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青春在实干中闪光

国网咸阳供电公司2021 年度陕西省优秀青年岗位能手王君侧记

2021-11-05 15:34:46

2021年10月,为树立典型,激励更多的青年职工岗位成才、建功立业,经共青团陕西省委评审,国网咸阳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中心市区变电运维班值长兼变电运维团支书王君被认定为“2021 年度陕西省杰出青年岗位能手”,亮出了公司一线青年员工的闪亮名片。

王君今年31岁,湖北宜昌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自2016年8月进入国网咸阳供电公司后,一直扎根生产一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严谨,作风踏实,坚守本分、爱岗敬业,在变电运维岗位上持久耕耘,恪尽职守地做好本职各项工作。

履职尽责 敢于担当

作为整日与电力设备打交道的运行值长,做好安全生产技术工作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

工作中,王君加强对《安规》及《运规》的学习,严守安全红线,保障安全生产,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自己的工作,及时学习各种安全简报、事故快报,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严格执行“两票三制”,规范操作,杜绝习惯性违章,严把安全关。工作四年来,她已参与大小停电操作1400余次,每一次操作,都做到规范标准,不出现任何误操作;许可验收大小工作400余次,每次工作都严格按规定布置安措、持卡验收;并做到两票零失误,合格率高达百分之百;发现影响设备运行缺陷隐患60余条;参与编制专业技术资料上千页等。

工作以来,王君已经连续四年坚守在变电运维春节保电岗位上。特别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她以身作则,留在岗位完成抗疫保电任务,加强对班组所辖十几座110kV变电站。尤其是肺炎定点医院保电线路的巡视测温,排查设备缺陷隐患,提前做好应急预案,保障特殊时期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今年,她再次积极响应国家“就地过年”的号召,放弃休假继续留在工作岗位上。

工作期间,王君从不怕苦,早出晚归是家常便饭,多次深夜、凌晨进行事故处理以及故障排查,开展了不计其数的大大小小节假日与特殊天气巡视。与班组成员共同努力,荣获“国家电网先进班组”、“工人先锋号”等荣誉。

坚持学习 勇于创新

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技能岗位的青年,光有吃苦和奉献精神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干好本职工作的过硬本领。

王君在工作之余也做到坚持学习,勇于创新。她踊跃参加各项专业技能培训,并取得了“国家电网公司新员工集中培训班优秀学员”和“国网公司变电运维青年骨干员工轮训培训班优秀学员”的优异成绩。

业余时间,她一直坚持学习提高职业素质。树立创先争优的意识和态度,积极参加各项技能竞赛、岗位练兵等,获得过“国家电网公司新员工集中培训班技能竞赛”变电运维专业三等奖、“咸阳、西咸地区110kV变电运维青工技能竞赛”个人二等奖等成绩。

王君非常珍惜公司给青年员工提供的平台,带动青年踊跃参加QC小组、青创赛等创新活动,并获“咸阳供电公司质量小组一等奖”等荣誉。作为第一发明人,她深入钻研,发明了一种变电站用于变压器承载清灰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用实际行动做到了以学习强基础,以创新促发展。

凝心聚力 引领担当

作为国网咸阳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团支部书记,王君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团青工作。

她组织开展“不忘跟党初心 牢记青春使命”主题团日等富有青年特色的学习教育活动。深化“青年大学习”行动,引导团员青年听党话、跟党走。规范团组织标准化建设,响应上级团委要求实现团建管理信息化。积极参加团干部培训,提高自身履职能力。

根据变电运维工作实际,王君积极配合上级开展技能培训,对设备巡视、故障排查、规范化操作进行针对性培训,提高青工工作效率和准确率,提升青工职业素质。在加强青年安全教育方面,王君把安全学习作为团员教育的必修课和“三会一课”必学内容。

王君不但是业务上出类拔萃的青年,还是一名热心公益、富有社会责任感的青年。她积极参与助力脱贫攻坚,充分调动青工参加各项公益活动如资助困难学生募捐活动、“爱心助农”扶贫产品认购、各项志愿服务活动等。在日常生活中,王君关注青年工作生活,为公司新媒体宣传提供素材,传播青春正能量。发动青年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企业发展上来,顺应变革时期新形势下的人才需求。任职期间,王君荣获“国网咸阳供电公司优秀共青团干部”、“咸阳市青年文明号标兵单位”、“国网咸阳供电公司五四红旗团支部”等个人和集体荣誉。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凭借咸电青年特有的拼劲,王君立足岗位、攻坚克难,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充分发挥青年岗位能手的先锋和表率作用,在她成长的路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为广大青年树立了榜样,赢得了肯定,“有能力、肯吃苦、做实事”是同事对她的评价。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王君说:“我的成长离不开公司领导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师傅们的言传身教,更离不开公司敢为人先的文化熏陶,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钻研新知识、新技能,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为公司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本报记者 张晓亮 通讯员 丁黎晖

扫一扫分享本页