电服务工作。此后,他每月都要用近十五天时间,徒步奔走在各村之间,挨家挨户抄表、收费,维护电力线路。由于山上群众居住分散,又没有商店,一些孤寡老人常年下不了山,粮油和生活用品无从购买,生活非常贫困。宁启水看在眼里,念在心上。他想,自己每月至少要上山一次,给他们背送些东西,能帮一下是一下。
这一坚持就是二十余年,从此,他的背篓里除了电工工具外,是他为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免费捎带的油盐酱醋等生活必需品。
宁启水工作照05(摄影:刘军峰)
住在万佛寺悬崖边上盛庆全老人的生活用品基本都是宁启水给背上来的。年届花甲的段显银老人深有感触地说:“这些年多亏了他,地里栽的菜秧子、生活用的油盐酱醋,都是他免费给背上来的,他就是我们的贴心人。”23年间,宁启水为群众背过的东西累计达到8吨以上,用坏了10个背篓,穿坏了老母亲为他亲手打的150多双草鞋。
央视截图:宁启水获全国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荣誉称号
118户群众的脱贫故事
安家门村是全县地理条件最差的深度贫困村,有贫困118户459人,贫困发生率高达48.75%。水、电、路、讯、房等基础设施无法达到脱贫标,群众出行不是上山下岭就是跨沟过河,农产品和生活用品还得肩扛背驮。2015年3月担任安家门村党支部副书记后,宁启水经常走村串户,把群众反映最关心、最期盼的每一件事解决好。
几年前,家庭年收入不足4000元的十里沟组贫困户赵永稳,如今已是当地有名的养鸡专业户。为帮助赵永稳树立摆脱贫困的斗志,宁启水多次入户走访,提出养鸡建议,协调产业帮扶资金,邀请专家讲授养鸡知识。终于让赵永稳放下了心中的顾虑,鸡越养越多,鸡舍越建越大,腰包越来越鼓。“2018年净利润1.5万元,2019年超3万元,去年已经近5万。”说起养鸡的净利润,赵永稳笑得合不拢嘴。“这几年,宁支书为我操了太多的心,今年我想再扩大规模,带动其他群众养鸡,共同致富!”赵永稳信心满满地说。
央视新闻联播截图:宁启水获全国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荣誉称号
五年多来,宁启水和村两委一班人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发展产业,通过发展种植、养殖和旅游业等精准脱贫产业,带动了118户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集体经济也不断壮大,成功让全村贫困户在2019年实现脱贫出列。期间,他多方奔走,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新建村服务中心和安家门小学教学楼,新建通讯基站、标准化卫生室等基础设施,实现安全饮水、电力入户全村覆盖。修通了便民桥,硬化了通组公路,使群众出行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作为供电员工,他还积极宣传和促进电能替代,为保护绿水青山,为乡村振兴付出心力。
筑起一道道防疫堤坝
2020年春节,湖北武汉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宁启水维护管理供电任务的万佛山、洞沟、马鞍桥等村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返乡,加之安门村与湖北郧西县较近,相互走访频繁,疫情防控压力巨大。大年三十一大早,他对膝盖骨裂养病在床的妻子汪前桂说:“知道你有病,年迈的父母还得你照顾,我是一名电工,又是村上的副支书,保障全村用电安全、不发生疫情是我的责任。”
在安门村,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始终在疫情防控工作的最前线。虽然家庭经济不宽裕,但他依然拿出500元钱捐给武汉灾区。疫情防控期间,他利用村上喇叭、制作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及防疫知识,给群众做好宣传,提高群众对疫情的防范意识。组织村组干部,开展入户细致摸排,对途经武汉返乡人员及疑似人员进行重点监测,责任到人。在全村设立3个检查点,严查过往行人车辆,落实1名村医全天对安门村各角落进行消毒。
“他是铁打的,白天黑来都不闲着”,安门村夹板沟组组长成良平这样说。白天,他是“婆婆嘴、跑断腿”,宣传防疫知识、张贴温馨提示、摸排重点人群、测量体温、登记信息、喷洒消毒液……。晚上,他是“小诸葛、守夜人”,学习最新要求,研究周边地区疫情状况,挨家挨户做群众心理疏导,为全村乃至周边几个村子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起了一道道牢不可破的堤坝。
如今,他身兼宽坪供电所员工、安家门村党支部副书记、全国人大代表等多个职务,工作更加繁忙,但每月至少上一次山,为群众背送生活物品依然雷打不动,他用一颗赤诚之心默默演绎着平凡的人生。(文图:王森 祝赫 刘军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