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党话,跟党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2020年8月,怀揣习近平总书记“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殷殷嘱托,我从溧阳市专职高中来到白河县教研室,开始了一年的支教工作。
这一年,我领略了“三苦”精神的内涵,感受了边城人的深情厚谊,在踏实勤恳中收获了快乐。这份厚重的履历,在我39年的教坛生涯中闪耀光辉。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点草根
萧伯纳说:“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初到白河,在当地教育部门的带领下,我实地考察白河高级中学、城关镇中心小学、白河职教中心、城关中学等学校。而后,又深入全县11所中学及部分小学、幼儿园,开展各类调研走访活动,随堂听课60余节,与教师们认真交流江苏溧阳与陕西白河英语教学异同,并建立QQ群、微信群多个,随时联系沟通。
同时,与安康、汉阴、紫阳等教研室的英语教研员进行交流,为进一步熟悉本地英语教学现状及有效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我还每天坚持阅读“China Daily”、“English Weekly”、“The 21st Century”等英文报刊,认真研究了近五年陕西中、高考试卷,学习了《新课程初中英语教学案》、《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及教师指导用书等专业专著。
专业引领指方向,真诚交流共成长。我通过不同途径了解到白河县各校期中阶段性调研测试试卷、测试组织、阅卷情况、测试后分析情况等,结合溧阳市英语学科教学管理多年经验,就阶段性训练中如何体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分别到宋家、中厂、构朳等地学校作了题为“英语学科管理及教、学、练、评一致性原则例谈”的专题讲座,赢得一致好评。
2021年4月,又参加了“安康市中考研讨会”和“2021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笔试科目命题调研”活动,有幸和陕西省教科院的英语学科大伽们就中考特点、应考策略、平时教学等问题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座谈会上,我就“中考的引导教、学功能”主题即兴发言,赢得与会教师共鸣。在白河三中举行的中考研讨会上,我用两个半小时作了题为“初见陕西中考,也谈复习教学”的讲座,就“研究选材是复习教学首要条件、实战演练应贯穿复习教学各个环节、语言积累须持续到中考前一天、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与会的十所初中的初三英语老师读说干货满满、受益匪浅。
做好“传帮带”,当好“领航人”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其教学行为,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决定着教学行为的实施水平。一年来,我指导开展英语学科优质课评比、教师素养大赛、教学能手大赛等赛事十余次,赛事方案拟定、赛事题签选择、素养知识命题、评分细则细化等方面充分体现核心素养课程标准要求,突显学科育人功能、单元整体意识、教材重组意识,关注整合“六要素”的学习活动观,强调英语课堂为语言实践课。同时,配合安康市中小学能手赛,组织选手开展多轮磨课活动,从课堂的教学定位、课型的操作模式、“旧课新上”如何推陈出新、答辩及教学反思如何突破“墨守成规”等方面,对选手进行了有效指导。通过努力,构朳小学曹敏老师获得安康市素养大赛一等奖,白河三中夏发焱、麻虎初中杨群、城关小学方莎莎获得安康市教学能手称号;安康市优秀课评比中,城关中学田德琴获得一等奖、白河二中纽露、双丰初中张凤梅获得二等奖。
围绕“新课标与2011实验版课标相比较的变化,核心素养要求如何在课堂中落地及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新课程建设的五大理念,我组织溧阳来白河支教的五位老师围绕五点突破一点,确立课题、查找资料、设计教案、制作课件,朱晓玲、钱锐杰、沈旭、汤军、蒋雪莲五位老师分别讲了公开课。朱晓婷老师的课堂巧用激励艺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鼓励、一个小礼物,无不使孩子们激动兴奋,课堂兴趣盎然。汤军、钱锐杰老师的课堂设计关注职业高中学生实际,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巩固训练等都进行适度分层,突显课程理念中的“关注共同基础和满足个性需求”。沈旭、蒋雪莲老师的课堂特别注重了文本主题意义的挖掘,突显了学科的育人功能。五位老师用课堂实例诠释了新课程理念,展示了溧阳教学形象,赢得了当地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我们再不能埋怨学生差了,我们得努力提高自身能力!”
帮在心坎上,枝叶总关情
县教研室实施“教研员包校”薄弱学校定点帮扶机制,我有幸作为骨干教研员参与此项工作。每月深入冷水、中厂、宋家三所初中一次以上,除开展听课评课活动、进行教师教学常规检查、了解学校校本研修及“四大专题”开展情况、参与集中反馈等规定性活动外,我还就学校教研组建设及学科教学研究活动开展进行了专题发言,分析了“课例研究的系列构建”,“一次有效公开课活动的基本步骤”,“教材,教学的素材”,“英语语言积累的途径与方法”。围绕学校教学管理,我以“平衡教师自主与学校统一的重要性”、“纸质档案中的形式主义现象”、“英语学科教学与白河教育四大专题”为题与学校管理者进行了交流。一年的“定点帮扶”,三所学校的英语教学有了起色,学科成绩在稳步提升。
“苏陕一家亲,携手助脱贫”。县研室结对帮扶麻虎镇松树村,我坚持每月走访贫困户一次,积极送上生活用品、解决生活难题、购买扶贫产品。爱人姜秀琴也来到白河,加入苏陕帮扶队伍。我们为县教研室捐赠价消毒柜,并代表溧阳市培智学校捐赠白河县阳光学校价值3000元的体育活动器材。春节回家,我们从白河扶贫专柜购买当地的竹编、粉条、猪肉、肉糕、木耳、土豆片、甘蔗酒等,并为白河农副产品销往溧阳的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40年三尺讲台绽芳华,40年痴心不改育桃李。一年的支教工作悄然结束,一生的教学工作也接近尾声。如今虽谈不上“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可时时刻刻有某种力量在激励着我,我知道,那力量是对教育事业赤诚的热爱。光阴飞逝,“我心依旧”。我愿继续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Every night in my dreams
I see you, I feel you
You're here in my heart,
and my heart will go on and on.
Love can touch us one time
and last for a lifetime.
通讯员 狄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