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西安交大一附院吕毅院长、马辛格书记、刘昌副院长、韩菊副书记、邹余粮院长助理、佘军军院长助理、王亚峰院长助理及12个职能部门、学科负责人赴东院区就东院区融合发展问题开展调研工作。调研组座谈了解总院专家在东院区开展工作的基本情况,认真听取干部职工关于融合发展的意见建议,就两院区职工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召开了东院区融合发展动员大会,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
当天一早,调研组驱车前往东院区老院区,对老院区地理位置、房屋设施、院区环境进行调研,对如何发挥其功能提出初步设想。随后前往东院区新院区预留核医学科、血透室、健康体检科进行调研。
实地考察结束后,在第一会议室召开总院派驻东院区专家座谈会,东院区吴大鹏副院长主持并作工作汇报,派驻东院区的20余位专家围绕东院区学科提升和业务拓展、管理一体化发展、后勤保障、绩效考核、人员培训等方面工作,提出许多切合实际的问题建议。
随后,在第三会议室召开的东院区领导班子、干部代表座谈会上,东院区许庆丽院长主持并作《只争朝夕 奋发有为 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主题汇报,会议围绕东院区骨干人员职业发展规划诉求、东院区学科建设重点、两院融合、东院高质量发展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
调研组碰头会结束后,在学术报告厅召开了“加快东院区高质量融合发展 助力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动员部署大会,派驻东院区专家、东院区全体领导及职工代表参会,会议由党院办常务副主任、东院区副院长马欣主持。
邹余粮院长助理重点介绍东院区高质量融合发展工作计划。他说,一院多区集团化管理发展与建设要遵循一个规划、一个班子、一套制度的总原则,东院区管理建设应与医院“十四五”规划、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等要求,以及区域性卫生规划相结合,东院区建设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考虑病人需求、学科发展、运行效率、经济效益等因素,明确下一步重点工作任务,强调分阶段推进管理体制、人才培养、绩效考核、学科布局等方面工作,加速实现两院区一体化、同质化、高质量发展。
吕毅院长在讲话中要求两院区干部职工提高思想认识,东院区职工提高个人能力,满足东院区和总院区整体发展要求,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制定与医院发展相适应的职业发展规划;总院区职工要胸怀大局,提高政治站位,讲大局、讲奉献;要深入理解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均衡分布,深入落实优质医疗资源进一步的下沉等政策,建设区域重要医疗中心。
马辛格书记在讲话中表示,此次大会不仅是调研总结大会,更是动员大会。院区融合大原则已明确,基本工作思路已清晰,重大工作举措已制定详实,站在医院事业发展的一个重大机遇期、关键期和转折期,也是带有系统性、全局性、深刻性的变革过程中,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所有干部党员要按照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提高政治站位,提高认识水平,自觉地统一到院区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上,带头做好宣传工作、做好落实工作,带头做好协作;二是落实主体责任,明确大是大非,主动接受考验;三是在这个关键时候,职能部门要主动作为,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做好引导工作、监督工作,促进两院区的融通发展。
下午调研组返回总院后,立刻组织召开座谈会,与会人员结合调研感受和部门职责,对标东院区建设发展下一步重点工作,提出存在问题、解决思路及措施。吕毅院长和马辛格书记要求,要站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来破解困难,以结果为导向,重在加速推动两院区的高质量融合发展。要向全院人员释放强烈的信号,东院区的发展就是我们自己的事。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不摆问题讲困难,要主动担当作为。每个部门要有自己的作战图,汇聚画出医院的战略蓝图,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进行倒推,时不我待,加快进程。
2020年1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正式签发《关于同意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增设东院区的函》,从国家层面对东院区的设立提供了明确依据,为两院区的融合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文件下发以来,两院的同质化管理、一体化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总院大力扶持、学科积极带动的基础上,东院先后引进与开展新业务、新技术600多项,着力打造重点学科,建设特色鲜明专科,在区域内影响力日益增强。然而,受制于管理体制机制、人才队伍建设、专科发展基础、后勤保障供应、绩效分配制度等因素,东院区的发展仍然面临巨大的困难,存在突出的问题,迫切需要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加强顶层设计,理顺管理机制,加速融合发展。东院建设是医院多院区发展的重要实践,是医院创建国家医学中心、打造区域医疗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此次调研是新时期新阶段东院区融合发展的加速器,东院区也必将以此为契机快速发展、加速融合,成为区域重要的医疗中心,为实现医院创建国家医学中心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记者 庞玲玲 通讯员 王睿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